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作为重要零碳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将继续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优化生物质发电的开发布局,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意义重大
在中国向着“双碳”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围绕着生物质能的创新发展,使其在能源结构的“绿色化”升级、惠农富农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对于推动绿色能源结构替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撑。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综合利用处处长程慧强指出,在广大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既有缓解能源保护压力,保护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现实意义,也有推动农业、农村节能降碳和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农业、农村领域碳中和的战略意义。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积极会同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推动地方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在广大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清洁利用,增强农村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推动农业农村节能降碳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能源生态处处长付长亮也表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大力推进绿色供能供热,开展低碳零碳村镇建设试点,推动一批村镇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生态富农产业,发展以生物质能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把生物质能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的增长点;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物智能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构建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分布式多元化利用模式,并完善农业农村生物质能标准体系。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名誉会长陈小平指出,生物质能是典型的生态能源,其环境、民生、三农和零碳价值远大于其能源价值,充分发挥农林生物质能减污降碳、现代农业和能源安全等综合效益,将探索出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当前,生物质发电装机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十三五”期间装机规模增长了近两倍,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达到1.5亿m3,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
二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年发电量达到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9.4%,为约1.8亿城乡居民提供一年的绿色生活电力,全国生物质能年利用量折合约5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三是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步实施,市场化竞争配置资源有序推进。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供暖、生物天然气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序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未来行业迎来新机遇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生物质能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生物质能作为重要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天然具有碳中和特性,以固态、液态、气态等多种形式广泛应用在电力、热力、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能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具有就近收集、就近加工、就近消费的特点,既可在农村地区直接实现散煤替代,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显著,又能够实现电热气等多品种能源供给,还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可利用资源潜力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单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林剩余物、生活垃圾、各类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年利用潜力超过4.6亿吨标准煤。可利用资源潜力很大,能够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绿色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多重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当然,生物质能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人们对生物质能的认识仍有待提高,部门协调仍需加强,发展责任主体需进一步明确,支持政策有待创新等。对此,他建议各界提升对生物质能的认识,完善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有机废弃物有偿处理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也建议社会提高对生物质能的认识,提升生物质能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并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不断改进技术,提升转化效率,降低成本,健全收储体系,推动产业模式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则强调生物质能独特的负碳排放作用,以及生物性碳捕获与留存功能,呼吁落实对沼气-生物天然气的政策支持,加大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特别是甲烷减排的份额。
三举措促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
国家能源局历来积极支持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王大鹏透露,“十四五”期间将继续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
一是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优化生物质发电的开发布局,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探索生物质发电与碳捕集利用、封存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为具备资源条件的县城、人口集中的农村提供民用供暖,为中小工业园区提供集中供热。
二是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合理发展以农林生物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为燃料的生物质锅炉供暖,鼓励采用大中型锅炉在农村、城镇等人口聚集区进行集中供暖。在大气污染防治非重点地区的农村,可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广户用成型燃料炉具供暖。
三是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在粮食主产区、林业生物富集区和畜禽养殖集中区等种植、养殖大县,统筹规划建设年产千万立方米级的生物天然气工程,形成并入天然气管网、城市燃气管网,以及车辆用气、锅炉燃料发电等多元化应用的模式,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