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23年两会提案五大看点
2023年6期 发行日期:2023-03-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3月4—5日,全国两会正式开幕。期间,众多石化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为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刊编辑部特梳理了本届两会提案的五大看点,以飨读者。

“双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将CCUS项目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

  马永生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CCER)市场,研究并发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方法学,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此外,在我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是引导企业发展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但该机制自2017年起暂停实施。同时,我国已发布CCER方法学200多个,但CCUS项目有关方法学仍是空白。在既无方法学也无交易机制的情况下,CCUS项目经济性难以得到保障,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马永生建议,将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

  一是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让更多碳减排项目参与碳市场,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逐步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充分激发企业开展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控排企业碳市场的履约成本。

  二是研究并发布CCUS方法学。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CCUS方法学研究,或对企业开展的方法学研究进行认定并尽快发布,推动CCUS项目获得碳减排量,提升项目经济性,推动CCUS项目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三是参考国际经验出台支持政策。加快完善CCUS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出台CCUS量化核证国家标准,并参考国际经验,探索制定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等支持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董事长戴和根:建议建立完善“双碳”标准体系

  戴和根建议,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完善“双碳”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出台石化行业实现标杆值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在统一标准下推进落实降碳减碳工作。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路径。

  戴和根表示,“双碳”领域研发力量分散、研发课题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整体效能的释放。应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从国家层面统筹资源成立“双碳”产业技术联盟,凝聚化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协力进行技术研发、课题攻关及产业协作,设定低碳科技重点专项,重点支持氢能、储能材料、CCUS等技术的研发。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探索实践跨领域、跨行业的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评选出一批标杆技术及标杆企业,加大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体系,在能源计量和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体系。因此,戴和根建议建立完善“双碳”标准体系,加快出台石化行业实现标杆值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在统一标准下推进落实降碳减碳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石化党委书记韩峰: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韩峰指出,虽然全国碳市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由于全国碳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层级不够完备等。韩峰认为,可鼓励集团型企业发挥集团化和集约化管控优势,统筹做好下属企业碳排放配额内部平衡和碳市场平台交易,实现整体推动、先进带动的更大减排力度。

  因此,韩峰建议,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建立碳交易的合理指标分配和定价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统筹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相关市场机制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春生:做好“双碳”加减法 助力传统能源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张春生表示,眼下有不少企业正面临个别指标尚无成熟可靠技术支撑的难题,造成大量环保设施反复投入改造,收效却甚微。CCUS作为大规模减碳技术,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极大助益。但是目前这一技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尚未被明确分类,导致项目在准入和审批时屡屡受阻。

  因此,张春生建议,加强CCUS项目的政策引导,明确CCUS项目列为大气污染治理类别,或新增符合项目属性的行业类别,对此类新型绿色低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以鼓励传统能源企业尽快实现绿色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大力促进碳交易,加快“双碳”战略落地

  张天任表示,尽管全国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总量超过欧盟两倍,但是其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只是欧盟碳市场的5%和1.3%,说明市场参与度不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急需从顶层设计上建立并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上述行业问题,张天任建议,要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通过立法,明确碳中和相关工作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并指导碳市场、碳交易等工作的开展。

限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统筹推进废塑料和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马永生建议:

  一是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废塑料化学循环总体发展规划,搭建系统的政策框架体系,有序推动产业链建立。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生物质、废塑料资源化统筹利用技术国家级创新中心,发挥其在废弃有机质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优势。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联合,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议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协同创新,龙头石化企业牵头,加大废弃塑料、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尽快建立工业示范。

  三是加强资源化利用政府引导。建议国家鼓励支持生活垃圾填埋场、造纸厂等膜状混合废塑料集中的单位,将产生的废塑料提供给相关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化学再生,建立稳定的废塑料供货关系。强化政府引导下的低值废塑料资源源头合理分配、回收网络规划布局和集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化利用效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景虹:加强软质塑料回收利用

