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0年 钛白粉行业如日中天
2011年1期 发行日期:2011-01-05
作者:毕胜
2010年 钛白粉行业如日中天
□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 毕胜

关键词  成本 提价 进出口 扩能

现状
    1.供求关系出现根本转机
    2010年,钛白全行业总体上延续了积极向上的态势,市场需求一路走强,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全年除4~
5月、6~7月间有短暂波动和萎缩外,市场供应始终呈偏紧状态,无论是锐钛型或是金红石型产品,各企业皆为
“零”库存。出现以上转机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拉动,需求量上升;二是出口量大幅增加,1~
10月份累计出口同比增幅达151%。
    2.价格扶摇直上
    由于两种主要原材料(钛矿、硫酸)的成本逐渐提高,钛矿由年初时的800~1000元/t升到年末的1100~
1300元/t,硫酸由200元/t升至600元/t,直接导致钛白粉的生产成本上升。其次,受国际市场钛白粉连续多
轮提价的影响,国内市场又供应偏紧,除二季度前后两段出现暂时性波动和小幅下降以外,全年市场价格呈现攀
升走向。锐钛型由年初时的9000~10000元/t升至年末的13000~14000元/t,金红石型由12000~13000元/t
升至16000~18000元/t,均达到近年最高水平。
    3.企业效益达到高位
    当前,锐钛型钛白粉的生产成本在9500~10500元/t,金红石型较之高约2000元/t。锐钛型产品的利润额
在2500~3000元/t,金红石型为3500~5000元/t,这些与2008年全行业80%以上企业处于亏损状况相比,形成
了巨大的反差,企业的效益水平达到高位。
    4.产能和产量再创新高
    2009年,我国钛白粉行业的运行总产能为150万t/a,当年实际产量为104.7万t。2010年,全行业新增产
能达70余万t/a,到年末行业总产能升至220万t/a以上。详见表1。
    根据行业的产能利用以及新增产能的投产时间和运行效果,预计全年钛白粉总产量将达到120万~140万t,
再创新纪录。
    5.进出口表现活跃
    2010年,我国钛白粉进出口量均呈上升态势。1~10月份累计进口量达22.1万t,同比增加2.1万t,预计
全年进口总量将达到26万t左右。我国进口的钛白粉中,除用于化纤消光的锐钛型钛白粉2万~3万t以外,其
余基本上是高端金红石型产品,主要来自美国杜邦、日本石原(ISK)和沙特阿拉伯科斯特(Cristal)、美国特
诺(Tronox)等跨国公司,主要牌号有R-902+、R-706、RCL-595、R-930、R-980、CR-828等。
    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钛白粉高达20.4万t,同比增加12.3万t,增幅高达151%,预计全年出口量在25万
t左右。钛白粉企业中,出口产品数量最多的是河南佰利联、四川龙蟒钛业、山东东佳、攀钢钛业,广西一些企
业也是出口大户。
    全球钛矿原料90%以上用于生产钛白粉颜料。2009年我国生产钛精矿约100万~120万t,进口钛精矿148
万t,消费酸溶性钛渣(进口、自产)约50万t。1~10月份,全国累计进口钛精矿165.5万t,全年预计进口
钛矿200万t以上,占钛原料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前景
    1.需求上升,但前景难料
    近2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以10%以上的高速度发展。由于国家上马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亚运会、奥运会、世
博会、多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一些涉及民生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都是钛白粉的重要应用领域,同期的
钛白粉需求增长比例大大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走向稳健和长态化,未来一段时期,
钛白粉的市场需求增长必然与整体经济环境同步,以往如日中天的火爆现象很难再现。今后发展中还要受到一些
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①过度扩张导致供求失衡  2009年,我国钛白粉的表观需求量为118.8万t,2010年预计为120万~140万
t,相当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水平。另一方面,全球近几年的钛白粉需求量增长率约为3.0%~3.5%,
而我国近几年的市场需求增长率高达15%~20%,是全球平均值的多倍。今后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结束,经济转向
稳健发展轨道,在已有120万t左右的基础上,很难再出现连续20万~30万t的年增量和15%~20%年增率水平。
    ②产业政策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规定、进出口和环保等政策,影响范围涉及到税务、信
贷、上市融资、土地等等。随着新版《目录》、环保和清洁生产新规在2011年开始实施,以及可能出现的出口政
策上的变化,都将对钛白粉的发展起到规范和严格的制约。
    2.扩产项目遍地开花
    除2010年竣工或在施工中的16个新建和技改扩建工程(表1所示)以外,全国还有计划中即将动工并将在
2015年前竣工的钛白粉新建和原有企业扩建项目10个以上,涉及综合产能在100万t/a以上(见表2)。
    2010年,钛白粉全行业的总产能将由2009年的150万t/a猛增至220万t/a。如果已公布的各地扩建和新
建工程项目都能按期实现,到2015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将陡增至330万t/a以上。由于新增产能的产品与现有
产品的品质并无本质突破,如此大量的同质化中低端产品进入市场,全行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
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3.产能结构优化
    目前,国内拥有15万t/a及以上产能的生产商有攀钢钛业(含控股和参股企业)、四川龙蟒、山东东佳和河
南佰利联4家;接近15万t/a产能的有中化蓝星新材料(含济南裕兴和广西大华);具有5万~10万t/a产能的
有山东道恩钛业、马鞍山金星太白、宁波新福、云南(攀枝花)大互通、南京钛白、中核华原、湖南永利化工(含
中盐衡阳天友)、攀枝花钛海科技(含攀枝花鼎星钛业)以及2010年新建投产企业西昌瑞康和云南泽昌钛业共10
家。行业后30余家企业的产能绝大多数不足2万t/a,甚至一些在1万t/a以下,首尾泾渭分明。由于近期扩建
的项目多系现有生产商所为,因此,未来3~5年内钛白粉行业这种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4.氯化法工艺仍待突破
    从综合方面看,氯化法工艺仍占有优势,但世界上先进的氯化法工艺只集中于美国杜邦、美礼联(沙特阿拉
伯科斯特的子公司)、特诺这世界前三名钛白粉生产商(均为美国公司),此外日本、印度公司和我国锦州可生产
氯化法产品,但规模和产品质量与世界前三强无法相比。可见,氯化法工艺虽然先进但开发难度太大,容易被垄
断,这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未能普及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只有攀锦钛业一家氯化法生产企业,装置产能3万t/a。在建的云南新立公司氯化法项目几经调整,
未来的投产运行效果不容乐观。直至2010年末,我国其他氯化法项目还大都处于规划阶段,除攀钢重庆项目外,
还都无实质性启动。氯化法工艺在国内取得突破尚待时日。

