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产能增加“十二五”我国钾肥自给率提升
2011年19期 发行日期:2011-05-17
作者:亓昭英 侯湖滨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332

产能增加“十二五”我国钾肥自给率提升
□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分会 亓昭英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侯湖滨
国产钾肥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钾肥供应主要靠国产和进口两种渠道来分担,境外钾肥基地还未对国内市场有所供应。2010年我
国钾肥自给率达到50%左右。鉴于我国可溶性钾资源的缺乏和进口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今后我国总的钾
肥供应思路是:立足国产,适量进口,发展境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自给率达到80%。
   2010年我国钾肥总供应量为852.62万t(K2O,下同),表观消费量为708.12万t K2O,同比增长17%。这主
要得益于2010年氯化钾价格维持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促使钾肥需求快速回升。目前国产钾肥产量还不能满足市
场需求,还需大量进口。2010年我国进口氯化钾524.11万t(实物),合330.19万t K2O;氯化钾、硫酸钾、硝
酸钾等出口钾肥总量合计约为6万t左右;库存结转132.3万t。近年国内钾肥供应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钾肥的供应量在2007年达到高峰后快速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进口钾肥量急速减少所
致。2006年钾肥总供应量为654.1万t,2007年达到最高峰870.3万t,但2008年下半年开始下降,到2009年
降到最低点446.2万t,而2010年开始有明显回升迹象。从图1还可看出,2009年前两条线呈靠近趋势,2010
年又开始分离。说明国产钾肥在总供应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进口钾肥的依赖度趋于下降。
    1.资源型钾肥
  目前,我国利用钾矿资源生产的资源性钾盐产品主要是氯化钾、硫酸钾和硫酸钾镁,主要原料是青海和新疆
的盐湖卤水、云南的固体钾矿和山东、天津、江苏等地的海盐苦卤。2010年资源性氯化钾、硫酸钾和硫酸钾镁肥
的总产能和产量都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49.20万t/a和334.13万t,同比分别增长15.21%和4.19%。
  2010年我国资源型钾肥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共有40家,其中大部分在青海。我国最大的钾盐企业是盐湖集团,
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21.28%;其次是国投罗钾,占6.49%;第三是格尔木藏格钾肥公司,占4.90%。前10大生产
企业所占总市场份额达38.41%,其余67.33%为其他钾肥企业和进口钾肥。
    2.加工型钾肥
    ①曼海姆硫酸钾  2010年,我国曼海姆硫酸钾的产能为176万t/a实物,同比降低24%;产量为93.9万t,
同比增长123.57%。主要生产企业有60余家,包括中国青上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米高集团、山东三方化工、
石家庄合和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齐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氯碱厂等。
    ②农用硝酸钾  农用硝酸钾的产能在未来两三年将会有较大的提高。2011年青海元通公司20万t/a硝酸钾
产能开始投入运营,文通集团在山西的硝酸钾装置将搬迁至青海格尔木,届时将新建20万t/a的硝酸钾装置,
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农用硝酸钾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拓宽,产量会在现有12万t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到20
万t,即3年后,我国硝酸钾的年产量有可能达到50万~60万t。
    ③磷酸二氢钾  目前我国磷酸二氢钾生产企业有20多家,总产能20万~30万t/a,因为该产品规模比较小
而且分散,装置可以生产磷酸二氢钾,也可以转产做磷酸铵盐,所以产能和产量不易统计,国内大装置产能一般
都在2万t/a以内。2010年因为我国南方和西南部干旱,国家推出特殊支持政策——免费对农户发放磷酸二氢钾,
从而使拉动我国磷酸二氢钾的产量达到10万t。另外,重庆一家公司新开发出用湿法磷酸直接生产磷酸二氢钾的
方法,此工艺的工业化,将会在短期内大大提高农用磷酸二氢钾的产量。
    3.钾硅钙微孔矿物肥
   利用钾长石等不溶性钾资源,采取在半湿状态下静态水热反应工艺生产钾硅钙微孔矿物肥料,将富钾岩石中
的钾和所有中/微量元素整体地转化成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营养形态。2010年这项技术步入产业化阶段,在河南
南洋和北京怀柔等地已建成生产线,2011年有望建成投产。