  李景虹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倡导绿色消费,提升公众文明素养。社会公众是软塑制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应当深入社区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教育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消费,鼓励消费者采用环保替代品,以制定国家统一认可的标识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公众对低值可回收物养成正确的收集和投放习惯。

  其次,完善回收体系,实现废弃塑料应收尽收。建议进一步细化现行垃圾分类制度,增设低价值可回收物分类收集装置,增加城市的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基础设施,完善从塑料生产到末端处置利用的回收体系。鼓励行业试点创新,对探索改善软塑料回收体系建设的试点项目,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

  最后,制定行业标准,提倡易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设计,并构建软塑料再生利用体系,探索商业运作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规范和加快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

  廖增太建议,规范和加快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全生物可降解塑料白名单,健全行业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监管标准。建议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全面审查、更新、制定有关标准,进一步完善统一、规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认证体系,推进GB/T 20197新国标落地,科学界定可降解的标准。建议建立全生物可降解塑料纯树脂白名单,从纯聚合物角度定义全生物降解,发布并实时修订能通过全生物降解标准检测的聚合物名单,根据材料结构创建快速检测方法以鉴别抽检产品材料类型,规范可降解塑料监管标准。同时,加大非可降解材料违规生产、销售、使用等行为处罚力度,杜绝伪降解材料引起的次生污染、扰乱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行为,实现各地政府及质监单位快速、高效、合理辨别和监管生物降解制品市场,支撑并加快国家禁塑政策实行,坚守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底线。

  二是扩大试点地区及领域,加强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广力度。建议进一步扩大禁塑试点范围,在全国范围内直辖市、省会城市、一线城市全面实施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及销售,并将适用范围从现有的购物袋、连卷袋、垃圾袋、外卖包装等日用包装,扩展到电商领域所需的快递包装(含葫芦膜、气柱膜等缓冲包装),电子电器、家电等防尘包装,农业领域的地膜等易产生塑料污染的制品,并建议制定相关合理激励措施,如税收减免等表彰禁塑成效的企业,鼓励下游更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惠民、绿色发展,从而推动塑料制品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白色污染治理推动取得明显成果。

  三是建立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鼓励建设好氧堆肥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闭环。建议支持并鼓励国内适宜地区建设好氧堆肥设施,同步大力推广生物降解膜袋制品消费使用。建议针对社区厨余垃圾处理,在国内重点城市社区引入试点堆肥站,实现社区厨余垃圾与生物降解垃圾袋就地减量处理,助力提升全国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强化“限塑令”实施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伪降解”产品

  郑月明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结合垃圾分类加强科普宣传,强化“限塑令”政策实施和监管力度,引导居民更多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可以细化分类、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比如,在农业生产领域,通过专项补贴等方式推广使用可在土壤环境中全生物降解的农用地膜,避免回收难题。在餐饮外卖、厨余垃圾收集等领域,推广使用可与厨余垃圾共混堆肥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袋等,降低分拣成本。

  此外,终端回收处理体系的不完善也会限制产业健康长远发展。因此,郑月明建议,在垃圾分类中增设生物可降解塑料类别,先把可降解制品分拣收集起来,尽可能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无法循环利用的做堆肥处理,应当合理设置工业堆肥厂,为可降解塑料制品提供降解环境,可以优先考虑将废弃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工业堆肥厂。

  郑月明还表示,“伪降解”产品不但会给环境带来伤害,也会干扰真正的可降解制品的回收处理过程,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和可降解标识管理,加大对“伪降解”产品的惩治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纤维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生物降解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加快推广生物降解材料应用

  童明全建议:

  一是政府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将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资金纳入农业发展支持计划,由政府统一采购向用户提供生物降解地膜。

  二是加大对生物降解地膜配方研发、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力度,攻关解决我国残膜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比如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使用地膜较广泛的作物如棉花、烟草行业、马铃薯种植行业推广应用生物降解地膜的问题,促进生物降解地膜应用。

