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 邀请太阳住进楼宇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硅材料中心 邱亮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推进节能减排是世界性的课题,在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加快太阳
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为上佳选择。近年来,世界光伏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球用于光伏电池和模组的
先进化学试剂和材料市场增长114%,达到65亿美元。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光伏发电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和
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70%以BIPV应用在建筑中,我国的BIPV系统还处于试点
阶段。
BIPV发展优势明显
近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国内光伏电池产量已经达到8千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居世
界首位,但国内应用仅占5%,其余则出口到德国、西班牙等国家。
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农村电气化。由于我国适宜发展光伏的区域目前限于西藏、青海、新疆、甘肃、
云南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省份,因此农村电气化光伏市场有限。大型光伏电力系统中沙漠光伏电站最具代表性,
我国现有和潜在沙漠化地区面积为250万km2,占领土总面积的1/4。如果这些地区的1%用于光伏发电,发电容
量可达2.5亿kW。然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电站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中国的电力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
样会加大输送成本和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相对而言,BIPV具有占地面积少、适用于人口稠密区、可节省电网投资、可原地应用等诸多优点,在当前国
内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环境下,正成为光伏市场的发展亮点。BIPV并非将光伏组件与建筑简单相加,而是根据节
能、环保、安全、美观和经济实用的总体要求,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的一种体系引入建筑领域,纳入建设工程基
本建设程序,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设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同步后期管理,使其成为建筑有机组
成的一种理念、设计和工程的总称。BIPV产生的电能并入建筑供电网络,为建筑内照明系统和空调、电脑等用电
单元供电,同时还可以向公共电网供电,从而舒缓高峰电力紧张矛盾,使建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目前我国光伏应用构成见图1。
光伏组件技术尚需突破
目前,技术层面影响BIPV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光伏组件技术。应用于BIPV的光伏系统可以是单晶硅、多
晶硅和薄膜电池等各种电池组件,其中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可以用于建造独立的光伏电站。晶体硅太阳能电
池目前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但其成本下降的空间有限,而薄膜太阳能电池不仅成本下降的空间较大,转换效率也
在迅速提升。因此当前应用于BIPV体系的主要是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a-Si)、铜铟镓硒电池(CIGS)、
碲化镉(CdTe)电池。
1. 非晶硅薄膜电池 我国是全球非晶硅电池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有超过20家非晶硅薄膜电池厂商,产
能共约1.1GW/a,其中800MW的转换效率为6%~7%,300MW的转换效率高于8.5%,最高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
10%,生产成本约0.8$/W(国内主要薄膜生产厂见表1)。我国在非晶硅薄膜电池方面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非晶
硅电池也是目前我国薄膜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2.铜铟镓硒电池 虽然全球有上百家企业从事CIGS技术的研发,但突破技术和设备瓶颈,能够生产大面
积组件的企业不多;技术相对成熟,单机年产量超过10MW的生产线更少,目前仅有欧美和日本的几家公司。CIGS
的试验室转换效率已达20%,接近晶硅电池的试验室转换效率;到目前为止,CIGS薄膜组件在商业运用中被证实
的最高转换效率为15.7%,该技术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商MiaSolé拥有。
3.碲化镉电池 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其小面积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
16.5%,商业组件的转换效率约9%,组件的最高转换效率达11%。鉴于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良好发展前景,
日本计划再启动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意大利和德国也在进行类似的工作。全球最大的
碲化镉太阳能电池制造商First Solar公司正加速扩大产能,在德国建设年产100MW的工厂,同时还计划在美国
本土和亚洲分别建设一个100MW的工厂。目前国内介入碲化镉电池的企业仅三家,但均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四川
大学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进展顺利。
尽管碲化镉技术的转换效率低于晶硅太阳能电池,但同时考量转换效率、制造成本及原物料成本等因素,碲
化镉技术拥有比其他薄膜太阳能技术更佳的成本结构,或在今后成为BIPV市场的主力军。
国内市场正在启动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对外依赖度很大,自2006年以来光伏产品的出口比例一直在95%以上,面临很大的国外补
贴政策和贸易保护的风险。所以,我国的光伏产业要健康发展,亟待拓展国内的应用市场。近年我国对BIPV的
重视不断加强,相继推出了《关于组织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的通知》、《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
补助资金治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施行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要推广BIPV,
根本出路还在于并网,因此国家急需出台类似欧洲《上网电价法》的法律来切实推动BIPV的普及应用。
当前日本核电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恐慌,使各国政府开始对核产业重新思量,近期全球将会有大批在建或在
运营的核电站停止工作,核电减少将导致电力紧俏,具有建设周期短、安全、高效优势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望成
为替代核电的首选。作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清洁替代能源,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建筑市场,随着相关行业法规的完
善及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的BIPV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表1 2010年国内主要薄膜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 MW/a
生产企业 电池类型 转换效率/% 技术来源 产能
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 非晶硅薄膜 6~6.5 自有 225
江西赛维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微晶双结 9 AMAT 130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微晶双结 9 欧瑞康 90
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硅薄膜 6~7 XSUNX 125
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 非晶硅薄膜 6.5 欧瑞康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