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由资源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林琳 贾斌
“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运行整体向好:产量产值持续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内需拉动作用增强,行
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效果显著,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印染
行业“十一五”产量增速低于“十五”时期快速增长阶段的增速,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明显。
产量、产值规模逐年增加
“十一五”期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印染行业产销仍保持了持续增长。2005~2010年产量、
产值规模逐年增加,产量增速呈明显的“V”形走势,2008年为谷底。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
601.65亿m,比2005年增长66.13%,年均增长10.69%;完成工业总产值3035.45亿元(估计),比2005年增长
101.53%,年均增长15.05%;销售产值2969.81亿元(估计),比2005年增长101.97%,年均增长15.10%;产销
率97.84%,产销衔接基本良好,保持97.5%以上的较高水平。2005~2010年我国印染行业产量统计见图1。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
●固定资产投资 “十一五”期间,行业投资规模除2006年大幅增加、2007年由于基数原因和国家宏观调控
政策的抑制作用同比下降外,整体上表现为逐年增加;投资增速2006年达36.68%,2007年为14.56%,2007年
以后逐年增加。新开工项目数近几年均未达到2005~2006年的水平,行业由快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平稳发展阶
段。2010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25.22亿元,比2005年增长76.28%,年均增长12.01%;新开工项
目数208个,处于近年较低水平。2005~2010年我国印染行业新开工项目统计见图2。
●内销 “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财政支出快速扩张,消费刺激政策
效应增强;居民实际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消费预期改善,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消费实际增长达到较
高水平。内需市场对印染行业的拉动作用增强,印染行业内销产值呈逐年增加态势。2010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
实现内销产值2495.5亿元(估计),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06%;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84.03%,
较2005年的65.28%提高18.75个百分点。2005~2010年我国印染行业内销产值统计见图3。
“十一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消费实际增长达到较高水平,对衣着服装、
家纺等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2005年以来,外贸环境的不稳定和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及加
工贸易台账实账运行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使出口企业负担加大,出口利润空间降低,迫使不少外贸企业转而
从事内销,用稳定的国内市场规避外贸风险。国内消费对印染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印染行业增
长的主要动力。2005~2010年,内需市场的潜力空间越来越被企业所关注,印染布的内销比重逐渐增加,2010
年规模以上企业内销比重上升到84.03%,比2005年提高18.75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继续保
持旺盛,内需市场对行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出口 “十一五”期间,除2009年出口数量、金额和单价全面下滑外,我国印染布出口整体上呈逐年增长
态势。2010年印染六大类出口数量126.68亿m,比2005年增长22.11%,年均增长4.07%;出口金额129.35亿
美元,比2005年增长52.47%,年均增长8.80%;出口单价1.02美元/m,比2005年提高24.86%,每米布提高0.2
美元。2005~2010年我国印染行业出口量统计见图4。
我国印染布出口具有市场多元化的特点,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集
中在中亚、中东等地区,亚洲市场约占50%,非洲占出口总量20%,欧盟、美国和日本市场约占10%。90%以上的
印染产品出口到欧、美、日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经济复苏较快,进口增速高于发
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后我国印染布出口能够较快恢复增长。
“十一五”期间,印染企业逐渐调整市场结构,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2010年与2005年比较,亚洲市场
所占比重由54.65%下降到46.77%,减少7.88个百分点;非洲市场所占比重由20.48%上升到24.52%,增加4.04
个百分点;美洲市场所占比重由14.45%上升到17.34%,增加2.89个百分点;欧洲市场所占比重由9.90%上升到
10.92%,增加1.02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印染产品出口市场分布见图5。
盈利能力得到提高
“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进步,积极应对生产
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带来的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
务费用)比例从2005年的5.66%下降到2010年的4.96%,下降0.7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现价产值)由2005
年的33.02万元/(人·年)提高到2010年的48.14万元/(人·年),增长45.82%,行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逐
步提高。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从2005年的1.18次/年增加到2010年的1.27次/年,提高7.88%;
流动资产周转率从2005年2.47次/年降低到2010年的2.41次/年,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略有提高。全行业规模以
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78亿元(估计),比2005年增长163.36%,年均增长21.37%;毛利率从2005年的9.42%
提高到2010年的10.51%,提高1.09个百分点;利润率从2005年的3.29%提高到2010年的4.29%,提高1个百
分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进步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005~2010
年印染行业利润总额统计见图6。
2011 行业发展环境向好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研判,2011年的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我国印
染布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行业出口将面临复杂形势,预
计出口增幅将有所回落。2011年物价上涨压力可能加大,消费实际增长会略低于2010年,但印染布内需仍处于
旺盛时期。总体来说,2011年印染行业发展的环境继续向好,将有利于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并为印染行业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机遇,推动行业发展由资源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预计2011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660亿m,同比增长9%;实现工业总产值3642亿元,同比增长20%;
主营业务收入3545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25%;出口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