  三是制定促进全生物降解塑料地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例如,销售补贴、产业扶持、增值税返还、所得税优惠等,降低生物降解地膜推广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化纤董事长邵长金:加大发展聚乳酸纤维,推动生物基降解材料

  邵长金建议,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对生物基化学纤维(如聚乳酸纤维)产业给予政策大力支持;支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技术水平,重点突破部分生物基单体和原料的关键制备技术、推动关键装备国产化、推动重点品种的规模化低成本生产,补齐短板;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在纺织品服装领域的应用,降低纺织工业对化石资源的依赖。

氢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明确氢能管理属性

  薛济萍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建立氢能管理机制,规范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注等环节建设管理程序,着力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政策瓶颈。尽快制定完善氢能的配套标准法规和支持政策,明确运营管理部门及相应职责,回归氢能的能源属性,对制氢、加氢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进行全面规范,支持一定规模的加氢合建站和制加氢一体站落户到非化工园区,加快推动现代氢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同时,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氢能运营监测体系,提升产业应急管理水平。

  此外,产业标准认证体系也亟需构建。薛济萍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氢能检测认证和标准规范体系,打造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氢能产业检验检测、计量测试等第三方优质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氢能产品及氢气质量认证评价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马新强:明确氢气的能源属性

  马新强建议,明确氢气为能源属性。当前国家仍把氢作为危化品进行管理,为了发展氢能产业,建议将作为能源使用的氢气和作为工业原料使用的氢气分开对待,明确氢气的能源属性,将能源型氢气的制储运用项目不视为化工项目和危化品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石化党委书记韩峰:让氢能源回归市场

  韩峰建议,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让氢能源回归市场,让市场说了算,通过市场让产氢者和用氢者实现双赢,共同来推动氢能源市场的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优化氢能产业链布局

  张庆生建议,进一步优化国内氢能产业链布局结构,延续氢能交通领域支持政策,同时重点推动绿氢在工业应用方面有关鼓励及支持政策的出台,如:对于绿氢生产或消纳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支持,并在相关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方面给予激励支持政策等。

  建议加快统筹建设氢能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氢能在船舶、机车等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工业脱碳,储能、发电等能源电力领域标准规范覆盖,加快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监管体系,有效发挥政府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链“制储运用”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氢能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建议加快氢能交通产业链发展,一是明确支持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明确支持加油站依法依规开展加氢站、充电站、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将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满足多元化补能需求;二是进一步规范加氢站建设和管理优化流程,在国家部委层面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与加油站、加气站归口管理部门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规划、报建、竣工验收、经营许可全流程的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制定审批流程;三是进一步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

  建议加快绿氢产业链发展,加强绿氢产业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规划一批绿电制氢、储氢、用氢重大工程,有序推动绿氢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化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供氢中心、氢能装备制造中心、用氢示范群。加速绿氢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和示范,完善碳标签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氢能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尽快制订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张天任建议:

  一是全面扩大氢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范围,丰富应用场景,完善基础设施及法规政策,形成规模优势,以此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整体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专业人才,推动全产业链成长。

  二是鼓励地方出台应用补贴。

  三是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统一全国氢气市场,像汽油、柴油一样制定氢气统一销售价格,推进加油站拓展加氢模块及功能。将氢燃料车辆购置成本中高于传统燃油车、燃车的差额部分给予奖励或者补贴,全国加氢站的加氢价格统一不超过30元,保障氢燃料车辆的使用成本不能太高。

  四是把氢能按照能源管理而不仅是危险化学品管理,将氢能与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如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相互协作。出台安全评价等关键市批事项自上而下的管理办法与技术论证方案,建立氢能项目“安全绿色”的审批通道。

  五是完善氢能管理体系,明确氢气生产、储运、应用等环节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章程、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的、完善的、连贯的加氢站建设和运营审批政策及流程,解决制氢用氢土地性质的协调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出台针对绿电制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

