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加快推进化工园区“新集结” 勇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2020年21期 发行日期:2020-11-03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今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行业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广大石油化工园区和企业的干部职工正奋战在复工稳产的第一线,为实现“六稳六保”,为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贡献力量。

    化工园区是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和典型标志。当前,全球石化产业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世界主要石化产业大国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优势的培育中大力推动化工园区的发展。


“十三五”化工园区“新集结”成绩亮眼

   

   “十三五”以来,石油化工行业认真学习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坚持产业合理聚集和科学高效管理,有序推进新建化工项目和危化品项目搬迁入园,以园区化为方向的全行业布局结构正在加速推进。大型化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优化资源配置、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特色日益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智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更加明显,一批充满生机又各具特色的化工园区正在蓬勃发展。化工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阵地和排头兵。

    一是化工园区的区域布局优化作用表现明显。

    按照2014年印发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迅速,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大连长兴岛基地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宁波舟山基地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漳州古雷石化一期10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项目预计于2020年底投产,连云港徐圩基地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投产,惠州大亚湾基地埃克森美孚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已开工建设,曹妃甸基地旭阳石化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此外,以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区域依托资源优势建立的一批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以江苏、浙江等省份依托下游广阔的市场优势建立起一批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园区,以东北三省及中部等传统老石化升级改造为特色的石化产业园区也在壮大发展,未来前景可期。

    二是化工园区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根据工信部2015年发布的《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化工园区认定工作积极推进,各省也纷纷出台化工园区认定办法和认定标准,化工园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集中提升。同时,石化联合会园区委牵头启动的化工园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为全国化工园区的科学发展、规范建设给出了重要参考指标,成效显著。目前,国标《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团标《绿色化工园区评价通则》《危化品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和《化工园区应急事故池建设标准》已正式发布,以《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为引领,一批化工园区开发建设与智慧化管理标准也已经开启了编制工作。这些标准、评价体系的建设,对化工园区建设、规范、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也为相关部门的监管、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是化工园区绿色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以来,石化联合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动全国化工园区的绿色和智慧化水平建设,得到了广大化工园区的肯定与认可,大部分园区都把绿色园区和智慧园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57家化工园区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开展了循环化改造,38家化工园区获评工信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7家化工园区签署《责任关怀全球宪章》,正式承诺践行责任关怀。石化联合会结合石化行业特点,牵头制定了符合行业特点的《绿色化工园区评价导则》,并在发改委的指导下,于2019年启动“绿色化工园区”的评选工作,6家园区入选“绿色化工园区”名录。自2016年起开展的“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已有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东营港经开区、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衢州智造新城等12家园区被评为试点示范,全国已有超过10%的省级以上重点化工园区启动了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智慧园区建设正在“由点到面”地从示范试点向全国稳步推进。

    四是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

    化工园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园区化管理具有产业集聚度高、循环化水平领先、治理完善、管理统一、服务高效的体制优势。“十三五”期间,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园区的认可和支持,化工园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搭建多种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效能,为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不少园区从规划开始,按照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和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的“六个一体化”理念,将产业、布局、土地、交通、安全、环保等多种规划合一,公用工程统一供给,服务高效、成本低下,又加上将统一管理和数字化手段紧密结合,把园区的产业硬实力和服务软实力发挥到一个新的水平,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三重循环体系,价值创造得到了新的提升,做到了行业本质安全的最高水准,园区外企业通过搬迁入园、原有园内企业通过园区规范化一体化管理,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不断提高。

    据石化联合会园区委调研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57家,省级351家,地市级268家。全国已形成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14家,较“十三五”初期的8家,增加了75%。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33家,100亿~500亿元的中型园区224家,产值小于100亿元的小型园区405家。虽然超大型和大型园区的数量仅占我国化工园区总数量的7%,但二者的工业总产值却占化工园区工业总产值的近50%。截至2018年底,全国化工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约为1.5万家,占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总数的51%左右,比“十三五”初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石油化工园区集聚化、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优势正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近几年化工园区优化布局、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涌现出了一批像上海化学工业区、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大连长兴岛石化区、烟台万华化学工业园、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发展水平领先的化工园区。但我国化工园区整体水平同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疫情的催化下,影响世界经济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加速爆发,行业发展将面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全行业发展现状,才能为化工园区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把握“十四五”石化行业挑战和机遇