2010年价格低位运行
   2010年上半年国内钾肥市场大部分时间处于成交低迷、价格微微下滑的状态,6月底国产氯化钾(60%)最
低在2350元/t成交。但从7月开始,国内外钾肥市场行情启动,价格一路上升到11月底,而后随着国家稳定价
格等政策出台,钾肥价格12月在高位(氯化钾2850元/t左右)稳定下来。
  资源型硫酸钾自2009年10月以来价格一直稳定在3000~3100元/t。2010年7月市场开始回升,最高达到
3300元/t,目前维持在2850元/t左右。
   加工型硫酸钾2010年上半年价位在3050元/t左右,基本保持平稳。下半年价格开始提升,达到3600~3700
元/t。
   硫酸钾镁肥的价格2010年一直在1900~2000元/t低位运行。
   农用级硝酸钾2010年上半年价格持续低迷,在4500~4800元/t,下半年维持在5500~5700元/t左右。
   磷酸二氢钾市场比较混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业级产品价格从2009年初的12000元/t左右,下降到2010
年6月份的 7000元/t左右,2010年底上升到9000元/t左右。


2011年市场预测
   2011年,我国资源型钾肥产量有望达到350万~360万t左右,创历史最高,同比增长3%~4%,这一增长将
主要来源于国投罗布泊钾盐、青海格尔木地区及周边一些钾肥企业产量的增加。
   预计2011年钾肥的需求量将继续上升,总需求量(包括工农业用钾和适量的库存)在750万t左右,同比
增加6.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①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和13亿人口的温饱要求,这是钾肥需求的刚性支撑;
②经过近10年的“补钾工程”,人们已经树立起“无钾不肥”的理念,这也是钾肥的刚性需求的一方面;③气候
条件的异常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使钾对农作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由于国际钾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了国际钾
肥市场的不确定性,促使国内大力提高自我供应保障能力,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
   我国与BPC 2011年氯化钾进口合同到岸价400美元/t已签订,加上各种港口费用,港口成本价约合2800
元/t人民币,排除不确定因素外,2011年的钾肥市场价格将在目前2900元/t(60%氯化钾)的水平上方稳中有
升地运行。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针对我国非传统钾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前期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要重点开展利用盐湖低
品位钾矿、海水钾、不溶性钾矿、井盐钾等资源的自主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选择典型矿点建设规模化示
范工程,为形成我国自主保障的钾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1.发展目标
    随着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骨干企业政策的实施,“十二五”期间青海盐湖集团产能规模将达到350
万t(实物)/a。同时青海其他钾肥厂的产能将超过200万t/a,新疆罗布泊二期工程建成产能将达到300万t(实
物)/a。再加上海水钾、云南固体钾、境外钾肥企业及不溶性钾资源的开发,预计今后5年内我国钾肥产能将达
到1000万t(实物)/a左右,年产量将会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在600万~800万t(实物)。“十二五”期间,预计
我国氯化钾、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等钾肥产品年消费量为800万~1000万t(实物)。因此,在“十二五”期间,
我国自产钾肥可基本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下限水平。长期来看,只要将实际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就可以防范
国际钾肥资源垄断可能带来的风险。
    2.政策建议
  ⑴取消优惠政策,加快市场化进程  为保障国内钾肥需求,应适当放开对钾肥的管理,取消或补全现行优
惠政策,让现有资源型和加工型钾肥享受同样的政策;增加给农民的直补,走市场化道路,让种植户得到实惠。
   ⑵鼓励企业勘探、开发国内外钾资源  支持鼓励大型国有矿山企业找矿、探矿,特别是对钾矿成矿条件较
好的重点资源矿区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发掘新的钾矿资源。同时,鼓励大型企业在海外兴办钾资源产
业,以促进我国钾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⑶进一步完善化肥市场调控体系  针对钾肥全年生产、季节性消费的特点,在保障国内供应的前提下,建
议取消加工型钾肥出口关税限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淡旺季均衡生产。在巩固钾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
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国家钾肥储备体系,实现钾肥宏观调控方式的根本转变。
   ⑷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⑸加大富钾岩石生产钾硅钙肥的产业化进程,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钾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