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一路上扬 三元乙丙橡胶有望高调收官
2010年44期 发行日期:2010-11-17
一路上扬  三元乙丙橡胶有望高调收官
    1.国内市场
    相对其他橡胶产品价格的涨跌起伏,今年以来乙丙橡胶市场可谓一路走高,行情保持高位坚挺态势,从影响因
素方面分析,带动乙丙行情走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全球经济逐步从金融危机阴霾中脱离出来,欧美地区经
济复苏,需求的扩大带动乙丙需求;②今年乙丙市场整体供应面呈现偏紧局面,国内企业吉林石化装置生产不稳定,
产出量不高,而国外厂家亦因装置检修、转产或市场转移等原因,缩减了对我国产品供应;③受今年西南旱情影响
及大量的流动资金用于投机和炒作,推动天然橡胶价格大涨,在成本增加支撑下,下游轮胎等橡胶制品价格上调,
对乙丙市场提升构成有利刺激影响;④下游需求气氛良好,随着我国汽车等行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乙丙橡胶市场需
求的火爆,且下游电缆、家电等行情走势同样良好。根据统计,2010年初,吉林石化乙丙4045出厂价格为21500
元/t,9月底价格涨至28700元/吨,涨幅在33.48%。市场方面,吉化4045市场价格由23500元/t涨至30500元/t,
涨幅在22.95%。
    在市场供应面偏紧支撑下,尽管6、7月份步入需求低迷期,其价格亦维持坚挺态势,且高于年初报价,整体下
调幅度较小,但价格的高位亦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成本增加,终端用户采购心态较为谨慎,且因市场货源紧缺限
制,商家惜售情绪较强,乙丙整体成交呈现不温不火局势(见图 1)。
    2.外盘行情
    进口三元乙丙胶价格呈现一路走高态势(见图 2),影响今年外盘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全球经济
复苏,欧美市场需求提升,加之印度市场崛起,相对以上地区而言,我国乙丙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国外供方欲求通
过缩减对我国供货量以此提高其销售价格,推动其报盘不断走高;②杜邦、锦湖等国外主要厂家因装置检修或扩产
改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装置产量缩减,在供小于求的市场规律影响下,其价格亦不断拉涨;③原料价格不断
上涨,下游轮胎企业不堪重负,纷纷调涨轮胎价格,对乙丙价格提升起到利好支撑。据统计,1月初美国陶氏乙丙
4640外盘报价在2650美元/t,9月底报价在3300美元/t,价格涨幅约在24.5%。在成本高位压制下,国内代理商
接货持谨慎态度,加之国外厂家供货量有限,乙丙市场整体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且锦湖乙丙EP330等牌号几乎船货
尚未到港已被订购一空,市场现货供应一度呈现断货局面。
    3.生产状况
    我国乙丙橡胶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1年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应用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在兰
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橡胶厂建成2000t/a乙丙橡胶生产装置,后由于设备等原因被迫停产。1997年吉林石油化工公
司引进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溶液聚合法技术,建成2万t/a乙丙橡胶生产装置。该装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乙丙橡胶生
产装置,可以生产11个牌号的乙丙橡胶产品。目前吉林石油化工公司新建一套5.0万t/a乙丙橡胶生产装置,目前
新装置虽已建成,但是由于设备、市场需求等原因,2010年新装置产出并不稳定,且以产二元系列乙丙为主,故今
年吉化三元乙丙产能依旧在2万t/a左右。
    为了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空缺,进一步抢占国内市场,拜耳公司正在考虑在上海漕泾投资2亿多美元建丁苯橡胶
(SBR)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生产装置,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也计划在我国建设乙丙橡胶生产装置,预计到2012
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0万t/a。
    4.进出口分析
    我国国内乙丙橡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需求量的增长,所以进口仍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国内乙丙橡胶市
场80 %以上被国外产品瓜分。我国初级形状乙丙橡胶的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省、荷兰、法
国和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主要以DSM弹性体公司、陶氏化学公司、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以及
朗盛公司等的产品为主。
    近年来,我国乙丙橡胶进口量一直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见图 3),但今年各个月份乙丙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多
有明显缩减,主要因国外供方因利润驱使,多偏好欧美或印度新兴市场,对我国供货量缩减,或因装置检修,转产
等原因,致使产品产出不足,以供当地需求为主,对外产品运出量减少。通过一下图表可以分析得出,今年前九月
我国初级形状乙丙橡胶进口力量整体波动较小,在7000t/m位置波动,其中2月份进口量最低,在5506t左右,因