   

   “十四五”期间,我们面临形势的不确定性及挑战性是极其严峻、极其复杂的。“十四五”时期,宏观环境可以用“两个不确定”和“一个重大历史责任”来概括:

    一个“不确定”是中美关系的不确定。

    特朗普政府2017年12月发布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明确认定“中国现在是、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现在正值美国大选的关键时期,不论11月3日的美国大选谁能胜出,中美关系都会处于长期崛起与反崛起、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之中,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知识产权战等等都会处于长期的对立之中,这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对中国“十四五”经济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的斗争影响将会是多方面的。希望未来能找到一种缓和的、互利共赢的解决办法和途径,“斗则俱伤,和则双赢”。

    另一个“不确定”就是疫情的不确定。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影响很大。企业需要知道的是,未来一切由疫情决定。首先全球疫情还在指数级上升,呈现波浪式迁移,成为“肥尾”或“长尾”,今年秋冬发生第二波疫情的概率在上升,但疫苗至少还需要12~18个月的研发和生产时间,因此抗疫与复工共存将成为新常态。有人预测疫情过后全球经济将进入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以及高债务,且维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未来消费低迷、总需求走弱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希望现代技术和国际合作有可能使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持续时间控制在两年之内。”也就是说,全球疫情结束的时间最快也要到2021年底或2022年。

   “一个重大历史责任”,就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形势,无论是中国还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责任。对中国来讲,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有着巨大的市场优势,中国的疫情控制也走在了世界前面。目前,中国复工复产的形势和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也决定了中国应该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全球第二、第一大国,也应该在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是中国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五年。全行业面临着极其艰巨和繁重的任务,“十四五”这五年应该成为全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从全行业的发展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行业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制造的差距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国在疫情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3400多万吨有机化学品,同比增长17.1%,这其中很多都是为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配套的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高端化工产品。比如国内高性能纤维自给率不足50%、工程塑料自给率56%、高端膜材料自给率67%、电子化学品自给率67%。化工行业既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向产业链高端进发的紧迫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必将加速世界石化产业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期。全球石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势在必行,其广度与深度都将超出预期。这种变革与调整以及重构过程,也必将为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提供新的空间。

    我国正式明确了将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作为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善于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在“双循环”中把握机遇,实现“十四五”的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高质量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寻求五大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起点。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面对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为“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指南与引领。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特别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石油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是石油化工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由跟随到领航腾飞的关键五年,是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五年,更是石油化工行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迈出标志性步伐的最关键五年。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全面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和工作亮点,化工园区要努力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的新格局中肩负起行业发展的光荣使命,带领全行业实现以下五大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突破。

    从发达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时间和经验来看,一个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从原材料起始到市场终端,大体可分为五个产业结构层次:第一个结构层次为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山开采业,这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链的始发端,如果没有这个始发端,石油和化学工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第二个结构层次为基础石油化工原材料加工业,这是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基础,三酸两碱、三烯三苯等都属于这个层次,这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个结构层次为一般石油和化工加工制造业,这是石油和化工深加工的初级阶段,包括合成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这个结构层次属于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技术水平成熟、生产规模较大的重要基础部分。第四个结构层次为高端石油和化工制造业,主要包括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及现代煤化工等高精尖技术和新市场用途的石油化工产品。这个层次集中体现在化工原材料的高端性和生产加工技术的先进性上。以纳米材料和电子信息制造技术为典型代表的新突破,高端石油和化工制造业引领着整个石油和化工产业未来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五个结构层次为战略性新兴石油和化工产业,这个结构层次代表着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新技术的领先探索,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化学制药、高端新材料、环境工程等等。这个结构层次的产品,既包括技术的探索性,市场的开拓性,又包括了工艺技术的创新性和产业未来技术的引领性。

