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异丙醇产能结构性过剩待解
2025年9期 发行日期:2025-04-29
作者:■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质量检验中心 卢暄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米多

  异丙醇(I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医学应用、医药中间体、电子清洗剂、农药、油墨、涂料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下游领域发展速度的不同,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剂的消费占比上升,涂料、油墨等领域的消费有所下降。由于国内异丙醇行业长期处于过剩的状态,对装置开工水平有所抑制,且需借出口消化部分过剩产能。

供应增速明显大于需求

  在工业上,异丙醇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包括丙烯水合法、丙酮加氢法、醋酸异丙酯分解法。其中最常用的工艺是丙烯水合法和丙酮加氢法,醋酸异丙酯分解法生产工厂较少,产能占比偏低。由于丙烯法利润值增加,预计其产能占比将有提升。

  截至2024年底,国内异丙醇总产能达122万吨/年,新增产能9万吨/年(青岛海湾新建6万吨/年、恒力石化扩能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在2.6%。2024年国内异丙醇生产现状见表1。

  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际消毒剂需求大增,而异丙醇作为消毒剂原料,出口订单大幅增长,国内产能扩张加速,年内新增产能共25万吨/年。2021—2022年受出口量大幅下滑影响,异丙醇行业利润腰斩,部分产能因亏损而退出市场,虽然仍有部分新装置投产,但新增产能小于淘汰产能。2023—2024年异丙醇行业继续扩张,丙酮法新增产能在25万吨/年,丙烯法新增产能5万吨/年。在行业一体化发展模式下,丙酮法工艺扩张达到峰值后转向缓慢期;而丙烯法工艺因利润丰厚,吸引投资者进入,后期仍将呈增长趋势。

  2020—2024年间,国内异丙醇区域分布占比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华东区域始终是产能分布最集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亦是主要消费地。该区域内具备便利的交通及良好的水运条件,便于原料的输入及产品的输出。东北产能位居全国第二,该区域异丙醇供应仅次于华东地区,但因不是主要消费区,货源主要通过船运、汽运的方式运往华东及周边市场。华南地区异丙醇产能位居全国第三,货源主要靠当地消耗,还有东北船运货源作为补充流入。2020—2024年国内异丙醇产能区域分布见图1。

  2020—2024年,国内异丙醇产量由49.8万吨增至64万吨,增幅达28.5%;产能利用率下降后窄幅回升,由2023年的42%提升至52%。2023—2024年异丙醇行业扩能加速,但因部分装置在2023年底投产,当年产能利用率被拉低;2024年异丙醇新增产能总计9万吨/年,产能利用率得以提升。  

  2025年,由于酚酮联合装置高速扩能期已结束,异丙醇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新增装置1套(安徽中汇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产能共计20万吨/年,以丙烯水合法工艺为主,未来将有效增加华东市场及周边供应量。

  2020—2024年,从异丙醇供需平衡情况来看,国内供应体量持续扩张,总供应量的复合增长率在6.0%,总需求量的复合增长率在2.8%,五年间供应增速明显大于需求增速。表2为2023—2024年国内异丙醇供需平衡表。

  2020—2024年,我国异丙醇产能扩增缓慢,五年来的新增产能达到1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6%。进口量从2020年的4.8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5.0万吨,复合增长率在1.1%。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际消毒剂需求大增,在供应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国内异丙醇出口量大幅增长,高达25万吨。随着国外装置的陆续重启,出口萎缩,尤其是2023年出口量降至13.1万吨。2024年异丙醇价格窄幅上探,出口存转好之势,出口量达到19.1万吨的水平。从下游消费情况来看,2020—2024年我国异丙醇消费量呈现提升态势,五年复合增长率在9%的水平。

下游消费难有明显增量

  2020—2024年,国内异丙醇需求增速放缓。下游消费结构方面,医学应用、医药中间体、电子清洗消耗占比较大,而其他下游领域发展空间有限,需求占比较小。2024年,从下游消费占比来看,出口量逐渐萎缩,医学应用消毒剂需求占比下降。而医药中间体行业在国家政策规划下,以化学创新药、仿制药、原料药和中间体、以及小品种(短缺药)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加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医药中间体行业整体需求不断增加。在光伏、芯片等高精尖电子产业的支持下,电子清洗剂行业发展迅速,占比提升至21%。其他领域因用量占比不大,波动有限。

  2024年,国内异丙醇区域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市场消费占比达到52%。江苏、浙江一带为医药、农药发展高速区域,中间体行业企业较多,加之江浙沪皖也是国内主要涂料需求地,其中长三角涂料产业园、明光涂料产业园规模较大。

  华南地区消费占比达到19%,该地区涂料行业规模大,也是国内主要的电子及日化企业聚集地。华北地区占比为15%,该地区为国内医药行业领头羊,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原料药、中成药、生物药等领域,其中化学药和原料药生产方面有较大优势。

  未来几年,国内异丙醇下游增速将放缓。从消费增长维度来看,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及电子清洗剂行业对异丙醇需求将有所增加,消费占比将达到21%~23%。而医学应用方面,受消毒剂需求减弱影响,占比将有下降。

  涂料行业增速缓慢。受到房地产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建筑、基建等行业发展受限,将会减少对溶剂的需求,占比相对有限。

  总体来看,国内异丙醇下游消费领域在未来几年内难有明显增量。

进口缩减  出口遇阻

  2020—2024年,国内异丙醇进口量波动不大,主要以一般贸易进口为主。2024年国内异丙醇进口量为5.0万吨,进口源国及地区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荷兰,进口量占比分别为53%、36%、10%、1%。  

  2020—2024年,中国台湾省一直是国内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韩国进口量位居第二,其异丙醇的主要出口方向是江苏、广东省;日本进口量居于第三位。其余国家和地区中,尤其是荷兰凭借价格优势,成为国内异丙醇进口的主要增长点。 

  2020—2024年,国内异丙醇进口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进料加工贸易。其中一般贸易是主要进口贸易方式,其次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在2024年首次出现,进料加工贸易每年仅有少量进口。随着国内供应过剩矛盾加剧,异丙醇进口量预计将呈现缩减趋势。

  2020—2024年,国内异丙醇出口增长表现不一。2020年国外疫情引发对消毒剂需求大增,国内异丙醇出口量宽幅增加;2021年国外消化消毒剂库存,对异丙醇的外采需求下降,出口量骤减;2022年欧洲能源供应收紧,国内异丙醇转口至欧美市场,拉动出口量增加;2023年印度异丙醇实施配额,抑制出口操作。

  2024年,国内供应增加,企业加大出口缓解国内压力,出口量为19.1万吨。按出口国家及地区统计,出口量前四位分别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其总量占出口总量的58%。  

  从出口国家及地区统计来看,印度始终是国内异丙醇第一出口目地,2022年出口量高达6.8万吨。2024年8月14日开始印度对异丙醇征收反倾销税,虽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异丙醇至印度的出口量,但同期国内供应增加,出口扩增趋势凸显,出口量同比呈增加趋势。

  2020—2023年,国内异丙醇出口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进料加工贸易。2024年,一般贸易出口量超过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达12.1万吨,占总出口量的63%;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6.4万吨,占总出口量的33%。  

  2025年,异丙醇下游增速明显放缓,消费量变化依旧以出口变化为主,内需难有较大改观。从出口情况来看,国内异丙醇的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其中,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对国内异丙醇的需求较大,是我国异丙醇出口的主要市场。但从2024年8月份开始,印度对我国异丙醇启动反倾销措施,直接影响了国内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预计2025年国内异丙醇向印度出口量难有大幅增加。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