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撼动轮胎工业产业结构
——2010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评析
由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评选的2010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按2009年销售额计)中,轮胎业三巨头
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仍稳居前三位,见表1。我国台湾正新国际名列世界第十,我国轮胎企业首次挤入世
界轮胎前十强。但是,2009年由全球金融风暴引起的经济发展滞缓,全社会消费水平缩减,使轮胎市场萎缩,全
年轮胎销售额仅达1265亿美元,同比下降9.64%,这在近些年来轮胎发展史上十分罕见。近年世界轮胎销售额增
幅见图1。
观点综述
全球轮胎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
□ 陈维芳
2009年是全球轮胎工业近些年来效益较差的一年,在19个报表公司中,只有5家收益有所增长,全行业平
均营业收益率为4%,平均净收入率为0.3%。即便是前三强的企业收益也均为负增长:普利司通收益同比下降
18.9%、米其林下降6.3%、固特异也为负值;营业收益率最高值在12%左右,比上年20%的高值降低8个百分点。
2009年全球轮胎工业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9.6%,为1265亿美元,新世纪以来轮胎工业首次出现下滑。75强中超
过半数的公司销售额为负增长,而2008年只有10家,2007年一家都没有。前十强只有韩泰轮胎和正新国际正增
长,其他皆绿。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三家公司的合计销售额557.5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44.1%,
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前10强轮胎企业销售额合计为968.7亿美元,为全球总销售额的67. 7%,比上年下
降1.5个百分点。
全行业共有9家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全部为我国和印度企业,其中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的有3
家,分别为青岛赛轮(95.1%)、阿波罗(58.6%)及山东盛泰(58.6%)。负增长10%以上的有21家,负增长最大
三家为Amtel集团/俄罗斯(-52.7%)、银河国际轮胎/美国(-45.7%)及Sibur-Russkle Shiny/俄罗斯(-42.2%)。
我国轮胎企业在2010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中表现十分抢眼,在前75强中有13家是外资在我国的独资或合资
企业。
表1 2010年全球轮胎75强排名 亿美元
2010排名 2009排名 公司/总部所在国家或地区 2009年销售额 2008年销售额
1 1 普利司通/日本 205.000 234.350
2 2 米其林/法国 196.000 228.200
3 3 固特异/美国 156.490 183.187
4 4 大陆/德国 65.000 81.000
5 5 倍耐力/意大利 55.483 60.032
6 6 住友橡胶工业/日本 46.301 48.439
7 7 横滨橡胶/日本 39.560 39.766
8 8 韩国轮胎/韩国 37.600 36.865
9 9 库珀轮胎橡胶/美国 27.790 28.818
10 11 正新橡胶/中国台湾 27.230 25.415
11 13 杭州中策橡胶/中国 23.593 21.264
12 12 东洋轮胎橡胶/日本 23.067 24.100
13 10 锦湖轮胎/韩国 23.006 25.933
14 15 三角集团/中国 17.677 17.672
15 14 佳通轮胎/中国 17.411 19.313
16 16 山东玲珑橡胶/中国 17.400 14.668
17 20 阿波罗轮胎/印度 17.011 10.725
18 18 MRF/印度 12.250 13.763
19 22 J.K轮胎工业/印度 10.189 10.114
20 33 兴源轮胎/中国 9.760 6.154
21 17 诺基亚轮胎/芬兰 9.750 14.243
22 19 双钱轮胎控股/中国 9.450 11.560
23 24 下世纪/韩国 9.010 8.773
24 23 青岛双星轮胎/中国 8.775 9.394
25 25 风神股份/中国 8.271 8.758
26 35 山东盛泰/中国 7.221 5.888
27 32 建大轮胎/中国台湾 6.981 6.161
28 28 佳通/印尼 6.948 7.053
29 31 贵州轮胎/中国 6.500 6.174
30 42 比拉轮胎/印度 6.005 4.190
31 37 西亚特轮胎/印度 5.971 5.409
32 21 Sibur-Russkle Shiny/俄罗斯 5.949 10.292
33 38 山东泸河/中国 5.431 5.304
34 29 白俄罗斯轮胎/白俄罗斯 5.250 0.000
35 34 BriSA/普利司通-萨巴奇轮胎/土耳其 4.920 5.913
36 30 帝坦国际/美国 4.850 6.850
37 41 山东万达/中国 4.510 4.318
38 54 青岛赛轮/中国 4.300 2.204
39 43 华南轮胎橡胶/中国 4.119 3.918
40 45 山东金宇/中国 4.103 3.265
41 27 Amtel集团/俄罗斯 4.000 8.460
42 46 南港轮胎橡胶/中国台湾 3.200 3.042
43 39 Mitas/捷克 3.182 4.837
44 40 特雷勒堡/瑞典 3.100 4.350
45 36 银河国际轮胎/美国 3.000 5.530
46 47 北斗星/Solideal/斯里兰卡 3.000 3.000
47 48 Balkrishna工业/印度 2.921 2.780
48 44 卡莱尔轮胎与车轮/美国 2.900 3.820
49 53 联合轮胎/以色列 2.750 2.263
50 50 Barel轮胎橡胶/伊朗 2.714 2.536
51 49 联邦/中国台湾 2.327 2.657
52 55 马郎贡尼/意大利 2.236 1.928
53 26 Nizhnekamskshina/俄罗斯 2.155 8.528
54 51 华丰橡胶工业/中国台湾 2.140 2.481
55 56 徐州徐工/中国 1.953 1.852