  廖增太表示,化工过程需要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氢气输送,但是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的特点,建议国家出台针对绿电制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对于风电、光伏直接配电解制氢的项目,超出制氢所需的电量优先上网,以电网作为补充和调节,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化,同时可配套绿氨、绿色甲醇等,供下游使用。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风光发电量高于制氢所需电量的部分上电网“储存”,当发电量低于制氢所需电量时,不足部分由电网“储存”电量补充,电网公司收取适当的服务费。以西部光伏发电制氢为例,有效光照时间约1800小时/年,电解水制氢装置按照7200小时/年连续运行,非发电时间电解水制氢装置按1/3的设计负荷运行,据此测算光伏装机容量按电解槽装机量的2倍左右设计,约50%的光伏发电量上网“储存”,然后在非发电时间下网,即可满足制氢装置连续稳定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含氟功能膜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明:加大太阳能—氢能新能源体系建设

  张永明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高效合理的太阳能—氢能耦合体系,建议我国加大太阳能—氢能新能源体系建设,完成电网耦合、局域存储、电解制氢、低价储运、高效用氢一体化系统,实现全国与区域范围内光—氢能源循环,完成以氢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交通与可再生农业系统,推动动力能源、储备电源、移动能源等关键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馈入电网

  曹仁贤指出,氢储能具有大规模、长周期、清洁低碳、便于存放的优势,可实现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灰氢综合利用、电力系统稳定、移动电源供电以及分布式能源发电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无排放等优点,可以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馈入电网,也可以作为用户的自备微型电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能与氢能可共同作为绿色能源的终端形态,电氢、氢电耦合是未来能源创新发展的一种路径,燃料电池发电将对我国深度脱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锦龙:鼓励跨界合作

  姚锦龙建议,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与传统能源产业耦合发展,推动矿山、化工园区、城市配送、通勤等领域开通氢能示范路线,并鼓励企业开展氢能零碳园区和分布式热电联供等示范应用;选择适合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的重点领域,通过出台实施车辆优先通行政策给予适当的激励引导,提升终端用户的购买意愿和使用经济性;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和部分区域先行先试取得的经验,出台鼓励先进制氢项目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政策模式创新并加强重点项目协调,设立氢能综合应用示范的专项资金,打造国家级氢能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等;积极卡位提前布局,做好培育氢交易市场基础工作。

  农工党中央:推进绿氢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

  农工党中央建议:

  一要加强支持绿氢发展的政策供给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统筹推进绿氢发展制度设计,借鉴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建立绿氢发展“1+N”政策支撑体系,培育绿氢在能源、工业、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模式。

  二要大力推进绿氢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强化氢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绿氢产业链试点示范与推广,全面推进绿氢应用场景多元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郭建增:大力发展绿氢制备

  为推动绿氢制备产业健康发展,郭建增建议,进一步加大绿氢项目开发支持力度,健全绿氢项目激励机制,提升绿氢市场占有率,更大程度地鼓励绿氢制备及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他认为,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创新性研究,突破国外行业壁垒,并大力发展更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的工程技术,将绿氢制备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国内绿氢产业跨越式发展。

  此外,他还建议,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范畴,推进氢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明确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定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氢安全技术研究,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以此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新产业链,对促进社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吉电股份白山吉电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李文辉:扶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李文辉建议,加强氢基绿色能源产业,扶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在氢基绿色能源产业初创阶段,需要政策扶持和引导,帮助新兴产业商业模式走向成熟。同时,以吉林省为试点构建向东北亚乃至全球的氢基绿色能源贸易网络,探索跨地域交易机制;引进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头部企业落位吉林,打造氢基绿色能源产品贸易集群,助力吉林省打造以氢基绿色能源驱动的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中关村氢能联盟理事长张国强:应取消须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限制

