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文件强调,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做好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同现有规划相衔接,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并就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九方面部署。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起步之年,方向感很重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既强调要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又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就是要从当下做起、解决好三农实际问题,这也就是在向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指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工作抓手,为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当前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稳产保供需要做好耕地、科技、大食物观、减损四篇文章。在耕地上既要守住数量和质量红线,又要挖掘资源潜力,在生态友好的前提下,科学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科技上要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把试验田里的集成技术扩大到大田生产中去;要立足当前消费需求,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结构。此外还要生产和止损并举,据估算,如果能减少50%餐桌上的浪费,就相当于增加了1亿多亩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坚持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加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统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要夯实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基础,鼓励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农产品市场调控,推进跨周期调控、逆周期调控有机结合,把握好政策出台和调控选择的时度效。
多措并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年粮食工作目标的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将开展吨粮田创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要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制度;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继续实施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政策;完善天然橡胶扶持政策;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
此外,与能源相关的要点还包括: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骨干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