56 52 FATE/阿根廷 1.913 2.363
57 N.R. 朝阳浪马/中国 1.891 1.355
58 59 Petlas轮胎工业/土耳其 1.856 1.488
59 58 青岛黄海橡胶/中国 1.737 1.521
60 60 Multistrada/印尼 1.621 1.377
61 61 四川海德轮胎/中国 1.620 1.343
62 62 TVS Srichakra /印度 1.468 1.240
63 57 银石公司/马来西亚 1.450 1.540
64 N.R. 北京首创/中国 1.352 1.037
65 63 Casumina/越南 1.261 1.220
66 67 Falcon轮胎/印度 1.195 1.103
67 66 Dena轮胎橡胶/伊朗 1.150 -
68 65 Vee橡胶/泰国 1.000 1.058
69 72 广州珠江轮胎/中国 1.059 0.870
70 70 Metro轮胎/印度 1.050 0.980
71 69 天津联合轮胎/中国 0.800 1.030
72 75 通用轮胎橡胶//巴基斯坦 0.710 0.683
73 74 Inoue 橡胶/泰国 0.683 0.749
74 N.R. Ralson 轮胎/ 印度 0.650 0.670
75 71 马塔多耳Omskshina /俄罗斯 0.626 0.895
以上75强合计 1222.500 1350.000
其他 42.500 50.000
全球总计 1265.000 1400.000
数据分析
新兴市场加快追赶步伐
□ 赵金荣
1.第一军团领航全球轮胎业
三巨头的轮胎销售额共计557.49亿美元,占全球轮胎总销售额的44.0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虽然
近年来其所占份额一直呈下降态势,但在排行榜中,三巨头仍是遥遥领先,令其他公司望尘莫及。同时,这三家
公司的销售额差距越来越小,相互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其中固特异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尚赶不上前两家公司。
2. 第二军团稳步前进
本年度入围第二军团的成员共10家,其销售收入均超过20亿美元,其中有2家中国公司首次入选,排序依
次为:德国大陆、意大利倍耐力、日本住友、日本横滨橡胶、韩国轮胎、美国库珀轮胎、中国台湾正新橡胶、中
国杭州中策、日本东洋轮胎和韩国锦湖轮胎。这10家公司中只有韩国轮胎、台湾正新和杭州中策三家公司2009
年的销售收入实现正增长,台湾正新和杭州中策的增幅较大,分别达到7.14%、10.95%,足见中国轮胎行业仍处
在快速增长中。
第二军团10家公司的轮胎销售额共368.63亿美元,占全球轮胎总销售额的29.14%,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17
个百分点,但比上年的第二军团总销售额下降了5.88%。
3.第三军团变动较大
受全球市场变化影响,一些轮胎公司销售额受阻而退出第三军团,其中的成员由上年的9家公司减少为6家,
其成员依次为中国三角集团、新加坡佳通轮胎、中国山东玲珑、印度阿波罗轮胎、印度MRF和印度j.k轮胎。第
三军团6家公司的轮胎销售额合计为91.938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4.85%,占全球轮胎总销售额的7.27%,比上
年下降1.48个百分点。但其中我国山东玲珑和印度阿波罗的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两位数。
4.亚洲汇集七成上榜公司
全球轮胎75强中,欧盟地区有7家公司,销售额共为334.75亿美元,同比下降10.16%,占全球销售总额的
26.46%,比上年降低1.72个百分点,其中有3家公司进入前13强;日本入围的4家公司全部进入前13强,销
售额为313.93亿美元,同比下降9.44%,占全球销售总额的24.82%,仅比上年上升0.06%个百分点;美国有5
家公司,销售额为194.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70%,占全球销售总额的15.39%,比上年下降1.11个百分点。
欧盟、日本和美国的销售额共计843.42亿美元,同比下降13.25%,有别于上年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
亚洲地区上榜公司涉及13个国家共54家,销售总额为668.23亿美元,同比下降2.15%,占全球销售额的
52.82%,比上年增加了4.04个百分点。其中除了中国贡献26家公司、9.86%的增长外,印度共有10家公司上榜,
轮胎销售额为58.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
5. 中国力量贡献全球增长
我国大陆地区入围的轮胎企业由上年的19家上升到21家,加上5家台湾企业,我国在75强中占26席,超
过总数的1/3。其中大陆21家企业轮胎销售额为14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3%,占到全球销售总额的11.19%,
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2.11个百分点;台湾5家入围企业的销售额为41.88亿美元,同比增长5.19%,占全球销售
总额的3.31%,比上年度增加了0.47个百分点;在前75强中有13家外资在我国拥有独资或合资企业,他们为全
球轮胎销售收入的增长也作出较大贡献。
除了双钱轮胎、青岛双星轮胎、青岛黄海橡胶、天津联合轮胎的销售额同比有所下降外,国内大部分入围企
业业绩增长,排名均保持或有所提升,首次入围的朝阳浪马和北京首创分别冲到57和64名,兴源轮胎和山东盛
泰排名前进幅度超过两位数。此外,2010年排名中最低公司的销售额为0.628亿美元,实际上在中国大陆还有一
些轮胎企业的销售额超过该最低入围值(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部分会员的统计,尚有5家公司的销
售额超过0.8亿美元)。
虽然目前中国的轮胎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也有诸多企业以销售额跻身75强,但从轮胎档次、性能和生产
技术上来看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远。75强排名只是给国内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和比较平台,调整产业结
构、转变发展模式,探索轮胎行业低碳、绿色、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