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从国际市场观胶乳手套产业难题
2010年43期 发行日期:2010-11-11
作者:肖边娥
从国际市场观胶乳手套产业难题
□  中国化工橡胶株洲研究设计院   肖边娥
市场巨大  但出口后劲不足
  目前我国胶乳行业仍然以天然胶乳为主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胶乳手套,而其他下游应用领域的耗胶量较
小。近年来,全球每年约消耗600亿~650亿双胶乳手套,其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购买量约占全球市场75%的份额。
2009年,美国消耗胶乳手套共计270亿双,高居全球榜首,医院是美国胶乳手套的消耗大户,每年大约消耗价值
35亿美元的胶乳手套类产品,且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同时,由于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建厂,造成
了胶乳手套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外企业加大了对生产原料、设备工艺及产品性能等方面的改进,推动胶乳手套行
业不断发展。
  我国生产的胶乳手套以价低、防护性能好等诸多优势广受欢迎,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年产量
仅20多亿双,出口量不足马来西亚出口量的25%,在国际市场总需求量中的比例不足10%。随着技术先进的脱植
物蛋白橡胶胶液胶乳手套生产线在东南亚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落户,该国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胶乳手套
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该国已形成年产400多亿双胶乳手套的能力。而拥有大面积橡胶树种植园的越南、泰国和
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胶乳手套产业发展速度亦较快,出口量合计占世界总需求量的10%~12%。
    随着需求的上升,我国橡胶医用手套及检查手套行业存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生产过于分散,不利于集中
供货;国内供货产品单一,仍以有粉手套为主,使用前需消毒,而无粉、灭菌、滑爽型医用手套和检查手套尚不
能满足需求;产品质量差别大,订货量极不均匀,规模企业、质量管理较好的企业订货量超过产能,而其他企业
却不饱满。
  从出口形势来看,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从2009年1月开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医用橡胶手
套执行更为严格的规定,要求医学检查用和外科手术用胶乳手套的缺陷率更低。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检查手套,
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必须达到2.5(即每100双手套,允许有缺陷的手套为2.5双),而此前的AQL为4.0;外
科手术用手套此前的AQL为2.5,新规定则更加严格,AQL仅为1.5。

关注原料、技术改进
  生产医用及检查手套的主要原料是天然胶乳和合成胶乳,目前除了各品种的适当并用或积层成型以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使用性能外,还可以通过天然胶乳的化学改性、新型胶乳的合成以及新型助剂的研制以适应不同胶乳
制品的要求。
  天然胶乳经环氧化改性后,干胶膜的气密性、耐油性大大改善。最近研制成功的多角形丙烯酸胶乳,在高剪
切速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粘度,利用这种胶乳制备涂料可大大减少增稠剂的用量,因而使涂膜防水性能得到明显
改善。
  新型水性聚氨酯(WPU)材料则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耐磨性以及高弹性和高强度,国外已开始使用WPU涂饰
剂涂饰手套,将其涂在内层可以替代滑石粉或淀粉等粉状润滑脱膜剂,涂在外层可以提高其耐磨性、柔软性和透
气性等。而我国由于原料供应不足,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国产涂饰剂的某些性能不能满足手套制造厂的需求。
国内厂家所用的手套专用涂饰剂绝大部分是进口产品,价格较高,增加了手套的制造成本。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
院以聚醚二元醇(N220、 N240)、聚醚三元醇(N33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
烷(TMP)和菌麻油等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出WPU乳液,该乳液外观好、拉伸强度大、断裂伸长率适中、附着
力优良、胶膜光滑且符合手套涂饰剂的涂层要求。该手套涂饰剂己通过应用性能测试,并开始进行工业化生产,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透气性能和价格更胜一筹。
  技术方面我国胶乳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如何去除天然胶乳中的蛋白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天
然胶乳制品使用中存在蛋白质过敏症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和胶乳制品生产商的极大关注。芬兰对于天然胶乳蛋白质
过敏症的总体患病率进行大范围随机样本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患病率在0.04%~0.12%,在高风险人群中这个数值
可能增加到10%。马来西亚生产商已经在通过改进沥滤工序、采用低蛋白质胶乳、氯化处理、高分子涂覆等方法
来减少手套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此外,手套中添加的某些促进剂所产生的亚硝胺也是一大问题。亚硝胺不仅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
人体,也可通过皮肤的吸收进入体内诱发癌症。添加有某些促进剂的乳胶制品在硫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亚
硝胺,这些亚硝胺类物质或以硫化烟气的形式排出,或以固体形式残留在乳胶制品中。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乳
胶制品中的亚硝胺被释放出来,从而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开发并逐步使用不生成亚硝胺的促进剂代替
现有促进剂也非常重要。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