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21年我国软塑薄膜行业主要产品发展分析
2022年15期 发行日期:2022-08-12
作者:■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高功能薄膜分会执行会长 孙冬泉


双向拉伸薄膜 

  由于受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外出口订单上升的影响,我国双向拉伸薄膜2021年总产量约1152万吨,比2020年的960万吨增长20%左右,产品品种主要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双向拉伸聚酯(BOPET)、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双向拉伸聚酰亚胺(BOPI)、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和双向拉伸聚乳酸(BOPLA)等。

  1. BOPP薄膜

  根据北京和生丰茂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2021年我国BOPP薄膜有效产能大约为660万吨/年,实际产量大约在645万吨,比2020年540万吨增长19.45%;2021年实际开机率约为98%,比2020年实际开机率90%上升8个百分点。

  2. BOPET薄膜

  2021年我国BOPET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行业供需好转,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全年总产能达到510万吨/年,总产量超过470万吨,比2020年的390万吨增长20.52%。

  由于经济效益升高,行业投资热潮处于历史性最高潮,预计2021—2025年将新增100%生产能力。

  3. BOPA薄膜

  2021年我国BOPA薄膜总产能为30万吨/年,总产量为28万吨,比2020年的23万吨产量增长21.74%。

  2021年,BOPA薄膜新的应用领域正在开拓,例如用于锂电池软包装的铝塑封装膜。由于铝塑封包装膜企业2021年的大量扩产,给BOPA薄膜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4. BOPE薄膜

  这里的BOPE指的是用于单一材质复合软包装用途的基材薄膜。我国BOPE薄膜行业2018年市场需求开始加速(包括出口在内),2021年市场需求超过12万吨,比2020年的6万吨增长超过100%。随着未来环境保护和循环再生的需求,预计未来10年BOPE薄膜行业将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BOPE薄膜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流延薄膜

  2021年我国流延薄膜行业总产量约800万吨,比2020年的700万吨增长14.29%。

  1. 流延聚丙烯(CPP)薄膜

  2021年CPP有效总产能约为140万吨/年,实际产量约为115万吨,比2020年的110万吨增长4.55%,开机率82%。CPP薄膜行业自2012年以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方便面包装领域的需求大幅度减少。

  2. 流延聚乙烯(CPE)流延复合、印刷包装膜

  2021年流延聚乙烯复合基材膜、印刷膜产量超过60万吨,比2020年增长20%。

  3. CPE缠绕膜

  2021年CPE缠绕膜产量为250万吨,比2020年的200万吨增长25%。2021年产能280万吨/年,比2020年的220万吨/年增加27.27%。

  4. CPE卫生用膜

  受疫情影响,近年防疫用卫生膜产量大增。但2021年产量70万吨,比2020年的100万吨下降30%;2021年产能100万吨产能,比2020年的140万吨/年下降28.57%,开机率7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盲目投资上马的很多生产线,由于没有订单而停产并退出。

  5. CPE保鲜膜和PVC、PVDC保鲜膜

  2021年保鲜膜行业产量约170万吨,比2020年的150万吨增长13.33%;产能约210万吨/年,比2020年的180万吨/年增长16.67%,开机率80.95%。其中PVC保鲜膜的产量约35万吨,产能约46万吨/年。

  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TPU是近几年需求增速最快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性能优异、价格适中,成为PVC材料的替代品,国内对TPU的需求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21年我国TPU的产能约80万吨/年,产量约50万吨,主要应用于鞋材、薄膜、电线电缆等领域。

  2021年TPU薄膜产量约13万吨,比2020年的10万吨增长30%,其中车衣膜是一个新兴的应用增长市场。

  7. 聚酰亚胺薄膜(PIF)

  从材料性能角度看,PIF是未来市场潜力最大的薄膜产品,尤其在光学和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2021年,我国PIF薄膜的产量已超过12000吨,比2020年的8000吨增长50%。其在品种、产量、功能和应用范围等领域均得到快速的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平均年增幅将在15%以上。

  8. 流延保护膜

  保护膜的应用范围很广,2021年用量超过180万吨,比2020年增长20%,目前主要是吹膜工艺。但流延保护膜的比重还很低,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流延机厂家加强研发,薄膜生产企业进行工艺和配方技术试验,原材料厂家开发专用料。

  9. 玻璃夹层膜

  2021年全国夹层玻璃产量为131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

  在玻璃夹层膜产品中,EVA薄膜的产量很小,全国每年不超过2万吨,其余全部是PVB玻璃夹层膜。2021年PVB和EVA玻璃夹层膜产量约74万吨,比2020年的65万吨增长13.85%。

