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涂料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阿克苏诺贝尔亚洲区溶剂采购总监 杨向宏
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在我国已经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更强调质量。而且,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
出的比例越来越高,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的涂料工业市场发展的方
向。中国市场上目前有超过9000家涂料企业,比全世界其他国家涂料厂总和还多。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涂料
市场已经经历了完全市场化的洗礼,且年增长率都保持在两位数。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涂料产量达755万t,
按照年产量来算,我国涂料行业已跻身世界最前列。
面对极度分散的中国涂料工业市场,国际涂料巨头凭借品牌、管理和技术优势,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在中
国合资或直接设厂,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尤其在建筑涂料领域。当然,国内涂料企业也不容小觑。在国
际企业的引导以及充分市场化环境中,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也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了,在今天的中国涂料市场,
越来越多的涂料民企正向国际知名涂料企业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然而,为保证中国涂料工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涂料企业应当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方面更进一步。
法规趋严 要求企业低碳增长
在涂料领域,相关法规均围绕限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及限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展开:
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欧盟REACH法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
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2006年7月1日RoHS正式实施,欧盟已立法在与人接触的产品中对六大类
物质设限。
在中国,2001年国家颁布了室内装饰装修的两个强制性标准GB/18581和GB18582,是我国涂料工业第一次
出现强制性标准:对其中的VOC、苯类、重金属(Pb铅,Cd镉,Cr铬,Hg汞)、游离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作出了
限制规定,2009年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了大幅修订。从GB18581-2009版中发现,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甲醇含量及卤代烃含量新列入了限制名录中;而苯和芳烃含量的限制已被大幅提高。
VOC是碳足迹的始作俑者(占到了7/8的比例)。VOC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形成毒性更大
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醛类、过氧化酰硝酸酯等。
传统的溶剂型涂料中的溶剂含量常在40%以上,有的涂料如硝基漆在施工时的溶剂含量高达80%,汽车涂装
的溶剂型金属色漆溶剂含量高达80%。2009年中国溶剂型涂料生产了约490万t,按50%溶剂含量算,产生的VOC
超过246万t。
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国家立法要求改进室内空气质量,这将推动进一步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碳足迹
减少的强制要求也将进一步带动VOC的减少。以下是几点减少涂料VOC的建议:
● 大力发展非溶剂型产品
● 减少溶剂型产品中溶剂的使用量
● 减少水性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为了适应市场新需求,领先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环保特优产品,例如不含VOC的Freshaire ChoiceTM油漆,
不含溶剂型产品的Ecosense油漆。
一些跨国公司大力研发环保产品,例如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已定下宏伟目标:到2015年,其环保特优产品的
销售额将占到总额的30%(阿克苏诺贝尔所指的环保特优产品,是那些与主流同类产品相比更具生态效益的产品)。
技术创新 助力可持续发展
虽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渴望新技术、新产品,渴望产品与众不同;渴望自己的企业有顽强的生存能力,但考
虑到巨大的仪器设备投资和庞大的研发投入,目前我国的9000多家涂料企业和千余家上游原料供应商都拥有各
自的研发团队和完善的研发中心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背景下,坐拥庞大财力的跨国公司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先机。例如某全球涂料巨头表示,将把年销售额
的2.5%用于创新研发,在其创新战略中,公司计划增加大型研发项目的投入,这将超过总研发支出的60%,重点
投入将是切合各个重点细分市场需要的方案;力争超过15%的销售额来自“突破性”创新方案,超过30%的销售
额来自环保特优方案。
企业应与价值链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关系,以促进企业在遵从、创新以及明确新的增长平台等方面的协作。当
监管收紧、消费者对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材料和流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等诸多因素使战略配置不当的
成本越来越高时,这种协作的回报就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