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化学行业绿色经济“全景图”
——写在《发现绿色建筑中的化学身影》专题之前
□ 满 娟
北京4月,漫长的冬天戛然而止,春天只是打了个照面之后就匆匆退场,紧随其后的是28℃的高温。街上路
人的衣着大相径庭,路旁晒太阳的老人还是冬天的薄棉打扮,全副武装,而相隔几米的时髦女郎已经是薄纱夏装,
裙角飞舞。
3月15日北方的冬季供暖刚刚结束,4月15日一些办公楼已经“冷气开放”。
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异常在2011这个短暂的春天,又一次赤裸裸呈现在所有人面前。这使得周刊此时制作
的《2011寻找绿色化学》系列报道——绿色建筑专题具有了别样的意味。
建筑,城市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其在节能减排的绿色浪潮中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实际上,城市的碳
排放的60%以上来源于维持建筑功能所消耗的能源,而交通、汽车只占30%多。而中国每建成1m2的房屋,就会
释放出大约0.8t的碳。另外,房屋建设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方面面,因此推
进低能耗、低成本、持久耐用、安全可靠的“绿色建筑”对于节能减排的大局,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尤为重要。
绿色建筑是什么样子?是童年时房前的大槐树、屋后的葡萄架、夏天的满室绿荫还是都市高档住宅的恒温恒
湿、智能化、自动化?《“非典型”绿色生态建筑巡览》和《爱尔兰科洛赫乔丹生态村 可持续居住的现实版本》
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于绿色居住的探索与尝试。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力与美的结合、更是各种高科技化工产品的舞台,处处都能发现化学的身影。因此,
建筑的绿色趋势必将是以建筑化学品的“绿化”为基础、为先导,为建筑化工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绿色建筑 化工产品新舞台》在本期专题伊始从行业角度梳理了绿色建筑背后相关的化工产业与产品;而《BIPV
邀请太阳住进楼宇》、《塑料管材高端化 化工新品当奋起》、《节能与防火 保温材料期待“鱼与熊掌”兼得》、《中
国涂料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是就绿色建筑中最关键的保温、照明、涂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作为化工产品最重要的应用市场之一,建筑领域的绿色趋势早已引起了行业领先的关注,他们如何看待绿色
建筑?对于建筑领域的绿色需求,他们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本期我们邀请到的行业领先企业为陶氏化学和阿
克苏诺贝尔,《陶氏的“绿屋”梦想与实践》与《未来建筑的可持续看点》将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作为一家化工行业媒体,我们同整个化工行业一样,正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浪潮之中,前方是暗礁
还是绿洲,谁也无法预知。但我们知道,这场绿色浪潮势必会演变成“绿色变革”,改写整个化学工业的运行轨
迹与模式。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我们希望能以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为“经”, 化工产业为“纬”,
编织出一幅全行业的绿色经济“全景图”,同时也凸显化学工业之于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与真实角色。
这是本期《发现绿色建筑中的化学身影》的报道思路,也是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11寻找绿色化学》系列报道的
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