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苯乙烯、苯酚、苯胺、己内酰胺、己二酸和氯化苯等产品,进而可以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纤维、洗涤剂、染料、医药及炸药的生产;也可用作油漆、漆料及农药的溶剂,下游衍生领域极其广泛。
生产情况分析及预测
纯苯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分为石油苯和加氢苯。近年来,我国纯苯产能持续扩张,传统重整工艺与新兴炼化一体化互为补充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纯苯体量不断扩大,产能持续快速扩张成为近年来纯苯市场发展的一大亮点,纯苯供应格局也在逐步发生转变。近三年内新增装置多为炼化一体化,且伴随着浙江石化等大型装置上马,华东供应量占比仍稳居首位,且2021年占比较2020年提升2%。2017—2021年,我国纯苯市场产能、产量及开工负荷呈现稳步走高的态势,2021年国内纯苯产能为2621.5万吨/年,产量为1812.5万吨。
2017—2021年,石油苯产能平均增长率9.8%,产能稳步释放,增长点集中在炼化一体化装置。2021年国内石油苯产能为1831.5万吨/年,产量为1460.1万吨,其中新增产能193万吨/年,同比上涨11.8%。从产能增长率来看,2017—2018年受油品升级影响,部分炼厂上马重整装置,但涉及的装置产能有限,整体产能增长速度偏低;2019—2021年石油苯产能扩张再度迎来爆发期,炼化一体化陆续投产,带动石油苯产能增速较快。2017—2021年我国石油苯产能、产量和开工负荷详情见图1。受新增产能影响,2021年浙江石化石油苯产能合计202万吨/年,位居我国石油苯产能榜首,占我国石油苯总产能的11.0%。2021年国内主要石油苯企业生产情况见表1。随着炼化一体化中民营企业的崛起,以浙江石化和大连恒力为首的民营私企占比高达43.1%,较2020年增加了3.4%;中国石化占比由2020年的32.5%降至29.1%,中国石油占比下降了1.8%,主营炼厂定价话语权随着产能占比的下降而有一定削减。2021年我国石油苯产能从分布来看,华东、东北以及华北地区为我国前三位主产区,浙江石化二期投产后,华东地区占比再度提升,由2020年的28%提升至2021年的29%。未来,随着炼化一体化的陆续上马,产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2020—2021年我国石油苯产能分布见图2。
2017年石油苯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地炼企业与原有装置扩能,是上游炼化装置进行产业链延伸;2018年,受油头化尾、减油增化的政策性引导,山东地炼集中投产,新投装置多为催化重整工艺;2019—2021年,随着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一期和二期等芳烃联合装置的陆续投产,我国石油苯扩能进入一个高峰期。预计到2022年,石油苯产能增量366万吨/年,同比增长22.3%,计划投产的大型联合芳烃装置有浙江石化二期2#、盛虹炼化和广东石化。2022年我国石油苯新建装置见表2,预计到2022年我国石油苯产能将达到2197.5万吨/年。
2017—2021年,我国加氢苯产能呈现缓慢扩张趋势,2021年新增产能30万吨/年,达到820万吨/年,产量为352.4万吨。2018年受环保政策影响较大,部分产能集中淘汰,出现负增长;2019年新增置换装置投入,产能同比增加4%。加氢苯作为焦化行业下游产品,未来新增项目有限,2022年预计新增装置产能为50万吨/年(濮阳中汇新能源)。
市场分析及预测
2017—2021年,我国的纯苯市场仍属于供小于需的状态,产量虽逐年递增,但仍存一定进口需求,2021年我国纯苯产量为1812.5万吨。需求方面,我国纯苯下游消耗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上下游同步扩张,下游消耗量逐年增长,增长率为10.55%,2021年我国纯苯表观消费量为2107.4万吨。进口方面,2017和2018年进口量较多,进口依存度较高,2019年进口量为近五年最低。2020—2021年进口量逐年递增,2021年全年进口量为296.1万吨,为近五年最高点,2017—2021年国内纯苯市场供需平衡情况见表3。
我国纯苯下游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和己二酸等领域,其中苯乙烯是我国纯苯最大的消费领域,2017—2021年我国纯苯下游消费结构见图3。
2017年我国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盈利水平较高,行业缺口较大,因此产业扩张热情较高,对纯苯的消费占比也稳步提升。2018年苯乙烯消费占比提升了2%,己内酰胺提升了1%,苯酚亦有1%的提升。2019—2020年我国纯苯下游行业新增产能有限,盈利水平较往年有所下降,整体下游消耗量增长有限。2020年苯酚受检修大年影响,消耗占比较2019年下降3%。2021年我国苯乙烯仍处于行业高速扩能期,产能较2020年增长21.2%,其对纯苯消耗占比提升了1%;己内酰胺新增112万吨/年新产能,苯酚无新增产能,苯胺新增46万吨/年产能,苯乙烯新增产能最多,稳居纯苯第一大下游的位置。