  10. EVA/POE光伏封装膜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光伏行业实现稳步增长,电池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198 GW、182 GW,同比分别增长46.9%、46.1%。由于每GW光伏组件封装需要使用1000万平米光伏胶膜,2021年我国光伏封装膜的市场需求按照光伏组件安装量和生产量的容配比1∶1.2来计算,实际市场需求21.84亿平米,比2020年增长约46%。

  预计未来5年,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将保持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对光伏封装用EVA/POE胶膜的需求也将保持高速增长。

  11. 多层共挤流延阻隔包装膜

  多层共挤流延阻隔阻隔膜的典型应用:

  ①真空包装的肉类和奶酪;

  ②新鲜肉类、加工肉类和奶酪的MAP(气调保鲜包装);

  ③鱼肉的MAP(气调保鲜包装);

  ④面包的MAP(气调保鲜包装);

  ⑤散装肉类包装;

  ⑥禽肉包装;

  ⑦各种液体包装;

  ⑧牙膏和化妆品的管状包装。

  12. PVC高透明流延包装薄膜、压纹薄膜

  早期PVC薄膜的生产主要是压延和吹塑两种生产工艺。但压延工艺存在厚度限制,最薄只能到0.04mm,且吨制品耗电量在800kW左右,吹塑工艺存在透明度差、不能生产压花膜等缺点。

  PVC压延薄膜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海宁和瑞安两个地方。

  13. 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

  溶性包装薄膜主要以聚乙烯醇及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各种助剂,如表面活性性、增塑剂、防粘剂等。其工艺与传统的塑料薄膜成型工艺有所不同,工艺过程为:先将原料制成固含量为18%~20%的水溶性胶,再流涎涂布到镜面不锈钢带上;经干燥成膜后从钢带上剥离,然后进入干燥室干燥至规定水分;切边收卷获得成品膜。

  14. TPEE无孔透湿防水流延薄膜

  目前全球对TPEE流延薄膜的消费量以每年8%幅度增长,国内对TPEE流延薄膜需求量增长速度更快,达到10%以上。因此,TPEE流延薄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5. 工程流延薄膜

  工程流延薄膜主要是指采用耐高温工程塑料制作的薄膜,其应用于一些特殊行业。主要包括PA66薄膜、PET薄膜、PEN薄膜、聚苯硫醚(PPS)薄膜、聚酰亚胺(PI)薄膜、PFA薄膜和聚醚醚酮(PEEK)薄膜等。

  16. 其他流延薄膜

电池隔膜 

  任何一种化学电池的结构都包括五个主要部分:正极、负极、电解液(电解质)、隔膜和外壳。隔膜质量的好坏,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隔膜

  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所采用的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已经商业化生产,国内的研发机构主要有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国际上主要有美国DuPont公司、3M公司和日本东丽公司等。

  2020年12月25日全柴动力投资7.5亿元用于“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完成质子交换膜实验室、膜电极实验室、检测中心和生产车间。项目投入使用后形成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各2万平米、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能2000台套/年的生产能力。

  2020年11月18日,东岳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氢能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的技术和生产规模均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2021年9月7日,东材科技投资5320万元建设年产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

  2021年8月14日,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投资70亿元,进行国内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建设;12月5日,国家电投氢能公司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投产。

  2. 锂离子电池隔膜

  2021年,由于新能源汽车产销突飞猛进,助推国内锂电池隔膜产量大幅度增加,2021年产量达到80亿平米,比2020年的39亿平米增长105%。

吹塑薄膜

  1. 包装用吹膜

  包装用吹膜是薄膜行业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以PE吹膜为主,2021年产量超过860万吨,比2020年的800万吨增长7.5%。

  2. 农用薄膜

  2021年农膜总销售量约280万吨,其中地膜需求量150万吨,棚膜年需求量达130万吨;全国农膜年产能约450万吨/年。

  202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粮食减产,部分国家限制粮食出口。考虑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预计2022年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大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机遇,农膜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农膜企业将出现供需两旺、效益大幅上升的局面。

  3. POF热收缩膜

  从全球应用市场看,美国和中国POF热收缩膜应用市场最大。其中美国以交联热收缩膜为主,2021年需求量大约10.5万吨;中国以普通膜为主,2021年需求量大约18万吨,产量约24万吨,出口6万吨;日本位居第三;三国市场用量约占全球市场的60%。

镀铝膜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镀铝膜的主要基材分别为:PET、CPP、BOPP、PVC、PE等。其中PET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CPP因为食品企业的产品结构变化,增长较慢;BOPP主要用于出口,欧美企业比较喜欢用BOPP热封镀铝膜,也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PVC、PE主要用于标签、装饰领域,增长也较明显,但是总量较少。