适逢我国春节假期,国内下游企业多停产放假,贸易商交投兴致略显低迷。2010年前9月,我国初级形状乙丙橡胶
进口总量约为6.2万t,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15%。在进口同时,我国乙丙橡胶亦有部分出口,因国内产能较低,
乙丙出口量有限,今年前9月初级形状乙丙橡胶整体出口量约为0.11万t,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9.48%(见图 4)。
    5 消费状况  我国乙丙橡胶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防水卷材、电线电缆、润滑油添加剂、聚烯烃改性、塑
胶跑道等方面(见图5),其中汽车工业消费量所占比例最大。但我国乙丙橡胶市场有一个特点是消费结构不平衡,
如电线电缆、轮胎胎侧、内胎等应是乙丙橡胶相当大的应用领域,但我国在这些领域始终没有形成优势格局,国产
乙丙橡胶甚至缺乏相应牌号产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力度。
    近年来,我国乙丙橡胶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供需缺口不断扩大。我国一直是世界乙丙橡胶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需求量不断增加,国产产品占有率不断降低是近年我国乙丙橡胶市场的基本发展态势。尽管过去5年我国乙丙橡胶
消费量以15%的年均增长率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稳定发展期,乙丙橡胶消费增速也会随之放缓,如果以年均
消费增长率12%计算, 预计今年年我国乙丙橡胶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8万t以上(见表1),2015年将突破30万t,
达到32万t 。
                 表1 我国乙丙橡胶供需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6            2.01         7.83        0.20         9.64
2007            2.00        10.49        0.42        12.07
2008            4.50        12.22        0.50        16.22
2009            2.00        16.31        0.25        16.33
2010(前9月)    1.34          15.1        0.14        16.30
二、影响因素分析
    1 供应方面:目前国内需求日益增多,年消费量在15万t以上,以国内吉林石化仅2万t/a的产能来说,我国
对进口乙丙胶依赖程度很高,今年主要进口供应商之一的陶氏化学因关停装置导致产能下降近半,锦湖乙丙因装置
扩产使得生产不稳定,货源供应量明显缩减,且国外厂家将目光转向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对我国限制供货,使得供
应面偏紧成为主导今年乙丙市场走势的主要支撑。而今年第四季度货源供应难有改观,在库存低位,商家惜售情绪
影响下,乙丙市场将持续走高。
    2 成本方面:上游原料单体乙烯、丙烯行情大幅震荡,报价均于今年7月份下落至年度最低值,但结合今年乙
丙市场行情走势分析,在供货量不足情况下,原料行情走势对乙丙市场影响显得微不足道,而国内外乙丙厂家报盘
的坚挺成为三元乙丙最大成本支撑,在企业装置产出不足支撑下,国内外生产厂家对外报价将不断拉涨,此举将增
加市场代理商接货压力,交投转为谨慎。
    3 外盘方面:在市场货源供应紧俏的拉动下,2010年三元乙丙外盘价格一路走高,据统计,1月初美国陶氏乙
丙4640外盘报价在2650美元/t,9月底报价在3300美元/t,价格涨幅约在24.5%。9月份日本三井乙丙装置检修
45天左右,厂家对10-11月份货源供应量有限,韩国SK乙丙亦听闻11月份有检修计划,而日本住友、美国LION
等乙丙胶则因价格高位,打压业者采购意向,故第四季供需失衡局面只能是有增无减,进口胶外盘价格仍有大幅上
调空间。
    4 下游需求:我国绝大多数乙丙橡胶用于制造各种汽车零件,而今年5~7月份汽车行情陷入低迷,商家库存压
力较大,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到来,目前汽车市场产销行情良好,从而带动对乙丙胶需求。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
据显示,1~9月,我国汽车产销双超1300万辆,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其中产销分别为1308.27万辆和1313.84
万辆,同比增长36.10%和35.97%。而10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轮胎产业政策》将推动整个轮胎产业的
产品结构调整,缓解国内轮胎市场产能过剩状况。但由于国内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导致河北、浙江等地下游胶管类
企业开工不足,对乙丙需求产生些许负面影响。整体来看,乙丙市场需求将有所回温。
三、后市预测
    综上看来,目前三元乙丙市场利好支撑依旧强劲,贸易商层面的积极跟进助推以及欧美需求回暖,其需求量回
升并力撑等都是此轮上行的促成因素。货源供应面的紧俏仍是牵动行情走势的最大主力,且部分经销商势必会借机
炒作,不断拉高市场价格。从外围因素分析,天然、丁苯等橡胶价格的大幅提升使得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米其
林、普利司通、固特异、锦湖等轮胎厂商进一步调高国内轮胎价格,对乙丙市场构成利好提振。然而,价格的走高
势必会打压市场业者交投兴致,为规避成本风险,贸易商心态谨慎,交投气氛提升受限。综上所述,第四季度乙丙
行情将呈现高调姿态,价格将继续大幅走高,但终端用户多亦按需拿货为主,整体成交相对平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