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精细化工带来哪些新机遇? ——第二十届国际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峰会专题报道
2020年24期 发行日期:2020-12-18
作者:■ 唐茵

 

   2019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总销售收入约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在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属于优势产业。虽然我国精细化工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些细分领域也获得市场话语权,但整体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精细化工机遇何在?11月25—26日,在山东寿光举办的第二十届国际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峰会上,与会专家探讨了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新机遇以及“十四五”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会议期间还发布了2020中国精细化工百强。


精细化工产业链高端供给能力亟待提升

    

    工信部原材料司原副司长袁隆华表示,当前,我国精细化工尽管也有不少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凸显,必须实现全方位变革,走出一条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动行业发展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跃升,实现精细化工高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揭玉斌表示,作为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精细化工已成为全球各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十三五”以来,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诸多突出成绩,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决心也越来越坚定。精细化工在石化产业链升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科研力量及产能的提升,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得到迅速发展,精细化率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60%~70%的精细化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品种也较少,仅占全球的20%左右。近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袁隆华强调,“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行业要集中有限目标、集中优势力量,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专用精细化学品,特别是紧紧围绕航天、大飞机、高铁、汽车轻量化、电子信息等重大工程需要,紧紧围绕人民生命健康和消费升级的需要,加快发展功能材料、医用化工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生活消费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以及新催化剂、特种添加剂、新型助剂等特种化学品,用快速增长的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细化工产业链高端供给能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精细化工是化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标志,甚至是一个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体现,所以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就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绿色发展是精细化工发展关键之一,安全发展是精细化工发展的一条底线,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创新绿色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做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治理,加大绿色清洁工艺和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各企业和全行业绿色发展的水平;从细微处入手、不放过任何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精细化工行业专业化安全管理水平。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获得机遇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秘书长申桂英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化工行业的利润下降了13.9%,而精细化工行业基本都在盈利,专用化学品行业利润增长1.4%;涂(颜)料行业利润增长8.1%;农药行业利润基本持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精细化工有机会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指出,对精细化工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蕴藏了巨大的机遇。精准医疗呼唤智能靶向,识别探针、靶向药物等智能材料是精准医疗的前提;电子信息产业急需智能化学品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期待智能化学品大幅提高效率,识别、执行、恢复推动催化和分离材料进入新时代;连续化对实现智能材料的智能制造意义重大。

    彭孝军表示,智能化学品工程是精细化工发展弯道超车的机遇。智能化学产品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产品智能化,包括功能智能-识别与自动执行;智能设计-多功能、多尺度。二是过程智能化,包括过程自动-连续多步自动化;工艺智能-自主学习(结构、过程)。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认为,精细化学品的创新方向包括:

    1.信息产业配套:高纯试剂、高档光刻胶、封装材料;2.生化产业配套:医药、活体3D打印材料,靶向合成;3.精细化,个性化设计:有机发光半导体、碳纤维、滤膜材料,光电膜,卤化丁基胶,特种聚合物(双峰、超高分子量、耐冲、茂金属聚乙烯)纳微限域合成……

    此外,还应重视智能化工厂和生态园建设,通过提升技术,实现资源、能源、资金、区域最优配置,全生命周期清洁生产。

    针对当前比较热门的电子化学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资深项目总监胡世明分析了半导体、平板显示、印制电路板、太阳能电池四大终端应用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胡世明表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动,国内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家电、智能终端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环保观念的加强,太阳能、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绿色出行备受关注,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在规模上增加了对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同时下游产业的新工艺、新产品也将进一步拓展电子化学品的应用领域,不断产生新的电子化学品产品需求。未来国内电子化学品本土供应商的竞争地位将不断增强,产品技术要求持续提高,行业竞争趋向综合服务能力。

    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强介绍了国内γ-丁内酯(GBL)应用及未来下游的需求趋势。作为1,4-丁二醇(BDO)的主要下游之一,GBL 2019年消耗BDO占比13%。GBL主要用于化工中间体、电子化学品、制药、食品、农药、涂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生产,2020年国内GBL总产能42.4万吨(包括在建)。其中,山东长信11万吨/年、内蒙东源10万吨/年、迈奇化学5.2万吨/年,是排名前三的生产商。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为GBL的需求增长带来机会。统计数据显示,为了匹配终端市场需求,全球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到2022年将增加至621GWh,未来三年增幅将达5倍以上,届时年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将达180万~190万吨。与此同时,目前“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已在锂电部分头部企业中规模化应用。这种新型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对动力电池单线产能提升,NMP连续进料,用量显著增加,从而拉动GBL的需求快增。


精细化工要实现绿色发展

    

    精细化工的发展离不开绿色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韩布兴表示,绿色化学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在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矛盾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绿色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必然方向,但仍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战峰介绍了国家环保政策的新形势,并提出,应全面推进精细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加速转型,从绿色转型格局逐步建立到行业加速深度调整。但精细化工绿色发展面临结构不合理、排量大、能耗大,普遍缺失绿色发展战略,装备技术滞后、绿色创新不足,缺乏绿色供应链战略谋划,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不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阻燃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杜海鹰介绍了溴系阻燃剂相关法规的动态。杜海鹰表示,溴系阻燃剂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挑战主要来自于国外国内的化学品监管法规以及绿色环保法规,机遇主要来自于国内日益完善的防火标准。溴系阻燃剂自身的环保发展是应对法规挑战的重要条件。

    

精细化工百强企业东部最为集中

   

    在“2020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中,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蝉联榜首,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

    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常务副理事长陆险峰发布的《中国精细化工百强2020评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本次评选出的中国精细化工百强涵盖了所有精细化工子行业,企业分布在中国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上榜77家公司,中部地区上榜14家,西部地区上榜7家,东北地区2家。东部地区是中国精细化工领先企业最集中的区域。

    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的2019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62 亿元,同比增长7%(2018年为58亿元);平均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4.14%,同比略有增长(2018年为3.81%);平均毛利率为29.8%,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2018年为28%)。

   《报告》还显示,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地域分布不均、企业的毛利率差异大、研发投入力度不一。2020中国精细化工百强排行榜单中,多数企业的毛利率在30%以上,企业毛利率最高的可达76%,但仍有个别企业的毛利率低于10%。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在4.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最高达到12.0%,但仍有个别企业的研发投入低于1%。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