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先锋观点: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撑
2011年20期 发行日期:2011-05-25
作者:施沃伦
先锋观点: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撑
□  施沃伦

  富于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个人的自律与真诚,以及技术的进步是可持续化生存这个板凳的三条腿。

先进技术
  突破性的发现和创新有利也有弊,在尖端技术方面尤为如此。正如美国海岸防卫队检查员在国会听证会上所
言:“科技已经确切无疑地走在了监管的前面。”然而,许多人仍认为,凭借未来的技术发展,矿物燃料枯竭和环
境退化问题终能以公平且可持续的方式得到解决。运用新技术,尤其是在能源的关键性领域运用新技术,会有哪
些潜在性后果呢?
  碳捕获和封存(CCS)是目前正在一些发电厂进行试点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其中包括捕获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二氧化碳,然后永久储存在地下,使其免于排放到大气中。为了保证煤炭资源利用的长期性,通过必要的技术研
发推广CCS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许多人对在碳封存地点附近居
住表示担忧,煤气泄漏也具有相当高的危险性,尤其在高浓度情况下。应用CCS还需面对高昂的代价,从电厂改
造、二氧化碳的管道输送,到将其压缩至地下,这都会对供电成本造成显著影响。按照目前的估计,CCS技术将
使电厂的生产效益降低10%左右,因为在碳捕获过程中会消耗额外的煤炭。专家认为,新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还将
需要至少10年时间。对于储存在地下的碳会不会对周围地区造成影响或重新泄漏到大气中来,尚无人能断言。
即使是CCS的支持者也承认,要想成功运用该项技术,必须对用于碳封存的地质构造进行正确选择和严密监测。
这样一来,监管机构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其员工也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这是一场胜负难料、影响巨大的
豪赌。不过目前人们还是普遍倾向于认为,碳封存是惟一的选择,除非我们不再需要依靠燃烧矿物燃料来进行电
力生产和其他工业活动。
  从开采难度低的气田进行天然气供应,这种方式目前已进入资源日益枯竭的窘境,能源公司已着手从特定的
页岩地层中勘探大型气田。但是在运用水压致裂技术将天然气从页岩压出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致裂液
(化学增稠剂、润滑剂及其他化合物)和地下水污染究竟有何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人认为其风险巨大。
此外,井筒的设计及其完整性,危险化学物质泄漏的可能性随时存在,以及每一步致裂作业所需要的大量供水,
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效益和矿物燃料的环保水平。但是,新的发展会催
生新的问题。对于新技术,在我们还未充分了解其影响的前提下就贸然付诸实践,即便出发点再好,也可能会招
致不可预知的麻烦。此外,如果对所有相关情况的复杂性和相互关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利用创新成
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重大错误。

远见卓识的领导
  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技术的进步将解决所有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及其他各类困难,所以人类不必改变产生问
题的活动。对于可持续性困局,如果沿用“一切照旧”的做法,势必招致风险。首先,这有可能降低或破坏我们
未来的发展成效。其次,被动经营的企业会错失降低成本或开辟增收渠道的良机。例如具有前瞻性的管理者就逐
步意识到尽可能减少环境足迹对节省成本的意义。沃尔玛已经从这一行动中的后进者转变为领跑者,其结果是节
约了大量成本,提高了声誉。威廉·麦克唐纳和迈克尔·布朗加特在相近领域所从事的开创性工作,使那些运用
了生态敏感型规划概念的企业发生了转变。这些企业创造的产品、建立的工业系统和建筑物,能够确保商业行为
与自然和谐运行,同时又节省其中所需的成本和稀缺资源。相反,以更高的保险费和较低的股票估值为代价,从
事环境破坏性活动的企业则不断受到惩罚。为了提高企业在该领域成败得失方面的信息透明度,代表着500多家
投资机构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要求各公司提供其碳排放量数据。2003年以来,向CDP披露该项数据的公司
已增加了10倍,达到2500家,它们分别来自60个国家。拒绝披露数据的公司则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
其资本成本和保险费也相应较高。要想在应对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取得成功,我们丝毫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这还
不够,企业领导者还必须成为积极的环保楷模。

个人责任
   我们不仅需要更多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还需要更多的民众为生物圈的健康运行而承担起个人责任。
要么出于无知,要么因为懒惰,很多人连最微小的改变都不愿采纳。在改变习惯,特别是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我
们可能需要以短期的不适或牺牲为代价,但从长远来看这都是确有益处的。要想既取得经济的蓬勃发展又能拥有
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可持续化生存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态度,
它需要我们放长眼光,尊重大自然的自身需求,同时正视大自然的局限性。
  在发达国家,许多人获得的物质商品已超过了保证其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水平,而要克服这种对
物质的依赖并非易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而言,降低物质消耗的任务则会愈加艰难。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
的物质消费水平无法与西方国家同日而语,如果迫使其降低物质需求,则会使其产生利益被人剥夺的感受。在亚
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催生了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这一地区的局面因而愈加严峻。到2050
年,亚洲约有20亿人将步入快速发展的城市中。人们对服务、交通、能源、住房、卫生、食品和水的需求增长
势必不可避免。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九个国家已被列入“水资源紧缺”国家的名单,因为这些国家年人均水拥
有量不足1700m3。工业、农业和未知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更高的资源需求亦会使局面愈发不确定。如果不进行重
大变革,那么目前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环境灾难和社会动荡。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地区委员会负责人诺埃琳·海
泽认为,亚洲国家的政府“根本无从奢望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马克·迈克勒比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政府雇员,在他寄给家乡当地报纸——南卡罗来纳州《博福特报》
的一封信中道出了我们亟须实现的态度转变。在信中,他坦露了自己对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所带来的环境悲剧
的反应:“面对持续不断的墨西哥湾环境灾难,人们已开始探讨我们的国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我也准备加入其
中。这次事件不是英国石油公司的错,不是跨洋公司的错,也不是政府的错,这是我的错。应该受到谴责的是我,
我很抱歉。之所以说这是我的错,因为地球已经再三提醒我们,我们应该考虑考虑未来,改变自己不可持续的生
活方式,然而我并没有深入领会这一提醒。‘公民’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词语。我们所应在意的,是个体的所
作所为。我们最终的理想是结束对石油的依赖,作为国家公民,我们必须偿还自己亏欠大自然的债务:骑自行车
去上班,绿化环境,等等。所以说,石油泄漏事件是我的错。我很抱歉。我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可持续化生存就好比板凳下面的支腿,它是人类生活的坚实基础。富于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个人的自律与
真诚以及技术的进步是板凳的三条腿。当这三条支腿都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时,我们方能为实现可持续的、有
意义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