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己二酸产能过剩压力大 企业投资须谨慎
2011年19期 发行日期:2011-05-17
作者:易建华
己二酸产能过剩压力大 企业投资须谨慎
□  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建华

  随着用途的扩大,从2008年底至今,己二酸价格两年间上涨了183%,产能增长了114%,增幅居有机化工原
料之首。目前,己二酸市场虽仍看好,但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渐释放,产能过剩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1. 价格暴涨 产能激增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市场价格高涨,从2008年底的7500元/t一路上涨,到2010年4月份突破20000元/t,
目前已达到21200元/t,两年间上升了183%,涨幅居有机化工原料之首。
   2006~2010年,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国己二酸需求增加了129%,而受海关总署2009年第35号公
告(关于对原产于韩国、欧盟和美国的进口己二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的影响进口数量急剧下降。“一
增一降”使市场供应出现很大缺口,再加上2008、2009年我国己二酸产能不足,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促使己二酸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激发了国内己二酸的建设高潮。同时,成熟的己二酸生产
技术和充足的硝酸、环己酮原料资源,也促进了己二酸产能的迅猛增长。2008年我国己二酸产能为35万t/a左
右,2010年达到75万t/a,增长幅度达114%(详见表1)。
    目前,还有一大批在建装置,如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公司和山东洪业化工集团各两套7.5万t/a装置、河
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公司5万t/a装置、新疆天利高新股份公司7.5万t/a装置(详见表2)。预计2011年我国
己二酸产能将超过100万t/a,达到102.5万t/a,同比增加37%。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我国己二酸产能可达到
170万t/a。
   2010年,我国己二酸实际产量约65万t,进口6.8万t,出口3.1万t,表观消费量68.7万t。我国己二酸
2006~2010年生产和消费量统计见表3。

 表1  2010年我国己二酸主要生产企业产能统计  万t/a
生产企业                    产能  产量/万t       备注
辽阳石油化纤总公司            14.0    14.0        外销
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公司    22.5    22.0        外销
山东洪业化工集团            15.0    10.0        外销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        16.0     8.5        自用
新疆天利高新股份公司         7.5     7.5        外销
合计                        75.0    65.0
    
          表2  我国在建己二酸装置统计        万t/a
建设厂家                  建设规模   预计2011年新增产能    备注
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公司    15.0             7.5            外销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    15.0             7.5            外销
华峰化工集团                15.0             -                外销
山西丰喜化工集团             7.5             7.5            外销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         5.0             5.0            自用
新疆天利高新股份公司         7.5             -                外销
山东洪业化工集团            15.0             -                外销
开滦煤化工公司                15.0             -                外销
合计                        95.0            27.5
    
    表3  我国己二酸2006~2010年生产和消费量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表观消费增长率/%
2006    12.0    18.2     0.2        30.0             -
2007    15.0    27.8     0.2        42.6            42
2008    28.0    16.2     0.2        44.0             3
2009    45.0     8.3     0.9        52.4            19
2010    65.0     6.8     3.1        68.7            31