  张国强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做好工业副产氢、化石能源制氢产能整合工作,以进一步支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同时推动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电解水制氢项目,打造可再生能源绿氢基地。

  落到基础设施层面,张国强还建议制定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助办法,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他认为,应取消须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限制,支持非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加氢站审批管理办法,优化相关审批、建设、验收流程,形成从项目立项到经营许可及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审批办法。与此同时,可进一步合理利用已有加油、加气场地,鼓励综合能源补给站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分部联合五车间四催化班内操(技师)阮阳越:加快氢燃料电池产业规范发展

  阮阳越建议:

  一是明确支持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目前《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正在修订,建议明确支持加油站依法依规开展加氢站、充电站、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将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满足多元化补能需求。

  二是进一步规范加氢站建设和管理优化流程。建议在国家部委层面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与加油站、加气站归口管理部门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规划、报建、竣工验收、经营许可全流程的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制定审批流程。

  三是进一步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对于北京、上海、广东等氢能示范城市群城市,建议相关部委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的引导,落实考核和奖励措施,通过“双碳”目标的驱动,和车辆购置、加注的政策扶持,引导石油石化、物流、钢铁、邮政、电商配送等行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

  四是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议相关部委牵头,组织国内头部的科研院所、央企等单位,围绕氢能交通产业链产学研联合攻关,探索并推动加氢站用设备、氢气储运技术、绿氢制取技术的突破和提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及测评体系,引领国际氢能利用和发展。

  五是推动区域氢气管网的建设。目前氢能源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过高,降低氢气运输成本,可以降低终端用户用氢价格,有利于氢能推广应用。建议在氢能产、用较集中区域建设氢气管网,在降低氢气运输的成本的同时,实现氢气安全运输。

  全国人大代表,玉柴股份电气技术高级技师李海桦:建议加快燃氢内燃机动力推广应用

  李海桦建议,国家立足于燃氢内燃机动力装备多领域示范、氢能动力系统测试验证等应用场景,指导我国企业开展分布式、模块化的高效灵活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加快燃氢内燃机动力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推动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鹿新弟表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内燃机制造大国,我国在“双碳”背景下,传统内燃机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技术支持,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内燃机产业的发展。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氢内燃机成本低,有良好的燃料适应能力,经处理后可实现零碳零氮排放。因此,他呼吁,应将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氢内燃机产业化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在海南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景柱建议,将海南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全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在海南东、西、南、北、中率先建成五个大型“绿色能源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兰石集团董事长阮英:打造西部氢能发展走廊

  阮英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议以甘肃为通道枢纽,利用“一带一路”通道节点城市布局特色和“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过境有利条件,打造西部氢能产业发展走廊。立足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设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立足陇东地区多种能源富集优势,布局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借力“兰白”科技创新区,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在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示范工程。大力支持区域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化发展高效电解水制氢设备、大容量高压气态储氢设备、固态储氢、70MPa车载储氢瓶、低温液氢及液氢储运装备,以及大规模甲醇反应装置、合成氨反应装置等核心设备。同时,基于西部地区带状或走廊式的远距离城市分布,支持在省内及跨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应用,重点推进化工、传统炼化、煤化工、冶金等行业开展氢能替代应用。

化工新材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分公司代表王百森:加强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政策引导

  王百森建议从资金、平台建设、投资引导和市场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助力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资金统筹规划。整合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经费,各级各类政府资金、创业投资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方式,建立社会化工新材料产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大对战略性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示范应用项目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化工材料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平台和联盟建设。依托各央企主业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引领、带动石化行业各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联盟的组建。通过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研发质量及效率,推动化工新材料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投资引导。避免热门新材料领域产能集中建设,造成低端投资过剩,高端投资不足。加大培育新材料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在细分领域、小批量多品种领域形成投资蓄水池。

  四是加强化工新材料创新领域的市场建设。加强各项市场政策的运用,降低化工新材料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的化工新材料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完善化工新材料各项产品进出口关税、退税及各类贸易政策,优化化工新材料进出口产品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董事长戴和根:加速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戴和根建议:

