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供大于求短期难改,己二酸下游PBAT迎契机
2020年22期 发行日期:2020-11-18
作者:刘玲 尚宏华 张浩勇

  己二酸是脂肪族二元酸中最具应用价值的二元酸,当前己二酸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尼龙和聚氨酯领域,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迎来契机,己二酸另一下游产品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市场前景广阔。

供大于求状况短期难改

  2019年国内主要己二酸生产企业及其产能统计见表1。

  国内己二酸呈现供大于求态势,长期保持着稳定的低进口量。进口产品集中在难以被国产己二酸所替代的高端领域,而出口量持续大幅攀升,行业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随着国内环保要求的提升,传统的生产工艺因大量污染物的产生无法满足绿色生产的要求,生产厂商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提升环保水平,或进行工艺升级。未来几年己二酸行业必将经历优胜劣汰、去产能的过程。

  2006—2019年国内己二酸供需情况见表2。

应用集中在两大领域

  我国己二酸主要应用在尼龙和聚氨酯两大领域。尼龙领域主要是己二酸和己二胺发生缩合反应生产尼龙66 盐,尼龙66 盐再进一步缩聚生成尼龙66 纤维和尼龙66 树脂。聚氨酯领域是己二酸和多元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聚酯多元醇,进而生成各种聚氨酯类的产品,如聚氨酯鞋底树脂和聚氨酯胶黏剂等,其他还可应用于增塑剂、润滑脂和食品添加剂等。国内己二酸消费结构情况如图1所示。

  尼龙66广泛用于汽车、纺织机械、仪器壳体以及其他需要有抗冲击性和高强度要求的产品。尼龙66切片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而成。其中, 聚合反应有两种工艺,分别为连续聚合工艺和间歇式聚合工艺。这两种工艺原理相同,均为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得到尼龙66高聚物。其不同点主要在于工艺流程及产品应用范围。

  长期以来,我国尼龙66切片产能稳定增长,生产企业集中。截至2019年底,我国尼龙66切片产能达54万吨/年,全年产量达35.1万吨,平均开工率约65%。2019年我国尼龙66切片主要生产企业见表3。

  2019年我国尼龙66表观消费量约为54.7万吨,同比增长5.2%,自给率提高至64.1%。

  我国尼龙66切片的主要产品类型有纤维级切片和工程塑料级切片。与尼龙6不同的是,我国尼龙66切片的下游消费以工程塑料为主,主要应用于机械、电子电气和汽车等领域。尤其是与ABS、PC等工程塑料产品进行共混改性后的塑料合金,以及无机晶须增强、碳纤维增强尼龙产品最受市场青睐。2018年, 尼龙66切片下游应用领域为工程塑料(49%)、工业丝(34%) 、民用丝(13%) 和其他(4%);其中工程塑料切片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47%)、电力和电子器件(28%)、铁路交通(25%)等领域。

  在进口依赖度高、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尼龙66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尼龙66行业应该抓住中美贸易摩擦的契机,加快原料己二腈技术的突破,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为我国尼龙66行业开拓发展空间。

PBAT产品迎来发展机遇

  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是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共聚物,兼具PBA和PBT的特性,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冲击性能。此外,还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PBAT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降解材料之一,广泛用于一次性日用品、包装材料和农用薄膜等领域。

  世界范围来看,德国BASF公司是最大的PBAT制造商,产能为8.0万吨/年。目前,PBAT已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生产。近几年,我国PBAT材料产业化发展迅速,行业内企业集中度增高。截至2020年6月,我国PBAT总产能约为21.3万吨/年。2020年国内PBAT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情况见表4。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PBAT行业将迎来扩能高峰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PBAT在建、拟建产能已超200万吨/年。预计2021—2022年期间,约有30万吨/年PBAT产能计划投放市场。我国PBAT在建、拟建产能情况见表5。

  PBAT成膜性能良好,通常与聚乳酸(PLA)树脂等共混改性制成终端产品,可用于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及一次性用具等。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可降解生物材料替代传统石油产品的步伐呈现出逐步加快的趋势。2019年4月,生物降解塑料被列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PBAT存在较大替代市场空间。另外,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规定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使得欧洲PBAT产品需求剧增。而我国是全球少数可以生产PBAT产品的国家之一,国内大量PBAT出口国外。随着发达国家对PBAT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我PBAT产品出口前景广阔。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