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020中国精细化工百强”在寿光发布。联化科技位列第七,这已经是这家精细化工企业第三次获此殊荣。这家创建于1985年的公司,专注于提供领先的化学和技术解决方案,致力于服务全球农药、医药、功能化学品以及设备与工程技术四大领域。作为国内精细化工品定制化生产龙头企业,如何看待精细化工行业的新趋势?创立30多年来,企业怎样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功能化学品事业部市场部总监吕挺乔在发布会现场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集中优势,企业要有自己的“护城河”
【CCN】本次发布的“2020中国精细化工百强”榜单中,联化科技再次上榜,在您看来,一家精细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吕挺乔】关于核心竞争力,通俗来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企业要有自己的“护城河”。我们精细化工行业的竞争力主要源于几方面:客户、市场和产品,包括客户的黏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系列产品的设计、选择。技术部分,包含技术的集成(合成、工程、EHS)甚至下游的配方技术、应用技术的能力。产业链部分,包括产业链一体化、跨行业整合等多方面。内部运营部分,比如精益化管理、成本控制、产能利用率等。
【CCN】作为国内精细化工品定制化生产龙头企业,公司主要在哪些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吕挺乔】优势是相对的,联化科技跟国内领军兄弟企业,如万华、新和成、扬农、龙盛等相比较,优势不明显,甚至很多地方还存在差距。我们的优势目前还是集中在几大类特色反应上,比如氨氧化、光气化、氟化、卤化等,还有一些特种溶剂的回收能力,以及工程化和EHS等一揽子解决方案,这个能很好地匹配我们的合成技术。
顺势而为,从客户和市场不断发掘机会
【CCN】初创时期,公司主要开发及生产香精、香料中间体等产品,随后逐步转型,目前已在农药、医药、功能化学品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公司在涉足新的领域时,是如何迅速获得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吕挺乔】联化科技的转型和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整个全球化工行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间节点是分不开的。联化科技初创于1985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欣欣向荣,为了丰富人民对多彩生活的需求,顺应这个大潮,我们从染料、香精香料开始做起。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本世纪初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工、医药行业的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大浪潮中,联化科技抓住了机会,在农化、医药领域内与世界领先的巨头进行深入地合作,从而使自己的技术、管理运营、产品附加值都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
最近十年,随着国家科技经济实力的加强,演变出一些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也需要构建一个内生产业链来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而不是依赖进口。另外,随着中产阶级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些新兴需求,而这些需求能否转化成机会为我所用,是摆在我们行业面前的一个课题。联化科技秉承“客户导向+市场导向=外部导向”的理念,从客户和市场那里不断发掘新机会,从而获得发展优势。
【CCN】近年来,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谈到今后的精细化学品生产趋势,我个人认为其实更多的还是往大规模化(匹配行业共性产品的需求)和小规模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需求)两个方向发展,以多种化学反应技术集成,合成+工程装备+EHS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基础,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在商业模式上,今后将有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相互配套、合作发展。
提前布局,外向型企业要在国内产业链找准定位
【CCN】联化科技超过半数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今年海外疫情的形势一直不容乐观,公司的海外订单情况如何?对公司的整体业绩是否造成不利影响?
【吕挺乔】这是我们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出口性企业的共性问题。疫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上半段是1—5月份,我国为防止疫情蔓延,对工厂、学校等人员集中场所进行限制,导致生产、物流、供应链运营不畅,成本上涨。从客观上,这的确削弱了部分化企的竞争力,使得一些客户不得不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找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从6月份至今,甚至明年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一方面,由于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供应链、物流等开始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国外疫情不断蔓延,波及到国外同行,导致停产、减产,供应链停摆,但需求还在,且前期库存消耗殆尽。由于中国工业产业链齐全,所有订单又涌向中国国内。这从其他行业最近的热度中可见一斑,比如纺织、皮革行业市场行情都开始回暖。一些大宗化工品,如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六氟磷酸锂和碳酸二甲酯类等纷纷触底并实现报复性反弹。应对疫情所需化学品,如卡波姆、异丙醇、丙酮等都经历了暴涨回落,最近又有上涨趋势。
疫情对我们来说是把“双刃剑”,前期难点在于怎么管理好公司旗下的生产基地,甚至怎样保障位于疫区的湖北荆州基地没有一个员工感染,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做到了!后期的难点是当下游客户纷纷把订单转移过来时,面对计划内和计划外突如其来的需求,如何做好自身管理,合理分配产能,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要能在疫情结束时,留住计划外客户,锁定这部分市场。
【CCN】明年“十四五”就将开启,前不久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为新五年定下发展基调,联化科技看到哪些机遇?在“十四五”时期将有哪些新的发展布局?
【吕挺乔】时间进入了21世纪20年代,中国早已从一个单纯的原材料或者中间产品出口大国转型成为大生产和大消费市场的目的地。前不久,国家制订了推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很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企业,正在思考如何能在国内的产业链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主动融入到国内的产业链格局,对接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
“十三五”以来,国内的各种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但是很多基础原材料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同时,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催生了庞大的需求,需求升级其实也给我们化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十四五”是承上启下的五年,我们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将不断增强,产业门类将更加完善,一批攻坚项目、卡脖子技术将被陆续攻克,相关产业链也将逐步完善。对于联化科技来说,首先要识别出这些领域的细分行业,与下游用户、市场进行良好的对接,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产品、技术和市场上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