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提出到2027年,氢能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四川早在2010年就基于全省天然气化工产业,开始推动企业在氢能高端装备领域前瞻研发布局,并于2017年启动产业化发展,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成为全国极个别既有丰富绿氢资源,又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省份。此外,四川氢气来源多样,拥有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生物质制氢等多种形式,尤其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为绿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此,规划提出2027、2030、2035“三步走”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聚焦氢能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多元场景应用,推动四川氢能产业加快实现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超4000辆,打造1~2条氢能轨道交通示范线,累计建成加氢站(含制氢加氢一体站)超40座,打造1~2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及输运储用产业链示范,在储能、供能及工业领域打造超10个应用场景;综合应用成本持续降低,力争实现燃料电池商用车综合应用成本与同类型燃油车持平;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到2030年,初步构建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内主要绿氢供应基地,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具备四川特色的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及综合应用高地。
规划提出,推动钢铁、炼化、煤化工等行业实施清洁低碳氢替代工程,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能源企业、化工企业、船舶运输和制造企业等联合推进绿氢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可持续航煤等绿色燃料示范项目建设,推动规模化风光离网制氢耦合氨醇工艺流程控制、“电—氢—化”全系统协同控制、可持续航煤工艺流程控制等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化工行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