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环保信息化在化工园区 环保管理中的应用
2023年15期 发行日期:2023-08-04
作者:■ 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 王卫国 杨德敬

  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由原来的分散分布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化工园区的建设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而化工园区的建立,在调整化工行业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集聚度的同时,由于园区内化学储罐多且种类繁杂,化工生产所涉及的物质多为危险化学品,使得化工园区也逐渐成为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最主要聚集地,给园区及周边环境带来较高的潜在环境和安全风险。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化工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环境污染的源头,其环保管理工作尤为重要。2015年11月2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了“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全面整合信息化资源,以提升园区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的指导意见。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出台,根据国内和国外的各方面实践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技术的规模化使用是环境治理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其治理成效也逐渐地显现出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终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必然选择。

环保信息化的定义及意义

  环保信息化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5G、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环境保护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决策支持、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应用。

  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保障环境信息整体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加强环保整体执行力度。通过大数据的快速收集、整理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对环境监测和监控污染源的数据进行快速、精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使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通过环保信息实时监测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迅速地解决突发环境事件。环保信息化在化工园区环保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优化管理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化工园区环保工作的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环保信息化系统介绍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智慧化工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的介绍,化工园区环保系统是针对园区内环境质量、污染源、突发应急事件等进行监测监控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管理数据的汇集与分析,强化对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园区生态环境管理状况,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监管能力。主要包括环保基本档案、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溯源、环境日常监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环保辅助决策分析等模块。

  以下以江苏某化工园区的环保系统建设为例进行介绍,园区环保管理系统充分结合化工园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理念进行系统功能架构的搭建与应用功能的设置。主要包括园区环保档案、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限值限量监管、固体危险废物监管、污染治理设施监管、环境应急、环保日常管理等应用。

  环保管理系统重点围绕园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园区环境风险的整体受控这两大目标开展工作。通过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固危废、噪声等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监测监控、预防预警,对园区环境风险源与环境应急的综合管控,结合对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深度挖掘,多维度真实反映园区环境质量与环境风险的实时状态与趋势状况,为监管部门提供准确的环保管理决策依据,切实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并保证园区环境风险整体受控。

  其中,园区大气环境综合管控按照“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全覆盖立体化监测,实现污染溯源和精细化管理。通过“企业排口及环境风险单元在线监测、厂界及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测、环境敏感区域自动取样分析和园区高空多手段智能监测”等科技手段的综合利用,对大气污染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精准掌握气体污染物排放全过程,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水环境三级监控网络是按照园区企业层面、园区内部层面、园区通向周边水体层面的三级管控思路搭建的监控网络,一级企业防控的监测是对企业污水排口、雨水排口、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等的在线监测,二级园区内部防控是对园区内河、事故应急池、雨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进出口等的在线监测,三级园区周边防控是对进出园区河流、周边重要水体等的在线监测;固危废园区级的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对企业内部固危废的产生、转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废物溯源及风险分析,形成园区的固危废大数据库,对固体废物(主要是危险废物)的产生、转移、暂存、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精细化管控。

目前环保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缺失

  国内部分化工园区在规划建设初期,并未衡量环境指标,导致园区顶层规划不合理,缺少消防、环境应急、危险化学品停车场等诸多机构和场地,存在诸多隐患。已建的环安系统缺少整体设计,信息整合及系统共享能力不足,没有实现水、气、噪声、土壤和辐射等环境要素的全面监控。缺少污染监测措施,也没有相关应对预案和应急演练,不利于园区环境管理业务的实施。

  环保信息化建设缺乏较为全面统一的、可以遵循的标准化体系及规范性文件的指引,同时也缺少明确的参照指标及标准体系的管理监督机制,导致其标准难以落实,错误难以改正,难以使部门之间互相了解或是共享工作经验。

  虽然2021年5月1日起,GB/T 39218—2020《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GB/T 39218”)已正式实施,石化联合会的《智慧化工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发布。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包括园区各类数据接入规范、信息化管理规范、园区数据采集和分析标准等在内的化工园区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也没有涉及化工园区信息化建设细节的具体标准。

  2.环保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环保业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行政审批业务会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而投入使用,环境监测及监察等各方面共同业务会受到信息化难度、工作习惯及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其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

  我国的环保信息化基础非常薄弱,而且水平比较低。环保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极大进步,但是发展速度比较慢,信息共享严重不足。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且管理机制及人才机制不健全,缺乏高素质人才。

  3.园区信息化环保管理能力存在不足

  第一,基础数据底数不清,业务化能力薄弱。

  很多园区的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部分数据和信息的汇集,但尚未打通园区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的数据衔接通道。例如,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用于满足相关职能部门的管控要求(如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重点污染源排放监测监控、重点管理危险化学品监管等),数据直传应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导致园区缺乏一手数据。

  第二,缺乏专业的运维管理团队,难以充分发挥平台软硬件能力。

  园区管理平台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进行管理和维护,管理人员既要懂环保业务还要懂计算机软件知识,国内大部分园区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部分园区的在线监测设备会出现离线、掉线、数据缺失、设备检维修数据异常等各种问题,缺乏专业的运维管理团队保障平台正常运行。

环保信息化优化方向与对策

  1.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和顶层设计

  从国家层面建立包括园区各类数据接入规范、信息化管理规范、园区数据采集和分析标准等在内的化工园区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同时推动化工园区信息化建设细节的具体标准的建立。

  2.提升园区信息化平台监测运营能力

  第一,加大园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监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保障园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效果。挖掘适用于污染控制的监测技术、污染溯源技术,并及时应用,逐步提升园区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充分整合并运用好现有的污染控制智慧化管理手段。

  第二,打通各业务功能的数据孤岛,特别是封闭化、危险废物、生产计划、化学品、能源、污染源监测、工况监测等功能单元的完善与数据互通,确保为园区信息化平台提供有效、完整的基础数据。

  第三,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比较关键的要素:信息化的网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相关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方面的建设。而人才建设对于环保信息化工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部分。环保信息化能否建设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比较有稳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不断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队伍中,并且让目前的人才管理能够有所加强,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

  第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在建立环境信息中心相关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计算机及一些外部设备,是完成环保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管理。同时,也要提高其使用率,以促使整个系统都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及高效地运行,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化工园区环保管理中,环保信息化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环境状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然而,环保信息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和规范问题等。因此,在推进环保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加强规范和标准建设,并注重数据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只有充分发挥环保信息化的优势,克服各种挑战,才能实现化工园区环保管理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