2017—2021年,从我国纯苯的消费区域变化来看,华东地区始终稳居第一位,是我国纯苯消费的主要区域。受2019年部分苯乙烯装置投产推迟的影响,华东地区占比小幅下滑,但2020年随着部分下游装置的陆续上马,华东占比升至44.03%。华北区域消费水平也不容小觑,2021年占比27.465%,较2020年增长2.09%。华南地区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新增装置亦有所增加,2021年随着中海壳牌、中化泉州、申远新材料等大型下游的投产,华南地区占比大幅提升,由2020年的11.36%提升至2021年的15.19%。2018—2021年我国纯苯区域消费分布见图4。
2022年我国纯苯下游产能增长较为迅速,仍将以苯乙烯为首,按产能折合对纯苯新增消耗量将达到796.02万吨,详情见表4。由表可以看出,从2022年我国纯苯下游产品新增装置的区域来看,华东、华北居多,其中华东地区新增下游装置所消耗的纯苯量居第一位,为374.9万吨;华北地区新增下游装置所消耗的纯苯量居第二位,为343.5万吨。2022年我国纯苯五大下游新增装置累计消耗纯苯将达到796.02万吨,而纯苯新增产能为416万吨/年(石油苯366万吨/年+加氢苯50万吨/年),纯苯缺口依然较大。
价格分析及预测
2021年我国纯苯价格强势冲高,除修复2020年因卫生事件造成的低价外,下游新增需求的集中投产也助推了价格上涨。年内市场活跃度较2020年继续提升,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以我国华东市场价格为例,2021年纯苯年均价6783元/吨,较2020年的3996元/吨上涨2787元/吨,涨幅67.7%。年度最低价为4380元/吨,出现在1月份;最高价为8840元/吨,出现在9月份。详情见图5。
2021华东地区纯苯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总共可分为六个阶段:
1—3月为第一阶段。因2—3月文莱恒逸计划外停车、宁波中金检修期意外延长带来供应减量,纯苯价格持续上涨至3月,期间下游新增需求稳定消耗,纯苯港口库存持续下降,为后来的价格上涨埋下伏笔。
4—6月为第二阶段,期间欧美供需失衡,带动外盘价格大涨。国内装置同期集中检修,供应减量。华东港口库存已经低至6万吨附近,市场保持脆弱的紧平衡状态,价格得以在外盘、供应利好推动下持续上行。
7—8月为第三阶段,期间下游相对淡季,减少了对纯苯的需求,且歧化工厂大量采购甲苯增加了纯苯产量,二季度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一定缓解,纯苯因此价格出现回落。
8—9月为第四阶段,期间华东商业库区因防疫需求,进口船货到货周期延长,引发市场逼空,价格涨至全年高点8900元/吨;逼空结束后,市场价格快速回落。
10—11月为第五阶段,山东新建装置10月投产引发的区域需求激增造成了价格快速上涨;但江苏下游装置因双控限电减产,以及进口量激增破坏了市场偏紧的供需结构,港口库存快速累积,价格在经历1个月高价后回落。
12月为第六阶段,原油强势上涨开始推升纯苯价格。临近年底时,由于美国美孚装置及长江引航员卫生事件影响,船卸货等待期预计延长,部分船货难以及时抵达,引发市场逼空,纯苯买盘积极,成交活跃,价格快速上涨至年底。
随着下游新增装置的陆续投产,我国纯苯供不应求的局面将继续加剧,成本面强势,同时下游产能继续扩张,预计未来三年我国纯苯市场或将呈现高位运行走势。
进出口分析及预测
2021年我国纯苯进口量高达296.1万吨,较2020年增速41%,进口依存度上升至14.1%;纯苯出口总量约为1.2万吨,较2020年增加0.88万吨。在我国纯苯需一定的进口量来满足市场需求;从出口量来看,只有少量的产品出口到周边地区。
2021年我国纯苯主要进口来源国中,韩国是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国。韩国是全球纯苯最大出口国,我国则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与进口国,地理优势使得韩国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除韩国外,东南亚地区凭借便利的地理条件与优惠的关税,成为我国纯苯进口的另一主要来源地。除上述地区外,日本、中东、印度等是国内纯苯传统的进口方向,不过中东地区伊朗货源2021年开始进入我国。另外,美国纯苯2021年进口量显著增加,超过了2017—2020年进口的总和。2021年我国纯苯主要进口来源见表5。
2021年我国纯苯主要产品进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近五年占比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主要是下游工厂直接进口纯苯作为原料使用。进料加工贸易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域,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贸易主要集中于华东港口地区。2021年我国纯苯主要产品进口贸易方式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