  一是加快实施化工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供应能力仍有短板,部分材料不掌握核心技术且国外严格限制技术转移,部分材料只能生产中低端牌号或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个别材料合成工艺成熟,但上游原料无法生产。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针对各类化工新材料“卡脖子”问题,组织生产企业、应用企业、科研单位进行系统攻关,在各细分领域建立创新联合体和攻关平台,特别要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在相关领域建立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二是大力支持国产化工新材料推广应用。国内化工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起步晚,相关企业实力较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新产品的认证门槛高、周期长,制造业企业替换进口材料的意愿不强。建议国家对国产新材料的首批次应用、市场推广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和引导下游企业使用国产材料。对于航空航天、芯片和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的国产材料替代要给予特殊政策,以避免极限条件下无材可用。

  三是加快推进全球化石化产业布局。建议加快全球化、全链条产业布局。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中阿合作为契机,整合各国能源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与国际供应商和客户加强合作,积极投资于新兴市场,强化国际品牌和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建立覆盖上游能源产品、大宗石化产品、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全产业链,推动国内化工石化产品尤其是化工新材料产品扬帆出海。

  全国人大代表王伟:进一步推动宁夏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王伟表示,近两年,宁夏锚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高性能金属材料、化工型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集群发展,新材料产业也成为了引领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他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在引导新材料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壮链上给予宁夏倾斜支持,推动宁夏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前林:加快提升磷系新能源材料竞争力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风口,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磷系新能源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需求量剧增,从而带动磷酸铁需求上涨。当前,磷化工行业主要采用湿法磷酸生产磷酸铁,虽然工艺技术成熟,但仍然存在生产排放的磷石膏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生产的磷酸铁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为此,陈前林建议,允许新建磷酸铁/磷酸锰铁生产项目将黄磷生产作为中间过程进行建设;同时,对已获批建设的磷酸铁/磷酸锰铁生产项目,允许其实施将黄磷生产作为中间过程的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品质的提升,提高我国磷酸铁/磷酸锰铁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磷系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民进中央:加速电子特种气体国产替代

  当前,亟需加速电子特气国产替代,鼓励支持国内气体企业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自主可控“争气”。为此,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支持国内龙头企业积极布局产业链,引导冶金、气体、半导体等相关领域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以电子特气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帮助国产电子特气产品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利润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电子特气头部企业多为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推动产业发展时,应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民营头部企业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同时发挥国有企业社会功能,补短板、强弱项。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电子特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税费优惠、成本补贴,做好供需对接,降低冶金企业生产初纯气体成本、国内半导体企业采用国产电子特气的试错成本等,帮助国内气体企业加大原料供应、拓宽销售渠道。同时,顺应上下游企业耦合黏性强、技术研发周期长等特点确定政策扶持周期,稳定市场预期,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资敢投。

  三是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科学制定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体系,建立退出机制、梯级激励机制等竞争机制,确保获扶持企业积极主动作为,维护行业市场竞争公平性及市场配置效率,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

  四是培育质量认证服务市场。吸引海外头部企业来华设立审核认证服务平台,争取缩短国内企业获证交易成本,逐步掌握相关技术标准、管理服务经验,同时积极参与电子特气国际标准制修订,争取在产品资质认证上获取更多主动权。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共建协同创新体系,打破电子特气市场壁垒

  郑月明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开展电子特气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制定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加大电子特气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增强人才支撑;大力支持电子特气国产化和市场应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体系,打破或减少市场壁垒。

  此外,他还建议资本市场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支持上市企业通过增发、可转换债券和配股等再融资方式做大做强,进行产业整合,提升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郭建增: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特气产业扶持力度

