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丁基橡胶:加强合作以缓解供应过剩局面
2022年13期 发行日期:2022-07-01
作者:■ 晓铭

  丁基橡胶(IIR)气密性好,透气率低,而且还具有耐热、耐老化、耐酸碱、耐臭氧、耐溶剂、电绝缘、减震及低吸水等性能特点,主要用于子午线轮胎、内胎、空气垫和密封环、电绝缘材料、防毒面具及医用瓶塞等的制造。在发达国家,轮胎内胎几乎已经全部由丁基橡胶制成,但由于其硫化速度慢、自黏性差,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其他胶种的相容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发展。

  丁基橡胶产品主要包括普通丁基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HIIR),其中卤化丁基橡胶是普通丁基橡胶在脂肪烃溶剂中与氯或者溴进行反应所得共聚物,包括氯化丁基橡胶(CIIR)和溴化丁基橡胶(BIIR)两大类。卤化丁基橡胶除了具有普通丁基橡胶的通用特性外,还具有反应活性高、硫化速度快、制品耐热性好,以及易与其他橡胶共混和硫化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特别适于制造无内胎轮胎的内密封层和子午线轮胎及医用瓶塞,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普通丁基橡胶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淤浆法和溶液法,其中淤浆法是主要的生产方法。卤化丁基橡胶的制备方法分为干胶混炼法和溶液连续法,其中溶液连续法是主要的生产方法。

生产现状

  1999年,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引进意大利PI公司技术,在北京房山建成一套3.0万吨/年普通丁基橡胶生产装置,结束了我国无丁基橡胶工业生产装置的历史。2021年,公司丁基橡胶的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厂家。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丁基橡胶的需求,继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之后,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台塑(宁波)有限公司及山东京博有限公司等相继建成了丁基橡胶生产装置。

  2010年,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国内技术,在浙江嘉兴建成5.0万吨/年丁基橡胶生产装置。经过2012年和2016年二次改扩建,2021年的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该装置既可生产普通丁基橡胶,也可生产卤化丁基橡胶产品,是我国丁基橡胶产品最主要的供应商,主要生产432、452、532、552、572、632、652等牌号的普通丁基橡胶产品,以及2302、2402、2502、1301和1501牌号等牌号的卤化丁基橡胶产品。

  2013年,辽宁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了从俄罗斯引进的淤浆法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在辽宁盘锦建成6.0万吨/年的丁基橡胶生产装置,主要生产532、1650牌号的普通丁基橡胶产品,2232、2239、2246等溴化丁基橡胶产品。由于技术及市场等方面的原因,2016年之后,该装置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20年,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盘锦信汇新材料有限公司对该装置及附属公用工程进行盘活升级,将生产能力扩建到10.0万吨/年。

  2015年,台塑(宁波)有限公司在浙江宁波建成5.0万吨/年丁基橡胶生产装置,主要生产普通丁基橡胶产品A351。目前,该装置处于停产状态。

  2015年,山东京博石油化工公司(现名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山东滨州5.0万吨/年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建成投产,2021年又新建了7.0万吨/年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使得2021年该公司丁基橡胶的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年,主要生产溴化丁基橡胶BIIR2828、BIIR2430、BIIR2841,普通丁基橡胶IIR1953、IIR1953以及ZJ-09胶囊专用料等产品。

  截止到2021年12月底,我国有上述5家企业生产丁基橡胶,生产能力达到50.5万吨/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国家。  

  从企业性质来看,我国丁基橡胶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浙江信汇、盘锦信汇和京博中聚3家民营企业,生产能力合计达到32.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3.37%;国营企业的生产能力为13.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6.73%;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90%。从区域和省市分布来看,我国丁基橡胶生产企业分布与下游轮胎和医药企业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

  近年来,我国丁基橡胶的产量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丁基橡胶的产量为13.8万吨,2021年增加到29.4万吨,同比增长约34.25%。其中普通丁基橡胶产量约占丁基橡胶总产量的23.6%,同比增长约117.2%。卤化丁基橡胶的产量约占丁基橡胶总产量的76.4%,同比增长约37.6%。

进出口情况

  1.进口分析

  根据海关统计,2017—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进口量呈现先下降,然后增长,随后又下降的态势,其中2017年的进口量为27.55万吨,2021年的进口量为最小值21.77万吨,同比2020年(下同)的最大值下降约23.35%。

  由于我国卤代丁基橡胶产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卤代丁基橡胶的进口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7—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进口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

  2017—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进口来源国家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这3个国家,其中2021年来自这3个国家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3.79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63.34%,同比下降约25.74%。   

  2017年,我国卤代丁基橡胶的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新加坡这2个国家,进口量合计达到10.59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50.09%。2018年之后,由于我国对来自美国、欧盟及新加坡进口的卤代丁基橡胶实施反倾销,使得来自这2个国家的进口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2017年来自新加坡的进口量为4.57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21.62%;2021年的进口量为0.96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18%,同比下降约21.95%。2017年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卤代丁基橡胶进口来源国家,进口量为6.02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28.48%;2021年的进口量为1.38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0.32%,同比下降约6.76%。