  总的来说,各品种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上项目不断增加,产能增长快于需求增长,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复合软包装行业2021年普遍不景气,造成整个镀铝膜行业不景气。2021年下半年镀铝膜行业投资下滑,设备厂家普遍感觉到压力。但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成本较低,或者产品结构较好的厂家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如浙江长宇、浙江鹏祥、佛山彩龙、潍坊弘润、沈阳东海、成都富林达等。2021年镀铝膜行业相关经济数据见表1。

  镀膜行业2021年技术创新步伐在加快,包括上海永超、浙江长宇、佛山彩龙、安徽通达等在内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复合软包装膜

  2021年,在下游行业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复合膜软包装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比较平稳。通过多方不完全统计与测算,2021年复合膜软包装产量约为500万吨,比2020年的450万吨增长11.11%,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40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企业90多家,过亿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计约4000多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9%左右,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1. 2021年行业发展特点

  (1)2021年疫情屡次反弹,重挫商超、影院、餐饮、旅游、酒吧等行业,休闲食品、饮料、啤酒等零售快消品大大下滑,间接影响了包装企业的订单。

  (2)复合软包装用的各种原辅材料大幅涨价,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环保治理、限电限产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洗牌,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小企业生存困难,中型和大型企业的优势突出。

  (4)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但是依然存在招工难的问题,暗藏着人口结构变化的危机。

  (5)受全球贸易形势变化和疫情影响,关税提升,货柜缺乏,油费、货运成本大幅提升,出口疲软,出口企业的风险比较大。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第二、三季度订单下滑明显,10月份开始市场逐渐回暖,订单有所增长,但是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导致企业利润普遍下滑。部分外贸企业因为国际货柜、油费等成本问题,主动压缩了国外订单,转战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内卷程度。低价竞争使很多企业苦不堪言,利润微乎其微,这也导致为复合软包装配套的CPP、镀铝膜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

  (6)设备更新提速:2021年软包设备制造企业订单都呈增长态势,部分企业规模、产能扩大,需要上新的设备;老旧设备自然更新淘汰;适应环保要求需要更新设备。印刷速度在300~350m/min的凹印机销售火爆;而胶水、油圈企业的普遍状况则是增量不增收。

  (7)无溶剂复合份额扩大:2021年无溶剂复合工艺继续高速发展,在高阻隔材料的无溶剂复合工艺上,设备和胶水企业都有新的技术突破。但是在含铝箔等高温蒸煮产品上敢于大胆尝试的企业还是不多,干复机在这个领域仍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2. 2022年发展趋势

  (1)软包行业的招工难问题必然导致对机器的自动化、多功能化、人性化设计、操作简单化、数字化、智能化(如配置MES端口、AGV小车、自动上下料小机器人)等需求越来越高。设备的技术创新工艺主要集中在节省材料损耗、节省订单转换时间、提高套印精度,以及适应水墨工艺、节能降耗、减少员工强度、可以远程操控等方面。

  (2)基材薄膜向功能化、减量化、可回收再利用等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为了适应下游终端客户对高速自动包装机的需求,必然对薄膜包材的质量和性能,如耐摩擦系数、薄膜平整度、抗拉伸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3)无溶剂复合在高阻隔材料、耐介质材料、高温蒸煮等功能性领域的工艺日益完善成熟,正在实现跨领域拓展、数智化升级。

  3. 锂电池软包装用铝塑封装膜市场前景持续看好

  铝塑封装膜并不属于基材薄膜,也不同于用于普通软包装的复合领域,是一个新兴领域,其对设备、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的要求都具有特殊性。

  2021年国内铝塑复合膜市场的总需求量逾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以上,市场总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用于薄型化数码电池、3C移动电池的88、113μm厚度规格的铝塑复合膜需求量将达到3亿平方米以上,动力电池用152μm厚度规格的铝塑复合膜需求量超过1亿平方米。

  2021年铝塑复合膜行业跟随锂电池行业大踏步发展的步伐,投资和产能快速扩张,2021—2022年产能增长将超过50%

  铝塑封装膜的发展将对BOPA、CPP和铝箔三种专用复合基材的发展带来高端的市场需求。

  4. 非PVC医用复合膜

  非PVC医用包装膜主要应用在大输液产品的软袋包装上,其他如无菌粉、原料药及用于出口的食品、精细化工产品和军事上也有少量应用。

生物降解塑料及相关薄膜

  全球各国都在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支持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有关企业应加强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生物降解塑料2021年市场火热,我国部分省份如河南、海南等都专门出台政策,鼓励采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替代传统的石油基塑料袋。高端领域的生物降解薄膜如BOPLA、PBAT等都有投资和应用。然而,由于性能无法完全替代石油基材料,以及原材料资源的限制,其成本很高,市场前景有限,经济效益难以体现,投资生物降解薄膜生产要慎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