  2. 应用市场扩大 消化能力不足
   国际市场上,己二酸主要消费在尼龙66盐、聚氨酯多元醇、聚氨酯等产品制造领域。我国则稍有不同,根
据市场调查,2010年己二酸的最大用途是用于聚氨酯生产,大约消耗45万t左右,占己二酸总量的65%;其次
是用于尼龙66盐,大约消耗13万t,占19%;其他领域因欠新产品开发,用量很少,大约消耗11万t,仅占16%。
   受世界经济普遍增长的影响,全球聚氨酯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年在5%以上。我国聚氨酯增
速更快,2005年以来年均增速在15%左右,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下降,2010年平均增速接近20%。目
前,聚氨酯应用己二酸比较活跃的两个产品是PU浆料和鞋底原液,2010年PU浆料耗己二酸约占国内总量的40%,
鞋底原液耗己二酸占25%。聚氨酯将来会广泛应用于机电、船舶、航空、车辆、建筑节能材料、高性能弹性体等
领域。因此,聚氨酯需求的增长将会拉动己二酸的快速增长。预计在今后几年中,聚氨酯消耗己二酸的平均增速
将保持在15%左右,2011年预计聚氨酯行业消耗己二酸将在53万t以上,2012年将超过60万t。
   每生产1t尼龙66盐可消耗0.56t己二酸。2010年我国尼龙66盐产量为23万t,消耗己二酸13万t左右。
预计2011、2012年尼龙66盐产量分别为26万t和30万t左右,将分别消耗己二酸14.6万t和16.8万t。另
外,尼龙66盐下游切片市场有较大需求潜力,如果国内能解决己二腈(生产尼龙66盐的另一原料)的生产技术
问题,将促进尼龙66盐的发展,也有利于己二酸产能的消化。
   目前己二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己二酸酯类增塑剂是塑料加工的重要助剂,如己二酸二辛酯,这
类增塑剂具有耐寒、耐油、耐水及耐久的特点,有永久性增塑剂之称,应用前景较好;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中也
需要少量己二酸。此外,己二酸还可生产电子工业中的己二酸铵、己二酸单酯等产品。
   根据上述分析,2011年我国将共消耗己二酸接近80万t,2012年己二酸消耗预计将达到90万t左右,而己
二酸产能将达到130万t/a以上。另外,2014年我国对进口己二酸临时反倾销措施将结束,国外进口己二酸也将
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因此,今后几年我国己二酸市场将呈现产能过剩局面,市场压力增大,竞争将日趋激
烈。


  3. 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
    1.环己酮  
    目前我国生产环己酮的企业有12家。其中,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公司产能已达28万t/a,是国内最大的
环己酮生产企业;巴陵石化公司、浙江巨化集团、石家庄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方明化工公司的产能都已达到
或接近10万t/a。截至2010年底,我国环己酮(醇)产能达到115万t/a,产量86万t(见表4)。
   根据市场调查,表4中环己酮外销量大约为29万t,但己二酸生产企业的外购量不足19万t,其余产品销
往己内酰胺生产企业。目前,在建的环己酮生产装置有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公司10万t/a和山西丰喜集团8
万t/a项目。因此,今后1~2年内环己酮(醇)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己二酸生产的需求。
    2.硝酸  
    我国硝酸生产主要分布在安徽、山东、江苏、河南等地,这些地区硝酸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以上。2010
年硝酸总产能已接近300万t/a,同比增加11%;产量为236万t,同比增加13.5%;生产装置平均负荷不足75%。
产能过剩导致硝酸市场竞争激烈,一年来浓硝酸平均价格始终在2000元/t上下波动。
   近几年,硝酸在己二酸生产中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2008~2010年分别为15%、23%、29%,预计2011、2012
年将保持在30%左右,消耗硝酸量分别为70万t、79万t。虽然己二酸对硝酸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但硝酸的产能、
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己二酸生产的需求。
  表4  2010年我国环己酮(醇)主要生产厂家产能统计     万t/a
生产厂家                   产能     产量/万t              备注
山东博汇集团海力化工公司    28        17        自用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醇)    14         6        自用
山东方明化工有限公司        10         8        商品量
巴陵石化公司                10         8        商品量(含内供鹰山石化)
石家庄焦化股分有限公司        10         8        商品量
巨化集团公司                 9         8        自用6万t,外销2万t
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8         7        自用
巴陵鹰山石化公司             7         7        自用
山东洪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6         6        自用
福建东鑫公司                 6         5        商品量
南京帝斯曼东方化工公司         5         4        自用
四川内江天科公司             2         2        商品量
合计                       115        86    