  为推进我国电子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大国际话语权,保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安全,郭建增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特气产业扶持力度;围绕电子特气关键领域攻关任务,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强化领军人才配置,提供专项团队研发资金和政策支持,采取全职或柔性等方式聚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针对未实现国产化的电子特气产品,聚力突破当前电子特气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电子特气全谱系产品研发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国家电子特气卡脖子问题。

  此外,郭建增还呼吁,为电子特气战略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保障“白名单”企业提供电价支持政策;积极寻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电力资源,打造最低电价成本优势。

新能源+储能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加强新能源“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关于推进氢能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加速实现全面市场化,张天任建议,落实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地方出台应用补贴,出台强有力的氢气补贴,建立人才培训和评价机制,建立加氢站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以及规范涉氢应急防范和处置流程。

  关于加强新能源“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张天任建议政府加大对科技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创新换道超车思路,加速培育自主路线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基础原材料的探矿和开采储备;搭建新能源产业引才平台,落实人才政策,建设结构更加合理的人才队伍。

  关于加大对新能源“链主”企业培育,形成并放大新能源标志性产业链辐射效应,张天任建议围绕“链主”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增强“链主”企业生态辐射能力;完善“链主”企业体系及要素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应鼓励新能源与煤电的发电组合

  姜耀东建议,尽快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新能源发电与煤电的供电组合。煤电与新能源联营最终的目标是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是有效解决安全、清洁、经济的阶段性不平衡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科学确定“煤电+新能源”的组合比例

  阮前途指出,随着新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加快建设。供需平衡形势严峻,安全运行风险加大,经济供应压力倍增,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阮前途建议,应按照“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的思路,推进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先进煤电、特高压通道等项目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确保同步投运。引导新能源有序发展,在国家层面明确分省新能源规划目标,实现国家和各省规划之间、各专项规划之间横向协同、上下衔接。此外,应积极开发大库容抽水蓄能电站,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以“新能源+储能”模式为抓手,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杨洪明提出,先进储能材料是实现新能源转化和利用、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洪明建议,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优势,坚持以“新能源+储能”为主要应用方向,统筹政策和市场,统筹安全和效益,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路径,加快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要强化市场管理,加大“新能源+储能”模式推广力度;夯实安全基础,加快健全储能安全及消防管理机制;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协同并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

  温枢刚表示,2022年,我国新增新能源装机1.25亿千瓦,连续3年破1亿千瓦。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温枢刚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储能,要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同时,要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确保安全可靠。要推动已出台的政策落地见效,明确储能市场定位,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亮: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

  赵亮建议,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常规电源保供应、新能源调结构”思路,促进各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发展。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完善绿电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推广使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多维度降本,提升新型储能项目收益

  关于加快解决新型储能瓶颈问题,深化能源变革,张天任建议多目标平衡,完善新型储能政策机制;多维度降本,提升新型储能项目收益;多渠道保供,丰富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合理疏导储能成本

  与光伏等配套的新型储能,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迎来发展契机。南存辉建议,合理疏导储能成本,合理界定输配电服务对应的储能成本,并将其纳入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范围,并推动发电侧储能的运行和价格政策制定。同时,建议加快新型储能数字化建设,合理制定新能源电源侧储能配置比例,出台政策鼓励在用户侧和电网侧配储。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参考核电建立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

  近年来,国内电池储能产业快速增长,但产品良莠不齐,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并网运行带来新的安全可靠性挑战。曾毓群建议,参照核电级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为依据的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重大项目招标条件,引导电池储能迈向以“核电级安全”为标杆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在西北地区建设国家新型储能中心

  党彦宝建议,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突出清洁绿色电力储备,高比例为新能源发电配备新型储能设施,大幅提高清洁电力消纳比重。在西北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国家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入,并从国家层面加快出台绿电市场化交易政策,为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提供支撑。发展能源总部经济,将相关能源企业总部向西北地区迁移。抢抓国家深入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机遇,鼓励引导新能源领域央企、国企、大型民营企业总部,迁至产业发展基础好、资源能源优势强的西北地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