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为能源领域带来了什么,能源领域正面临工业互联网平台哪些改造呢?
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企业竞争新赛道
作为工业互联网三大要素,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关键载体,对于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构建连接企业、机器、物料、人、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形成科学决策与智能控制,提高制造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近日召开的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传来消息: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目前已完成100余个平台建设,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套。“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已基本形成,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260亿元,培育了一批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和高价值工业APP。
5G赋能能源领域,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今年6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能源领域5G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编制了《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提出未来3~5年,围绕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能源领域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能源领域5G应用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以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相关部署,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的指导下,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
创新中心旨在发挥平台的工业互联网中枢作用,搭建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资源汇聚、交流合作的平台,着力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平台发展生态,协同打造互联互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心将充分发挥平台在工业互联网中的核心作用, 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供需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壁垒,通过行业和区域应用,加速平台体系化标准化创新发展。
新型储能商业化,依托新技术探索智慧能源商业模式
新型储能发展关系着新能源的生存和智慧能源的发展步伐,也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为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鼓励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结合体制机制综合创新,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多种商业模式。
按照《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将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我国将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标准体系、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
从经济到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2017年以来加速发展,从概念普及到行业深耕,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实现途径,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
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有了纲领性文件。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三年起步阶段重点任务,为我国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
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工业和信息部化接连发布指导性、实操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细化重点任务。2018年7月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指南》,2018年10月发布《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和推广指南》,2019年8月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今年3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六方面二十条举措,为我国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三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增强。特别是今年以来,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对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抓手。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信发〔2020〕157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 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工业互联网通过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金钥匙”,更是“十四五”期间助推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