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重重挑战下,染料行业需修炼内功
2020年14期 发行日期:2020-07-15
作者:■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王丽娜

  “3·21”响水事件,对染料及中间体行业影响极大。因为该地区分布着不少染料和中间体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停产自查、检查导致供求关系更加紧张。新的市场环保条件和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而一些中小企业则会面临生死考验。2019年全年染料行业运行趋势总体有所增长,但2020年行业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染料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019年全年我国染颜料、中间体、印染助剂等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水平较2018年同期均有小幅增长。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同比小幅增长,利税和利润等经济指标同比有小幅下降。染料大企业主营业务中,中间体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同时,染料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企业因环保安全问题停产、限产,直接导致染料供应紧张。
  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年我国染颜料、中间体、印染助剂等行业经济运行趋势总体较去年同期平稳小幅增长。2019年染颜料产量合计完成100.5万吨,同比下降2.8%;全年染颜料工业总产值完成709.8亿元,同比增长3.2%;销售收入累计完成688.3亿元,同比增长0.9%;利税总额完成116.3亿元,同比下降1.9%。2014—2019年全国染颜料、印染助剂、中间体等主要经济指标详细完成情况见图1、图2。


  近两年来,染料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行业面临着内外市场变化、结构调整、环境约束,以及各项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多重叠加的影响,产能扩张幅度降低,行业内部表现参差不齐。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染颜料产量合计完成100.5万吨,其中染料完成79万吨,同比下降2.7%;有机颜料完成21.5万吨,同比下降3.1%,染颜料中间体完成46.3万吨,同比增长5.9%。
  由于环保安全监管力度远超前几个年份,2019年的染料开工率有所降低,全年染料的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2019年各类染料产量总体下降较多,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在几大类染料中产量、出口最大,行业集中度远高于其他类染料。其中,分散染料的产量33.8万吨,同比下降12.6%;活性染料的产量22.1万吨,同比下降20.6%。


染料出口降速减缓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染料累计完成出口21.7万吨,同比下降1%;出口创汇完成15.5亿美元,同比下降1.7%。2019年有机颜料及制品出口呈同比下降趋势,这主要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增长出现萎缩或停滞,市场消费者的信心低落,对全球的进口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使得国际市场需求的疲弱更趋明显。根据海关数据,2019年1—12月份全国有机颜料及制品完成出口12.6万吨,同比下降3.8%;出口创汇完成10.1亿美元,同比下降4.4%。
  今年染料出口量继续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速度有所减缓,具体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近几年全球染料生产总量每年都有增加,国内外市场基本趋于平衡饱和状态,发展到目前染料总量应该达到了一个峰值,对全球的进口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且对进口产品价格的承受表现更为敏感,使得国际市场需求的疲弱更趋明显。其二是,染料价格波动原因,各国经销商在进口过程中对染料价格的预期判断不准,跟不上国内染料价格调整的节奏,只能压低库存来降低风险,处于观望状态。其三是,近几年东南亚的国家活性染料及相关中间体产能扩张带来的冲击,例如印度H酸及活性染料产能增加迅速,加之其拥有比中国更低的水电、人力、外贸税率等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印度活性染料比国内产品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其四是,国内供给端由于环保趋严的限制,主要染料企业的实际开工率下降,导致部分分散染料及中间体生产企业被迫停产、限产,实际供应量减少。因国际贸易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预计2020年出口不会出现强劲反弹,对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的关注。  
  我国染料的出口,多以分散、活性染料为主。近几年,我国染料行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染料的出口量比例接近总产量的1/3,表明中国染料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从分类染颜料出口情况看,下降最多的是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分别为19.8%和15.2%,直接染料、还原靛蓝下降12.2%。同染料和颜料不同的是,荧光增白剂的出口量增长15.3%,出口金额增长14.9%;印染助剂出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7%,出口金额下降0.8%。
  目前我国染料的流向主要集中在以巴基斯坦为主的南亚地区和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越南等国为主的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是染料的主要消费集中地,更是染料生产集中地,比如印度、泰国、韩国、日本等。其中印度染料生产原料成本和人力、物力成本更加低廉,其染料可以保持更低的市场定价,与国内染料相比有着较大的价格优势。现阶段,虽然国外低价染料进入国内的流通量较少,然而却可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国内企业产生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国内染料价格走高之际,一部分外贸订单就“随风而去”转向了低价生产国。


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


  2019年我国染料进口量小幅下降、有机颜料和荧光增白剂增长较多,其相关产品持续进口,对国内市场压力将越来越大。有机颜料和荧光增白剂的进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内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二是国内产品在质量、品种、价格上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差距,竞争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三是受环保不断升级影响,一些企业开工率不足,导致供不足需。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染料进口4.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4%。
  有机颜料及制品的进口和染料进口形势不同,同比增长较多。据海关统计,2019年有机颜料及制品合计进口2.9万吨,同比增长40.9%;耗汇额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其中7月和10月份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63.6%和100.8%,耗汇额分别同比增长25.2%和63.1%。     
  2019年我国进口染料产品中,涉及的品种以活性染料、酸性染料为主,其中活性染料进口量16373吨,占总进口量的37.2%;酸性染料进口量12845吨,占总进口量的29.2%。进口染料主要集中在高端产品领域。从各类染颜料进口情况看,分散和有机颜料及制品进口量增长较多,同比分别增长69.8%和40.9%;荧光增白剂进口量增长236.7%,耗汇额也增长66.8%;印染助剂进口量下降2.2%。从整体看,高端染料品种市场需求还有空缺。目前,国内染料市场竞争企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各国,韩国在“十一五”期间为我国进口染料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内以及东南亚地区各国染料行业发展,印度、中国台湾地区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染料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份额逐渐扩大。


挑战更严峻,需修炼内功

  2020年我国染颜料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202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对市场需求回暖的支撑力度减弱,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低迷。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冲击,包括染颜料行业在内,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各地政府和部门陆续采取措施保正复工复产。疫情过后,国内市场将呈现前低后高、企稳回升态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染颜料企业要加快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采用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新设备,生产差异化、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实施管理创新生产新模式,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
  其二,加强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推动生产方式集成化与自动化,生产装备现代化升级改造;
  其四,加大行业创新引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和技术升级,实现由传统的开放式工艺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环保型产品转变。
  未来,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企业一定要加强行业各要素的整合,实施兼并重组,开启资本运作,“上下游、关联产业、国内国外”横纵联合。通过改变经营策略,使染料生产和营销更能适应市场变化,开拓国际市场,创建国际品牌,提高我国染化料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