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疫情之下,新能源车市场将何去何从?
2020年14期 发行日期:2020-07-15
作者:■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胡君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几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支持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已初具规模,实现了与国际市场“齐头并进”。由于市场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的逐鹿之地,同时也成为新能源行业的风向标。


市场分析

  2012—2019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如图1所示。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整体呈上涨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占据全年汽车总销量的4.7%,较2018年增长0.2%。
  从品牌来看,自主品牌仍是我国新能源市场的主力。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20车企如图2所示。得益于混动/纯电双线并举的发展策略,比亚迪蝉联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的冠军。合资、外资企业暂未占据优势,主要由于品牌定位和电池成本等原因。
  表1为根据整车出厂合格证数所统计而得的装机量。从电池厂家来看,宁德时代累计装机量为32.88GWh,市场占比达53%;比亚迪累计装机量为10.76GWh,市场占比为17%。其余17家总占比为30%,呈现超级巨头的现象。


黄金十年,蓬勃发展


  2009年1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简称“十城千辆”工程,如图3所示。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涉及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定了方向、路线和目标。
  2017年9月27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等五大部门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此政策被认为是我国汽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进一步将新能源市场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自2017年起逐年退坡,以市场行为代替政府诱导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后补贴时代,安全成关键


  图4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装机量材料占比示意图。从2019年我国新能源装机量来看,三元材料逐渐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主流电池厂商技术路线如表2所示。未来市场将持续两极分化,分为三元及磷酸铁锂两大方向。长续航、快充电正成为市场追逐的目标,但长续航的背后就是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大量的电池组,电池数量越多、充放电功率越大,发生故障的概率越高。


  安全问题是目前制约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电池热失控故障漏检率较高(行业内达30%以上),无法保证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随着车辆运行时间增加,各零部件衰退老化,车辆热失控的概率会逐渐增加,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客户安全保障压力。
  我国各主机厂和电池厂为实现电池安全目标,纷纷在电池安全技术上布局,以期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宁德时代:开发安全预警模型,结合热敏信号传递技术,当热失控发生时,及时向外界传递单体电池热失控信息,使电池在使用中具有热失控预警功能;
  北汽新能源:建立云端—车端双重预警机制,搭建大数据预测模型及内短路预警模型,开发三重热蔓延阻断技术(电芯-模组-系统),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失效库,构建安全开发体系;
  比亚迪:开发刀片电池技术,从七个维度、四个层级(系统、电池包、模组、电芯)实现安全防护,开发隔热层阻断技术,使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不往四周蔓延,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

  一汽集团:从单体、模组到系统,实现16个方面、54项安全防护,开发热失控预警防护技术和主动灭火系统,实现电池系统的安全开发;
  蔚来汽车:从单体、模组到系统分层级实施安全设计,增加防火墙设计和热失控预警技术,实现电池系统的安全开发;
  长安汽车:开发热失控预警模型和内短路预警模型,对即将发生的热失控进行预警。

疫情之下,新能源汽车将何去何从?


  随着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回归理性。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断了有记录以来的连续增长态势,全年销售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2020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展示了百年不遇的超级“黑天鹅”,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巨大。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已有30余家新能源相关企业面临倒闭,其中不乏沃特玛这样的电池巨头。随着特斯拉、大众等国际企业在我国动作不断,我国主机厂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竞争中,品质将成为各车企赖以生存的关键。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为了正确引导行业发展,原本定于2020年年底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退出的政策将延缓两年实施,为我国新能源车企打下了一剂强心针。在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主机厂只有找准产品定位,开发高质量、高安全的产品,才能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站立得住。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