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社会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绿色建材作为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印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第三方检测、认证结果采信操作指南》。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我国绿色建材推广现状如何?未来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绿色建材认证工作应如何开展?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蒋荃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绿色建材将开启“认证”时代
【CCN】住建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达到40%,该目标是否已完成?
【蒋荃】当前,我国绿色建材的评价工作发展滞后于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国标(GB/T 50378-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由于绿色建材涉及行业太多,过于复杂,很难统一,所以全国性的标准迟迟未出台。从这个角度看,40%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经过认证。
【CCN】2019年以来,三部门先后印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提出要在绿色建材评价工作基础上,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将建筑门窗及配件等51种产品纳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范围,目前这一工作推进的如何?
【蒋荃】开展认证工作之前,我国对于绿色建材仅有分级的评价标识,企业经过评价后会获得星级(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证书。近期三部门紧锣密鼓地颁布了52个团体标准,随后将根据这些团标对各类产品进行认证,现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实施细则。等大量产品认证工作完成后,才能将绿色建材的使用比例进行量化。
【CCN】绿色建材的推广中主要会遇到哪些困难?
【蒋荃】主要的困难之一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建材涉及的材料领域太宽了:仅仅化学建材就包括防水、涂料、保温材料、门窗管道等;无机建材包括玻璃、混凝土;还涉及木材、钢材等,而且绿色建材发展很快,不断在变化,对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标准是动态变化的,需要随着材料的发展不断更新,再加上涉及那么多行业,工作量巨大。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做绿色建材的评价研究,那时候绿色建材没有市场。一方面,不管是否绿色都能卖出去;另一方面什么都是绿色的,哪儿都可以给你贴绿色标识。由于没有统一的绿色建材标准,市场上鱼龙混杂,挫伤了建材企业的积极性。
另外,下游用户对绿色建材的使用没有积极性,这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之前政府会给建材企业一些补贴,但杯水车薪。再加上一些项目在采购建材时往往过于考虑成本因素,绿色建材毫无优势可言。
还有很多认知方面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困难还是很多的,但是这些困难也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任何事都是这样的,要慢慢摸索。
绿色建材认证需考虑全生命周期
【CCN】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建材才是真正的绿色建材?
【蒋荃】绿色建材的概念很简单——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要考虑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评价理论也是要涉及到全生命周期,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还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对于材料,要重点考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之前对化学建材的考察,只是注重使用环节的绿色。比如涂料,就看是否有含甲醛等污染物,不考虑其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造成了对水和空气的污染,这种建材如果从全生命周期来考察的话,就不能算绿色建材。包括原来的低碳建筑都没考量建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如果仅关注性能,建材生产企业高碳和低碳没有差别,那么谁愿意去投资建设低碳生产装置?真正的驱动力就不存在了,这一点很关键。
【CCN】推行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评价,难点在哪儿?
【蒋荃】理论上要有所突破。首先大家得统一认识,不能各算各的。其次要建立一个很大的数据库。三部委正在做这件事,我们机构评价认证完成后,相关数据都会纳入这个数据库。因此,绿色建材上下游要实现统一协同发展,不能各说一段。对此,我们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包括上下游怎么来计算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CCN】现在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是否会加速绿色建材的推广?
【蒋荃】当然,这对绿色建材的确是一个利好,特别是对致力于绿色发展的这些企业来说。因为要实现高性能、绿色发展,都需要投入。比如,同样一个水泥厂,想达到节能减排指标要投入很多设备进行升级。如果不考虑这部分投入,或者选材时,下游没有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地产商选材还只是看性能和价格,那绿色建材就没法发展。
之前大家对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未来减排的碳可以作为碳汇进行交易,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种现状也将有根本性的转变。绿色建筑或低碳建筑被视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增量”,我们现在要计算出绿色建材对绿色建筑碳减排的贡献量。至少可以解决谁为增量来买单的问题,这从根本上讲是商业问题。
未来材料发展呈现新趋势
【CCN】您长期从事绿色建材的评价认证工作,最近几年在化学建材这方面,有哪些新的趋势?
【蒋荃】化学建材发展非常快,涂料“油转水”已是必然趋势,还有一些绿色添加剂的推广应用,以及可回收材料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综合来看,一方面是节能、减排、安全、便利,这是第一位的。建材在应用端不能引发环境问题。此外,材料要超耐久、高性能和可循环利用。
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比如保温材料现在有一些新的突破,气凝胶这种防火高性能的无机保温材料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前由于气凝胶生产需采用超临界法,高压高温来生产,成本高,现在新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生产了,推广势必提速。还有一些新型保温材料,耐久性有所增强,可实现与建筑同寿命,不需要定期更换,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实现了绿色发展。
【CCN】绿色建材的检测认证也要与时俱进?
【蒋荃】是的。检测认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如前所述,建材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评估方法,建筑不考虑建材的碳排放,就没法推进工作,甚至是不公平的。
其次,要根据制定适用的标准和细则。在评价保温材料时,如果仅以防火性能为标准的话,只有无机保温材料才能达到A级标准,对有机保温材料不公平。反之,如果仅以导热系数来评价保温性能,对无机保温材料也不公平,所以要进行综合评价。
再次,新材料的出现一定要有新的标准配套。比如有一种超材料可以实现辐射制冷,制成的辐射制冷膜、辐射制冷涂料、辐射制冷钢板、辐射制冷防水卷材等产品,应用于建筑等领域,可以使建筑物温度下降10~16摄氏度,夏天即使室内不开空调,也能保持舒适的温度。这种材料是无法拿传统导热的标准来衡量的,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新的检测手段,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