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一种常用的多异氰酸酯,是聚氨酯(PU)材料的重要基础原料。其下游领域主要有软质聚氨酯泡沫及聚氨酯涂料、弹性体、胶粘剂等。其中软质聚氨酯泡沫是TDI的最大消费领域,在家具和运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作床垫、沙发垫、汽车座椅垫等。
近年来,美国软体家具行业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虽然2023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美国家具行业包括软体家具曾出现销量下滑,但其软体家具行业在2024年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进一步证明软体板块在家居行业的竞争格局中表现优秀。美国人对床垫更换频繁,据相关科学调查显示,近50%的消费者表示,3年换一次床垫;30%左右的消费者表示,床垫的使用不超过3年。这将持续支撑美国软体家具市场,同样也是对TDI市场的有效支撑。
近年来,我国TDI产能呈现出持续扩增的强劲态势。在全球TDI的产业版图中,我国TDI产能所占比重已经显著提升至约46%,这标志着我国已然成为全球TDI生产第一大国。随着产能的扩张,我国TDI产量也在稳步上升。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生产背后,却隐藏着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国内TDI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产能扩张的速度,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一直困扰着我国的TDI市场。
在供大于需的基本面格局之下,TDI生产工厂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和经营挑战。为了缓解这一状况,众多TDI生产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积极寻求出口作为分流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以期在国际市场上找到新的销售增长点,维持国内市场的平衡与稳定。
美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顺差伙伴,2023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002.91亿美元,而从美国的进口额仅为1641.60亿美元,由此产生的贸易顺差高达3361.30亿美元。2024年1—9月,中美贸易额为5044.0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381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国自美国进口1232.67亿美元,同比增长0.7%。那具体到我国对美国TDI的出口情况怎么样呢?下面用近十年数据分析我国对美国TDI的出口变化。
由图1、图2可见,2015—2024年期间,我国对美国TDI整体出口量较少,多数维持在5000吨以内,在我国TDI出口总量中占比不超过3%。但2016、2017、2021这三年中国对美国出口TDI较多,2016和2017年每年出口量达到1万吨左右,2021年出口量飙升至近3万吨。那到底是什么情况使我国对美国TDI出口量变化如此之大呢?
美国拥有两套TDI装置,分别是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巴斯夫年产16万吨装置和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科思创年产22万吨装置,这两套装置共同构成了美国本土的TDI产能基础,确保了国内市场的供应。由于美国本土TDI产能充裕,因此在正常生产运营的情况下,美国的TDI进口需求较少。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其国内装置出现问题,供应短缺的风险将显著增加。由于美国国内TDI装置相对老旧,且产能所在地受飓风、极寒天气影响明显,因此不可抗力出现频率相对略高,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短缺的风险。美国装置发生不可抗力时,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以填补供应短缺,尤其当欧洲TDI因各种原因短缺及出口不足时,中国大量向美国出口TDI均为该逻辑驱动。
下面详细来看这三年发生的TDI相关事件:
2016年3月,日本三井11.7万吨/年的TDI装置因地震影响意外停车,并于5月正式宣布永久关闭;5月,法国Vencorex关停其12.6万吨/年的TDI装置;6月,科思创宣布其德国16.5万吨/年装置将改建用于生产MDI,巴斯夫30万吨/年装置因故障延迟开车;5—7月间,美国科思创TDI装置遭遇不可抗力;10月,巴斯夫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厂区发生一起剧烈爆炸,出于安全考虑,巴斯夫将加固蒸汽裂解装置和其他的设备基础;11月,科思创欧洲硝酸供应商装置遭遇故障,无法保证原料供应,公司被迫下调了该地区所有TDI装置的生产负荷。
2017年,巴斯夫原定在欧洲投产的TDI装置因故推迟;8月,在飓风影响下美国聚氨酯行业受损,科思创对其年产22万吨TDI装置宣布不可抗力;10月,巴斯夫宣布召回德国路德维希港总部工厂于2017年8月25—29日生产的一批TDI,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技术缺陷。
2021年2月,科思创位于北美的MDI、TDI和PC装置受极端天气影响,得克萨斯州所有装置供应不可抗力;9月,巴斯夫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装置受飓风艾达影响,负荷降低,导致TDI的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2021年内美国本土TDI装置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较大,这对当地TDI的供应产生了较大冲击,造成严重的供应短缺,促使美国不得不从中国大量进口。
综合以上这三年所发生的诸多事件可见,在2016年、2017年及2021年期间,国际市场在装置关停、不可抗力事件频繁发生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快速去库存的态势。而美国市场在自身TDI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大量从海外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欧洲TDI装置几年间屡屡遭遇各种突发状况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美国TDI的数量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不过,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贸易政策、运输成本、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美国从中国地区进口TDI的数量相对来说仍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