  受反倾销的影响,2018年之后,我国卤代丁基橡胶的进口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成为主要的进口来源国家。2017年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为1.04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4.92%;2019年之后沙特阿拉伯成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家,其中2021年的进口量为4.44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33.21%,同比下降约14.12%。2017年来自加拿大的进口量为2.17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0.26%;2021年加拿大成为第二大的进口来源国家,进口量为2.33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7.43%,同比下降约8.98%。此外,来自欧盟地区比利时的进口量也发生较大变化,2017年的进口量为2.22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0.50%;2021年的进口量只有0.27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2.02%,同比下降约61.43%。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卤代丁基橡胶重要的进口来源国家之一,总体来看,近年来的进口量变化幅度整体较小,2017年为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家,进口量为2.76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3.06%;2021年也是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家,进口量为2.0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4.96%,同比下降约45.21%。2017—2021年我国卤代丁基橡胶主要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情况见表1。

  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进口量虽然出现下降,但进口单价却出现增长,其中丁基橡胶的进口单价为2160.78美元/吨,同比增长约13.14%。其中普通丁基橡胶的进口单价为1875.52美元/吨,同比增长约21.80%;普通卤代丁基橡胶的进口单价为2340.11美元/吨,同比增长约7.97%。

  2.出口分析

  2017—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出口量呈现先下降,然后逐年增长的态势。其中2017年的出口量为16640.25吨,2021年的出口量为37690.11吨,同比增长约96.40%。其中普通丁基橡胶2017年的出口量为11018.23吨,约占丁基橡胶出口量的66.21%;2021年的出口量为14653.30吨,约占丁基橡胶出口量的38.88%,同比增长约91.33%。卤代丁基橡胶2017年的出口量为5622.02吨,约占丁基橡胶总出口量的33.79%;2021年的出口量为23036.81吨,约占丁基橡胶出口量的61.12%,同比增长约99.77%。

  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韩国、泰国、越南和加拿大,出口量合计达到28230.68吨,约占总出口量的74.90%,同比增长约173.71%。其中向中国香港的出口量为2550.14吨,约占总出口量的6.77%,同比增长约757.59%;向泰国的出口量为8293.89吨,约占总出口量的22.01%,同比增长约155.62%;向巴基斯坦的出口量为4532.4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2.03%,同比增长约42.93%;向越南的出口量为3788.06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0.05%,同比增长约153.65%;向印度尼西亚的出口量为3426.9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09%,同比增长约406.39%;向韩国的出口量为3175.78吨,约占总出口量的8.43%,同比增长约268.15%;向加拿大的出口量为2463.49吨,约占总出口量的6.54%,同比增长约333.36%。

  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天津、上海、山东和浙江这4个省市,出口量合计达到36913.90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7.94%,同比增长约101.41%。其中上海市的出口量为1568.48吨,约占总出口量的4.16%,同比增长约183.21%;山东省的出口量为7398.56吨,约占总出口量的19.63%,同比增长约51.93%;浙江省的出口量为26536.3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70.41%,同比增长约105.71%;天津市的出口量为1410.53吨,约占总出口量的3.74%,同比增长约29286.04%。

     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出口量为32396.51吨,约占总出口量的85.95%,同比增长约109.91%。

  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出口量虽然增加,但出口单价却出现下降,当年的出口单价为2049.25美元/吨,同比下降约3.79%。普通丁基橡胶的出口单价为1717.05美元/吨,同比下降约3.21%;卤代丁基橡胶的出口单价为2260.55美元/吨,同比下降约4.47%。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7—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表观消费量呈现先逐年下降,然后增长,随后又下降的态势。其中2017年的表观消费量为39.69万吨,2021年为47.40万吨,同比下降约2.03%。相应产品自给率2017年为34.77%,2021年为62.03%,同比增长约37.02%。其中普通丁基橡胶2021年的表观消费量为13.88万吨,约占丁基橡胶消费量的29.28%,同比下降约9.16%;相应产品自给率为50.07%,同比增长约73.85%。卤代丁基橡胶2021年的表观消费量为33.52万吨,约占丁基橡胶消费量的70.72%,同比增长约1.27%;相应产品自给率为67.00%,同比增长约26.73%。2017—2021年我国丁基橡胶的供需情况见图2。