    在这五个结构层次中,低端的产业结构层次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高端的产业结构层次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按这五个产业结构层次分析,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矛盾就十分突出。按2016年行业销售收入分析,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第一结构层次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28%,第二结构层次占19.3%,第三结构层次占49.4%,而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层次所占比例很低。尽管近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高端产品技术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如煤制烯烃、煤制芳烃、聚氨酯新材料、异戊橡胶等领域都创造了一些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但从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看,产业结构层次还是低端的、落后的和同质化的。产业结构层次决定着市场竞争的优势,而技术创新能力又决定着产业结构的高度。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产业结构性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也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要依靠创新能力全新突破。

    二是创新能力的新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一直是贸易逆差很大的行业。201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7222.1亿美元,其中进口4952.6亿美元,出口2269.5亿美元,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2683.2亿美元。尽管近年来我国聚烯烃自给率逐年上升,但高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2018年,己二腈、聚烯烃弹性体(POE)全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100%;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外依存度达60.02%;聚碳酸酯(PC)对外依存度59.72%;合成橡胶对外依存度49.9.%;目前国内高端专用料进口依存度接近80%。这种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创新能力的薄弱。截至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追赶式、模仿式的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十分稀少。在我国经济十分落后、技术差距十分巨大的条件下,引进一些国外先进技术是有条件的、也是可能的,但是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第一大国的时候,这种引进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流的技术和抢占制高点的技术根本就无法引进,必须要依靠我们自己自主创新来突破。创新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创新能力决定着我们的兴衰。企业的创新能力、化工园区的创新能力和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快提升,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卡必须要全力突破。

    三是一体化高效管理服务的新突破。

    化工园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园区化管理的体制优势:规模宏大、产业集聚、治理完善、管理统一、服务高效。特别是不少园区将产业、布局、土地、交通、安全、环保等多种规划合一,公用工程统一供给,服务高效、成本低下,又加上将统一管理和数字化手段紧密结合把园区的产业硬实力和服务软实力发挥到极致,化工园区这种一体化高效管理服务的创新,我们还要不停探索,在高效发展的进程中,努力开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园区化集中统一管理的中国特色、中国效率和中国水平。

    四是领头羊企业培育的新突破。

    现在我们不少化工园区规模不大、后劲不足、发展特色不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实力的领头羊企业。对于缺少领头羊企业的化工园区,我们建议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把加快引进和加强培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优化园区的规划定位,采取更加开放的措施,推出更高水平的服务,加强有针对性的招商。其次是要加强已经入园企业的培育,在现有企业中发现和培育一些有可能成为未来领头羊的企业。领头羊企业的培育是全行业的一项战略任务,希望化工园区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五是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水平的新突破。

    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的终极体现。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大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差距十分明显,而中小企业的差距就更加突出了。2019年全国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3335家,全年利润总额3978.4亿元,同比下降13.9%,创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利润的最大降幅。2019年全行业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4.58元,同比上升0.69元,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成本85.18元,合成材料制造为87.16元、专用化学品制造为83.12元、涂(颜)料业为78.68元、肥料业为86.08元、橡胶制品业为84.24元、煤化工为91.15元。2019年全国化工行业亏损面为17.1%,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841.5亿元,同比增加37.0%。在同样的经营环境下,之所以有的企业经济效益逆势而上,而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其关键差别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当前,全行业经济效益的核心“短板”,主要反映在成本管理上。成本管理的基础在企业,每一个企业都要紧紧抓住成本构成的“料”(原料成本)、“工”(人工成本)、“费”(财务费用成本)三个方面“斤斤计较”“精打细算”,改变全行业经济效益这一短板。化工园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跨越中,一定要在全力对标“世界一流园区”的基础上,从严、从细、从实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在“做大做强”和“做好做远”上破解经济效益的“短板”和“困局”,努力开创全行业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的新局面。

   “五大新突破”是摆在全国化工园区发展面前的一场硬仗,也是全行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一场攻坚。“五大新突破”,目标明确、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行业必须要拿出我们行业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形成的“迎难而上、勇于拼搏、主动作为、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打一场决战决胜的攻坚战。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