表1  2010年我国投产和在建的钛白粉装置及产能 万t/a
      项目                  产能    竣工或计划竣工日期
山东东佳技改扩能            5        2010.1投产
四川龙蟒新建和技改扩能       10        2010.12前投产
河南佰利联技改扩能            5        2010.3投产
湖北潜江方圆新建            2        2010.5投产
江西添光化工新建金红石型    5        2010底/2011年初投产
安徽马鞍山金星太白原址新建    8        2010.8投产
济南裕兴化工搬迁工程       10        2010.12投产
云浮惠沄钛白金红石型工程    5        2010.5投产
山东道恩钛业二、三线扩建    7        2010.9投产
宁波新福扩建                4        2011上半年投产
西昌瑞康钛业新建            6        2010.10投产
云南泽昌钛业新建            5        2010.11投产
富民龙腾钛业新建          2.5        2010.11投产
云南隆源钛业新建            6        2011年投产
云南新立氯化法钛白新建        6        2011年投产
锦州钛业氯化法扩建            3        2011年投产

表2  计划中待实施的钛白粉新扩建装置及产能  万t/a
        项 目                   产能       计划竣工日期
江西添光金红石型二期工程         5      2015年前
济南裕兴二、三期工程            20      2015年前
锦州钛业氯化法二、三期工程        20      2015年前
山东道恩钛业二期工程            10      2012年前
广西嘉华钛业新建                 5      2012年
海南复达钛业新建                 5      2015年
江西金浦新建徐州钛白粉工程         7      2012年
攀钢集团重庆氯化法项目新建       10~30    2015年前
河南新安县万基集团氯化法项目   10~30    2015年前
攀枝花钛海科技二期扩能             4      2012年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