  我国丁基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医药等领域,2021年的消费结构为:轮胎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85.0%,医药瓶塞约占总消费量的10.0%,其他方面约占总消费量的5.0%。其中消耗的国内普通丁基橡胶产品牌号主要有浙江信汇的432、452、532、552、572、632、652,以及燕山石化的 1751、1751F 等。卤化丁基橡胶产品牌号主要有燕山石化的 BIIR2032、BIIR2039和BIIR2046,以及浙江信汇的溴化产品2302、2402、2502和氯化产品1301和1501。进口普通丁基橡胶产品牌号主要有268、301、BK1675N等,卤化丁基橡胶产品主要有阿朗新科的2030、X2,埃克森美孚化学的2211、2222、2235、2244、2255、1065、1068,以及俄罗斯的CBK150、CBK139、BBK232、BBK239等。

  随着汽车工业、医药工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基础建设步伐的加速等,我国丁基橡胶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预计到2026年我国丁基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55.0万吨,其中卤化丁基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4.0万吨。

市场价格

  我国丁基橡胶的市场价格主要受原料异丁烯价格、进口价格,以及下游需求的影响。以普通丁基橡胶1751产品牌号为例,2018年全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7250元/吨,其中价格最低的是1月份的16000元/吨,最高价格是6月份的18500元/吨。2019年全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6790元/吨,其中价格最低的是3月份的15600元/吨,最高价格为10月份的17800元/吨。2020年,由于受到全球新冠病毒的影响,需求疲软,供应较为充足,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价格继续下降,全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4829元/吨,其中价格最低的是6月份的12500元/吨,最高价格为1月份的17400元/吨。2021年,由于原料价格和进口价格增长(尤其是在下半年),导致市场价格整体出现上涨,全年市场平均价格为16300元/吨,其中价格最低的是9月份的14200元/吨,最高价格是12月份的17800元/吨。进入2022年,市场价格延续2021年10月的上涨趋势,保持较高价位,其中1月份市场价格为17600元/吨,5月份达到最高价格18300元/吨。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装置生产能力小,生产成本高。世界丁基橡胶主要生产厂家埃克斯美孚和阿朗新科公司不仅拥有自主开发的成熟工艺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高、性能好,而且各种技术服务配套性很好。而我国现有技术主要从意大利或俄罗斯引进,总体生产技术水平如出一辙,装置开工率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生产所用的关键设备反应器采用的是非循环式多层搅拌反应器和导流筒循环式反应器(世界上先进技术所用反应器是轴流列管循环式反应器),卤化丁基橡胶生产采用水凝聚再脱水溶胶技术(世界上先进技术为己烷汽提无水溶胶工艺),生产工艺路线长,能耗和物耗高。

  (2)产品质量不稳,应用研究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差,只能参与中低端应用领域的竞争。

  (3)产品自给率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新产品开发不足,技术服务难以满足下游企业需求等,高端产品仍需要较大量的进口。

  (4)产能过剩态势凸显,竞争更加激烈。今后几年,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将现有装置生产能力扩至15.0万吨/年,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计划新建15.0万吨/年生产装置(其中一期7.0万吨/年装置已经建成投产),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计划将现有9.0万吨/年普通丁基橡胶生产装置改造为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如果这些装置均能够按照计划实施建成投产,预计2026年,我国丁基橡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63.5万吨/年,而届时的需求量只有55万吨,产能将出现过剩的发展态势,竞争日趋激烈。

  (5)受国外生产公司产品冲击压力加大。由于我国丁基橡胶较大的市场需求,从2021年开始,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阿朗新科公司均在亚太地区布局了丁基橡胶生产装置,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分别在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建成14.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装置,阿朗新科公司在新加坡新建10.0万吨/年生产装置。加上俄罗斯Sibur公司与印度Reliance工业公司在印度合资兴建的6.0万吨/年卤化丁基装置已经建成投产,这些装置的产品除了满足当地需求之外,绝大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市场,这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我国丁基橡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2.今后的发展建议

  (1)卤化丁基橡胶由于性能优异,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我国卤化丁基橡胶产品目前的自给率较低,主要依靠进口。今后应该加大对卤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的开发,开发先进、高效、节能的卤化新工艺,开发并运用己烷汽提工艺,设计并制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聚合反应器,开发提高后处理及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清洁生产。此外,还应该加快新型溶液法等聚合新工艺的开发,以提高我国丁基橡胶整体技术水平。

  (2)随着今后几年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山东京博石油化工公司等丁基橡胶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装置的扩能或者产品品种的改造(主要为卤代丁基橡胶),我国丁基橡胶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今后应该慎重新建或者扩建生产装置,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规避无序的恶性竞争。

  (3)在应用开发方面,积极开发新产品,如星型支化丁基胶、长链支化轻度交联丁基胶、高阻尼丁基胶及聚氧化乙烯接枝卤化丁基胶等,尤其是丁基/卤化丁基橡胶与其他橡胶的并用,聚丙烯/丁基(溴化)丁基橡胶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石墨烯、碳纳米管与丁基(卤化)橡胶复合材料等,以改变目前我国丁基橡胶产品品种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

  (4)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积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5)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扩大出口,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