  4. 后市价格居高位区间
   长远来看,己二酸价格下降的空间不大。原因在于以下两点:①石油资源日益稀少,价格将高位运行,生产
己二酸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也将逐渐上涨,封堵了己二酸价格下跌的空间;②生产成本上升,生产用水、电、煤价
格处在上升通道,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明显。受成本的刚性推动,己二酸价格不可能大幅下降。
    综上所述,如果石油价格在80~100美元/桶运行,己二酸的市场价格在14000~18000元/t是合理的。今后
几年,己二酸的市场价格再度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小,预计在13000~19000元/t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5. 未来市场竞争将加剧
   1.产能过剩的压力  
    近几年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大幅增加,市场将出现过剩,导致竞争加剧,价格走软。
   2.节能减排的挑战  
    己二酸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含酸废水和含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监控对象。
   3.进口产品的冲击
    到2014年我国对进口己二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取消,进口己二酸必将冲击国内市场。
   综上所述,未来市场竞争将加剧,企业应暂时回避新建己二酸生产装置,待市场好转时再做定夺;科研部门
要加大相关新产品的研制力度,尽早解决己二腈生产技术等问题,促进己二酸产能的消化;生产企业要积极进行
技术改造,做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之间可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不仅要
稳住国内市场,同时也要拓展国际市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链接1:己二酸全球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己二酸生产装置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中东欧和亚洲地区,其中亚洲地区近年来生产发展较快,新增产能
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而北美、西欧地区由于下游产品发展迟缓和环保等原因纷纷关闭生产装置,新、扩建计
划寥寥。英威达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商,2009年陆续关闭了其在世界各地的多套生产装置,产能由2008
年的117.4万t/a减少为现在的38万t/a,关闭的生产装置分别为英国威尔顿27万t/a、加拿大梅兰特19万t/a、
美国德克萨斯州22万t/a以及新加坡11.4万t/a,这一系列重大变化影响了全球己二酸的供应格局。另外,2009
年6月,SK投资公司顺利收购SOLUTIA一体化锦纶业务,其中包括35万t/a的己二酸生产装置。
   2008年世界己二酸产能突破历史新高达到324万t/a。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部分公司关闭生产装置,产
能锐减,己二酸产能降为260万t/a左右。2010年,世界己二酸总生产能力约268万t/a。未来几年,中国将新
建多处己二酸生产装置,预计2015年世界产能将增加到310万t/a。2010年国外主要己二酸生产企业见表1。
  目前,世界上己二酸消费领域包括尼龙66纤维和工程塑料、聚酯多元醇、增塑剂及己二酸酯等。2010年,
世界己二酸消费量约为225万t,主要用于尼龙66盐、聚氨酯树脂、增塑剂领域。其中第一大消费领域是尼龙
66盐,约135万t,占总消费量的60%;其次是聚氨酯树脂,约56万t,占总消费量的25%;增塑剂领域消费约
16万t,占总消费量的7%;其他领域占8%。
表1  2010年国外己二酸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万t/a
企业              产能     
罗地亚             54.5
SK                  42.0
英威达             38.0
巴斯夫             26.0
兰蒂奇             15.0
旭化成             12.0
朗盛              6.8
合计            194.3

链接2:我国己二酸由进口型向出口型过渡
  近几年我国己二酸需求旺盛,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每年都从国外大量进口。根据海关统计,2002
年我国己二酸的进口量为9.46万t,2003年增加到13.34万t,2007年达到27.80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2008
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需求有所下降,同时有多套新建装置建成投产,产量扩大,使得当年进口量大幅度
下降,只有16.23万t,同比下降41.62%。2009年国内产能进一步扩大,进口量进一步下降到8.34万t。2009
年底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韩国和欧盟的进口己二酸征收反倾销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2010年由于反倾销的
实施,国内供需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己二酸进口量继续下降为6.84万t,出口量增长迅速,超过3万t。预计2011
年随着国内新装置的投产,我国己二酸进口量还将继续下降,我国逐渐从己二酸进口型国家向出口型国家过渡。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