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论
“未来五年,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启蒙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后
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
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发表的
《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提到。
“绿色建筑的本质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低成本、高品质的。与其他行业相比,低成本绿色建筑的实现途径主要有
两条:一是低成本技术和管理优先技术,如被动式设计;二是高性价比的技术,如照明技术等。
其次,绿色建筑的成本是动态的,亦是可控的。绿色技术成本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技术成熟、产业化和市场
化程度;地理、气候、区域生活方式;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施工建造等工程水平;项目运营管理水平等。同时,
作为新兴领域,技术、市场、政策日新月异,因此,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成本控制并非固定的定额管理,而应基于
动态统计分析系统,采用动态技术成本控制策略平台或工具。”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在绿色建筑大会强调低成本、高品质是绿建本色。
“有效利用太阳能,关键是抓住建筑设计这一环节,坚持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太阳能利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从建筑项目
立项、任务下达、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同步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热采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光伏等
系统,完全和建筑物融合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才是太阳能和建筑的一体化。这是需要多学科全面参与、合作的系
统工程,需要政策法规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太阳能企业、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合力推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张树君认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多方合力。
“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因素的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如何实现三者的最佳平衡、实现绿色目标,
是建筑师面临的最大的困惑。要解答这个困惑,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则便是——因地制宜。这个词听起来简单,但要
在实际设计中将其作为方法论予以充分应用,便会涉及很多因素,这就要求建筑师多做一些基础性的调查工作。”
——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刘少瑜认为绿色建筑既非一种设计风格,也不是某种科技产品,而是顺应自然的一
种平衡之道。
“未来绿色建筑发展需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节能技术的采用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绝不是最关键因素,关
键仍在于建筑使用者是否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作为优先选择;其次,建筑设计师应引导使用者实现行为节能,
也就是说,应在‘什么使用方式优先’的理念下进行设计,更方便使用者的节能行为;再次,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不
能盲目追风,即使已形成产业的光伏发电,在整个能源体系中,也仅占不到5%的比重,所以目前不要奢望再生能源
对绿色建筑产生多大效果;最后,不能过分重视设备节能,对新节能设备的投入使用,应格外审慎,拒绝面子工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林波荣表示绿色建筑绝不是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做简单加法,
发展、评价绿色建筑要注重实际性能。
“木材、钢材和混凝土是目前最常用的三种建筑材料。我们与中国研究机构合作,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对比
发现,在能源利用率、产生垃圾废物、空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7个指标中,木材
均大大优于钢材和混凝土材质。木结构建筑不仅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同样效果显著。”
——加拿大林产品研究院院长Pierre Lapointe强调木材作为主要建材,一定是未来建筑界发展方向。
政策法规
2009年7月1日起,美国加州在全美第一个开始执行“建筑物绿色标准法规”, 要求加州所有新建筑,包括住
宅、学校、医院、商业大楼以及公共场所,未来都必须减少消耗15%的电力、减用20%的水量。
加州建筑物标准委员会建议绿色建筑的节能理念应在设计环节就有所体现,譬如,在屋顶铺盖太阳能发电板,
建筑外墙的内部要填充绝缘材料,门窗玻璃具有隔热性质,空调设备安装于阳光不会直接照射的地方,室内电器一
律采用节能也就是贴有“EnergyStar”标志的产品,包括省电灯泡、省电热水器、节能冰箱等。
加州建筑物标准委员还和加州水电供应局签署合作计划,共同发行了一本“节能手册”,针对各种节能设备的操
作有具体扼要的说明。以空调设备为例,应该先设定可以达到节能的标准,也就是定在25.5℃,使用时尽量把所有
门窗关妥,关闭用不到的房间,保持通风顺畅等,手册最后还会提醒一句:“定期保持过滤网的清洁。”
住户搬进完工的绿色住宅时,少不了要购买电器产品。以冰箱为例,有四个正确步骤可以遵循:第一,提醒消
费者,购买节能冰箱可以获得政府奖励性退款;第二,家庭主妇应正确设定冰箱及冷冻柜的温度;第三,要常保冰
箱后的循环圈清洁;第四,避免让冰箱超载。
该手册的内容也会随着产品的推陈出新随时增订修补,让绿色建筑真正达到“节能减碳”的目标。
数 字
1/5我国1/5以上的城市已开始各种类型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1%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初中级阶段,每提高1%城镇化率,蒋新增能耗6000万t标准煤,新增建筑用地1000多km2,
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6亿t。
100只要每年新增100个绿色建筑项目,“十二五”期间将节能8.5亿kW·h,近30万t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气体
76.6万t,节约水资源0.3亿t、可循环材料1.1亿t。
70%从太阳能光热在建筑的应用来看,我国建筑屋顶应用量已达全世界的70%。
20全国大多数省已建立了绿色建筑研发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机构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认证资格,20多个省有绿色建
筑委员会。
52%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产品购买、施工、运行管理全过程中,由于设计阶段的不重视和不精细导致设计阶段的
不达标项占全过程的52%。
113 2008~2010年,我国获得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总数为113个。
10在113个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项目中,获得设计标识的共103个,占91.2%;获得运行标识的仅为10个,与或设
计标识的项目数相差9倍。
25上海、苏州、北京以25项、17项和8项,位列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前三位。苏州发展尤为迅速。
7全国房地产企业中,绿地、万科分别以7个、6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位列第一、第二,招商地产、中新苏州工业园
区开发集团以5个项目并列第三。
122目前已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整体单位面积增量成本为每平方米122元,随着星级提高,增量成本值也有较大增
加,一、二、三星级分别为每平方米41元、111元、242元。
58%从前几年已获得星级绿色建筑的项目分析,项目平均节能率达58%、节水率大于15.2%、可循环材料大于7.7%、
二氧化碳减排达每平方米28.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