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苯酚市场仍有潜力可挖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 李泽江
工艺对比
铁粉还原法占据主导地位
近几年我国对氨基苯酚产能增长很快,2002年产能为5万t/a,2009年达到18.8万t/a,产量也从2002年
的3.5万t上升到2009年的10.7万t。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只有十几家,没有一家工厂的年产量超过5000t,而目前国内已涌
现出多家“航母级”生产商。如号称全球第一对氨基苯酚生产商的安徽蚌埠八一化工集团,利用“对硝基苯酚催
化氢化法”新工艺在国内率先建成6万t/a新生产线;辽宁世星药化有限公司已将其产能提高至4万t/a,产量
位居国内第一。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20多家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且产能集中度较高,装置总能力约为18.8万t/a。我
国主要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
(1)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 目前国内对氨基苯酚的主要生产方法。该法的优点是工艺成熟、投资较少,
缺点是工艺路线较长、生产成本高(每吨产品耗对硝基苯酚1.423t),产品质量差、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环境
污染严重(大量的铁渣污染),产品常用于染料生产,不宜用作药物原料。目前国外大多数国家已将其淘汰,但
国内仍有多家企业采用此法生产对氨基苯酚。
(2)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法 其优点是产品收率高、质量好,后处理技术完善,废水量小且易于处理,
环境污染小,产品含量较铁粉法高1%~2%,不含重金属成分,产品外观呈白色至米黄色,可用于高端消费市场。
缺点是成本高,且催化剂易中毒。
(3)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该法特点是原料易得、工艺路线短、三废易于处理、收率高、产品质量好,但需
要贵金属作催化剂。国内的催化剂寿命短,贵金属回收成本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反应在稀酸介质中
进行,对设备材质要求高。该工艺属于清洁工艺,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多采用此法。国内
许多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有少数企业采用该法生产,如葫芦岛锦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1000t/a生产
线。
(4)硝基苯电解还原法 该法操作简单、流程短、产品纯度高、污染小、成本低,是工业化生产的方向,
较发达国家都采用该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如日本三井东亚公司于1977年投产的1000t/a生产装置,英国
CIB公司、德国拜耳公司、美国迈尔斯公司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国内北京大学、天津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对此进
行了研究和开发,目前国内还没有采用该种工艺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表1 2009年我国主要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 万t/a
生产企业 产能 生产工艺
辽宁世星药化有限公司 4.0 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
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 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
江苏中铭医药化工公司 1.6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泰兴扬子医药化工公司 1.4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葫芦岛天宝化工厂 1.5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安丘市鲁安药业公司 1.0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公司 0.4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公司 0.5 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
江苏常熟华港制药公司 0.5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江苏常熟蜂蚁化工厂 0.3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张家港市活性炭厂 0.3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泰兴泰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0.3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福建联盛工贸有限公司 0.2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海门市药物化工厂 0.2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广东益飞医药化工公司 0.1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江苏泗阳青云精细化工公司 0.1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葫芦岛锦华精细化工公司 0.1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浙江康乐药业有限公司 0.1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广州化学试剂厂 0.1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杭州力禾颜料有限公司 0.1 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
合计 18.8
出口市场
仍具潜力
近年来,对氨基苯酚出口量呈现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增长率高达16%。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亚洲的日本、印
度和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台湾,其次为欧洲和非洲。其中印度和日本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对氨基苯酚出口市场。印度
国内并无对氨基苯酚生产商,其所需产品主要从我国进口,再合成扑热息痛和其他镇痛药物加工成制剂销售,其
进口量占我国对氨基苯酚出口总量的35%。
此外,近年来我国对氨基苯酚出口市场还扩大至越南、印尼、孟加拉国和泰国等化学工业相对不发达的国家。
越南和泰国均有相对较发达的家禽饲养业,对对氨基苯酚等新型饲料添加剂需求数量较大。
由于我国出口的对氨基苯酚价格低于欧美国家厂商,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对氨基苯酚出口数量还将继续
增长,并有可能扩大至印度尼西亚和孟加国等家禽饲养业比较发达的国家。2007~2009年我国对氨基苯酚进出口
统计见图1。
国内消费
稳定增长
近几年,我国对氨基苯酚消费量增长迅猛,2002年为3.2万t,2009年达9.25万t。2009年我国对氨基苯
酚消费结构为医药领域占84.3%、染料工业占7.6%、橡胶等其他方面占8.1%。
医药领域 主要用于制备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安妥明(对氯苯氧基甲基丙酸乙酯)、6-羟基喹啉、扑
炎痛(对乙酰氨基乙酰水杨酸酯)、心得宁、维生素B1、烟酰胺复合剂等。尤其是扑热息痛,作为对人体有副作
用的止痛退烧药如乙酰苯胺、氨基苯乙醚、非那西丁等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并被列为世界非甾体抗炎药(NSAIP)
产品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生产商生产的扑热息痛均采用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利用醋酸或醋酐进行乙酰化处理而得
到成品。而我国对氨基苯酚80%以上的消费是用于合成扑热息痛,毫不夸张地说扑热息痛的市场就是对氨基苯酚
的市场,两者休戚相关。
目前扑热息痛是全球最主要的常用解热镇痛药物,销售额占据整个解热镇痛药物市场的55%。而我国是世界
扑热息痛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2009年产量达到8.3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65%,消耗对氨基苯酚7.2万t,
加上其他药物的消耗,2009年医药领域消耗对氨基苯酚7.8万t,占总消费量的84.3%。
未来几年内扑热息痛国内外市场前景仍被看好。内需方面,首先逐渐替代传统的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其内
需市场仍将持续增长;其次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将扑热息痛列为常规消炎解热镇痛非处方类药物,其需求量将快速
增长;三是在饲料中将会有部分扑热息痛代替传统毒副作用大的药物,这将是扑热息痛市场新的增长点。
出口方面,扑热息痛作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大宗出口产品,近年来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逐年增长,2009年出口
量达到5万t。我国硝基氯苯-对氨基苯酚-扑热息痛产业链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扑热息痛内外需市场的稳定
增长将有力支撑对氨基苯酚需求的扩大。
以扑热息痛为主,加上其他药物消耗,预计2014年医药行业将消耗对氨基苯酚12万t。
染料工业 对氨基苯酚在染料行业中主要用于偶氮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酸性染料和毛皮染料的生产,
目前国内主要用于合成硫化染料。我国用对氨基苯酚制造的染料有:硫化红棕B3R、硫化宝蓝CV、硫化深蓝3R、
硫化艳绿GB、硫化还原黑CLG、弱酸性嫩黄2G和5G等。由于这些染料多是传统品种,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对氨
基苯酚在该领域的消费有限。2009年我国染料行业对对氨基苯酚的需求量为7000t;预计未来几年不会有太大增
长,2014年消费量约为7500t左右。
其他领域 对氨基苯酚可应用于橡胶防老剂4010NA、4020、4030等产品的合成,这些产品是目前很有发展
前途的子午胎的配套防老剂。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几年国内子午轮胎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将大大拉动对对
氨基苯酚的需求,预计2014年消费量将达到1万t以上。
综上,预计2014年我国对氨基苯酚总需求量将达到13.75万t。目前我国对氨基苯酚在橡胶工业和饲养业这
两大行业中的应用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其市场前景依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