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再生PC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2020年15期 发行日期:2020-08-14
作者:■ 麻一明

    聚碳酸酯(PC)具有良好透明性和抗冲击性能,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应用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光学照明、汽车、电子电气、医疗等领域,遍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随着PC制品的广泛应用,其废弃物已逐年增多,且不能被自然降解,对空气、土壤和水产生了严重污染。开发利用废旧PC资源,既可有效治理污染,又可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产业。


再生PC有效回收比例偏低

    

    再生PC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消费回收后(post-consumer recycled,PCR)树脂和工业废料(又称消费前回收,pre-consumer recycled)两大品类。其中,消费回收后树脂主要再生来源有日常生活用品(饮用水水桶、唱片、奶瓶)、汽车工业(车灯、仪表盘)、电力电器设备(电表壳、电表箱)、3C电器(电器外壳类)和建筑材料(空心板、阳光板)等。

    工业废料主要包括新料工厂产出的报废原料、注塑工厂产出的残次品等。根据《2019—2020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0年国内PC新料需求量约200万吨,废旧PC及合金年产出量约100万吨,然而真正有效回收再利用的PC仅有15万吨左右。  


市场倒逼之下,PC回收逐步走向专业化

    

    再生PC的回收再生行业在市场的倒逼之下逐步走向专业化,再生企业的技术要求以及执照门槛也随着国内环保意识和环保政策的上升而提高。

    目前国内PC回收的主要技术步骤包括收集分选、破碎清洗、异物异色分选、熔融造粒、再生产品品质管控和成品销售。这几种技术步骤是控制再生PC产品质量的核心因素,也是制约再生PC企业发展的关键。

    其中PC的收集分选是再生PC产业的第一个链条,不但决定了再生PC的开发成本,也决定了后续的破碎清洗工艺,直接影响PC产品的开发模式。目前国内的回收分类系统并不健全,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推高了再生PC的成本压力。

    此外,不同来源的再生PC应用场景不同,破碎清洗工艺也存在明显区别。例如饮用水水桶来源的再生PC依靠机械摩擦清洗便可洗去材料表面残留的标签,得到相对纯净的破碎瓶片。但车灯、光盘等来源的再生PC表面会镀有复杂的涂层,需要采用酸洗加碱洗的工艺才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涂层,清洗工艺更加复杂。

    生产具有良好性价比、品质稳定的再生PC,除了需要解决收集分选和破碎清洗的问题,还需要在异物异色分选、熔融造粒、再生产品品质管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对企业的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内再生塑料的生产工艺向高精度,高机械化转变,国内再生PC行业正一步一步走向标准化、专业化,竞争门槛越来越高。国内再生PC市场逐渐呈现出以奉化旭日鸿宇、上海奥赛尔和宁波坚锋为首的寡头竞争格局,三家企业基本垄断高端再生PC的市场。


小作坊将遭淘汰,行业格局面临洗牌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以及二次加工,再生PC会在外观和性能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添加助剂以及升级技术设备,可以将再生PC的性能提升到接近新料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正常市场需求下的性能要求。等级高的再生PC可以直接替代新料,或者与新料以一定的比例共混后注塑成型,如非食品级外壳类产品的注塑(电器设备外壳、建筑外用板材、灯具外壳等)。                

  除了替代新料进行注塑成型外,对再生PC进行改性加工也是再生PC的重要应用方向,主要应用于PC增强、PC阻燃和PC合金等产品的改性。再生PC在外观和性能上与新料存在一定差距,无法完全替代新料,只能作为新料的部分补充,应用范围也远不如新料广泛。虽然再生PC的市场接受度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国内新料产能的释放,再生PC的市场行情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

  随着国民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以及国际、国内相关法规如“禁塑令”的密集出台,国内再生塑料市场开始剧烈洗牌、优胜劣汰,小作坊企业最终难免遭到淘汰。政府在发布一系列禁令的同时,也有部分福利政策的出台,又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极分化的程度,加速了市场淘汰的进度,促进了合理、合法、合规企业的加速发展。

  就PC而言,原先占据主要市场主体的中小型企业正逐步退出舞台,大体量、高资质、全方位的再生加工企业将逐步占据市场。与此同时,看准行业机遇,一批新的企业正在崛起,例如成立于2019年的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全球化战略,致力于探索顶级再生PC塑料产品的标准化与全球化供应链服务创新,主要从事消费后可回收塑料的研发、生产、测试与分析及销售服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测试分析中心,竞争力不可小觑。

  未来再生PC企业将呈现巨头化、规模化、垄断化格局。从事再生PC的企业只有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完成全产业链的整合,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行业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由于国内基础设施的不完备,以及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分类回收行业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再生PC的回收渠道来源主要是拆解工厂、回收商贩、贸易商等,人工成本高,效率偏低,导致再生PC价格接近新料,行情十分容易受到国内新料产能及价格的巨大冲击。

  为此,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法规,鼓励PC的生产、制造、消费企业均参与PC的回收再利用,形成闭环的回收利用体系。这将大大提高再生PC的回收利用效率,降低回收端的人力物力成本。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