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防老剂及促进剂是橡胶助剂2种最重要的品种,在轮胎和汽车等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剂加入胶料中能促使硫化剂活化,从而加快硫化剂与橡胶分子的交联反应,达到缩短硫化时间和降低硫化温度的效果。橡胶防老剂在橡胶生产过程可以延缓或抑制老化过程,从而延长橡胶及其制品的贮存期和使用寿命。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橡胶防老剂及促进剂行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性能指标可靠、结构相对合理、工艺技术先进、安全环保可控的产业体系,不仅满足国内橡胶工业的发展需求,也为世界橡胶工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有关数据,本文从进出口数量、进出口国家或地区、进出口省市区以及进出口贸易方式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十三五”我国橡胶防老剂及促进剂的进出口情况。
橡胶防老剂进出口分析
1. 进口量先增后降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进口量呈现先增加、然后下降的发展态势。2020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进口量下降到最小值3778.73吨,同比下降约8.24%。“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进口量变化情况见图1。
2020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进口主要来自越南、日本、马来西亚、德国和中国台湾这5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量合计达到2992.15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9.18%,同比下降约5.44%。“十三五”我国橡胶防老剂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情况见表1。
2020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以及辽宁这5个省市区,进口量合计达到3303.93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7.43%,同比下降约9.48%。
“十三五”我国橡胶防老剂主要进口省市区情况见表2。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这2种贸易方式为主,其中2020年的进口量合计达到3741.06吨,约占总进口量的99.00%,同比下降约4.72%。
“十三五”期间,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橡胶防老剂最大的进口贸易方式,且进口量呈现先增加,然后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16年的进口量为3177.25吨,约占总进口量的50.83%;2020年的进口量为2037.21吨,约占总进口量的53.91%,同比下降约8.14%。
“十三五”期间,进料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橡胶防老剂第二大进口贸易方式,且进口量呈现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16年的进口量为2841.21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5.45%;2020年的进口量为1703.85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5.09%,同比下降约0.27%。
2. 泰国是最大出口国家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出口量呈现先下降、然后增加、随后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我国橡胶防老剂出口量变化情况见图2。
2020年,我国橡胶防老剂主要出口到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中国台湾以及韩国这6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量合计达到12451.9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81.77%,同比下降约3.48%。
“十三五”期间,泰国一直是我国橡胶防老剂最大的出口国家,且出口量呈现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其中2020年的出口量为3602.32吨,约占总出口量的23.66%,同比下降约9.89%。
2020年出口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这4个省市区,出口量合计达到13519.9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88.78%,同比下降约4.87%。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一直是我国橡胶防老剂最大的出口省市区,且出口量呈现逐年下降,然后增加的发展态势。其中2016年的出口量为17104.4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35.30%;2020年的出口量为8232.5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54.06%,同比增长约1.42%。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出口量变化最大的是天津市,2016年为第三大出口省市区,出口量为12138.15吨,约占总出口量的25.05%。2017年之后出口量大幅度下降,2020年为第六大出口省市区,出口量为367.3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2.41%,同比增长约70.91%。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这2种贸易方式为主,其中2016年的出口量合计达到48309.90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9.71%;2020年的出口量合计达到14960.16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8.24%,同比下降约5.82%。
橡胶促进剂进出口分析
1. 进口:稳步先增后降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的进口量呈现先稳步增加、然后又稳步下降的发展态势。2016年的进口量为16530.70吨,为最低值,2018年增加到最大值21254.15吨。2020年的进口量为18277.43吨,同比下降约1.26%。
2020年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美国和马来西亚这7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量合计达到16074.50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7.95%,同比2019年的15731.98吨增长约2.18%。
“十三五”期间,中国台湾一直是我国橡胶促进剂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区,且进口量呈现先稳步增长,然后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16年的进口量为4162.59吨,约占总进口量的25.18%。2020年的进口量为6559.68吨,约占总进口量的35.89%,同比下降约13.76%。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和上海这4个省市区,其中2016年的进口量合计达到 14026.75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4.85%;2020年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5949.29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7.26%,同比增长约7.49%。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的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其中2016年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6103.58吨,约占总进口量的97.41%;2020年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7963.93吨,约占总进口量的98.28%,同比下降约1.04%。
“十三五”期间,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橡胶促进剂最大的进口贸易方式,其中2016年的进口量为8117.87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9.11%;2020年的进口量为14359.46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8.56%,同比增长约4.08%。
2. 美国连续四年是最大出口国家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的出口量呈现先逐年增加、然后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16年的出口量为最低值120201.75吨,2018年达到最大值141074.79吨。2020年的出口量为130922.56吨,同比下降约4.14%。
2020年我国橡胶促进剂主要出口到越南、美国、韩国、泰国、巴西、马来西亚、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这8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量合计达到76833.94吨,约占总出口量的58.69%,同比下降约2.85%。
2016—2019年,美国均是我国橡胶促进剂最大的出口国家,其中2016年的出口量为16864.7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4.03%。2020年为第二大出口国家,出口量为13883.9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0.60%,同比下降约22.48%。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天津、江苏、江西和湖北这6个省市区,其中2020年的出口量合计为99877.82吨,约占总出口量的76.29%,同比下降约4.90%。
2016—2019年,天津市均是我国橡胶促进剂最大的出口省市区,其中2016年的出口量为30800.1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25.62%。2020年为第三大出口省市区,出口量为18876.65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4.42%,同比下降约16.32%。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的出口贸易方式高度集中,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其中2016年的出口量为119879.9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9.73%;2020年的出口量为128689.50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8.29%,同比下降约5.09%。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防老剂的进口量呈现先增加、然后下降的发展态势,进口主要来自越南、中国台湾、美国、韩国、德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以及辽宁等省市区,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出口量呈现先下降、然后增加、随后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产品主要出口到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和越南等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天津、河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市区,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促进剂的进口量呈现先稳步增加、然后又稳步下降的发展态势,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和意大利等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区,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出口量呈现先逐年增加、然后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产品主要出口到泰国、美国、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中国台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天津、江苏、江西和湖北等省市区,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