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过扩能高峰期 苯乙烯产业将迎来春天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孙欲晓 吉化集团吉林市锦江油化厂 姜月伟
国外市场惨淡经营
2010年全球有两套大型苯乙烯装置投产,分别为伊朗Pars Petrochemical的60万t/a装置和美国莱昂德尔
与中石化合资在宁波镇海的世界最大PO/SM装置,其苯乙烯产能为62万t/a。2010年全球苯乙烯总产能达3291.3
万t/a,其中北美635.6万t/a、西欧572.7万t/a、亚洲及中东地区1903.7万t/a、中南美地区69.0万t/a。
近年来,随着产能不断增加,苯乙烯市场将面临供过于求,生产商将会继续扩大重组、出售和关闭部分装置。
继陶氏化学出售重组苯乙烯业务后,巴斯夫迫于中东低成本产品的压力,也计划出售苯乙烯资产。随着新的大型、
低成本装置的开工投产,经济效益低的装置将继续蒙受停产的压力,未来会有多套苯乙烯装置陆续关闭,日本有
可能会关闭1~2套。预计2013年全球苯乙烯产能过剩达到250万t/a左右。2011~2013年国外主要苯乙烯新增
产能见表1。
由于聚苯乙烯和ABS等下游产品需求的强劲增长,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生产发展很快。2010年世界苯乙烯产量
和消费量达到2500万t,开工率81%。2009~2010年消费增长率5%,预计2010~2015年需求增长率为3.6%,2015~
2020年将减少到2.7%,2015年全球苯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3000万t以上。另外,未来几年苯乙烯产能的增长将
远高于需求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地区新建能力不断增加,同时也是中东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业,乙烯配套大
型苯乙烯装置所致,今后苯乙烯的发展重心将向亚洲及中东地区转移。
预计未来几年,苯乙烯主要的下游衍生物聚苯乙烯、ABS/SAN、SBR及其胶乳、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以及
苯乙烯共聚物中,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将是ABS/SAN,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2%,其次是苯乙烯共聚物,将达到5.7%。
2010年世界苯乙烯消费结构见图1。
表1 2011~2013年国外主要苯乙烯新增产能统计 万t/a
公司 国家 新增产能 计划投产时间
Pemex石化公司 墨西哥 10.0 扩能
印度石油公司(IOC) 印度 60.0 2011年10月
泰国PPT芳烃炼油公司(PTTAR) 泰国 30.0 2012年
泰国炼化生产商IRPC 泰国 6.0 扩能,2012年
韩国湖南石化公司与卡塔尔国际工业控股公司 卡塔尔 60.0 2011年
国内市场供需两旺
2010年国内苯乙烯市场新增产能76万t/a,除美国莱昂德尔和中石化合资装置外,中海壳牌56万t/a苯乙
烯产能扩大14万t/a,其总能力达到70万t/a。2010年我国苯乙烯产能已达到567.9万t/a,主要企业及产能
统计见表2。而2008年我国苯乙烯产能仅为317.4万t/a,2009~2010年是扩能高峰期,产能增量达到250万
t/a。2011年,青岛炼化、常州新日化学和巴陵石化等在建装置会相继投产,预计2011年我国苯乙烯产能将增加
40万t/a左右(见表3),增速较前两年大大放缓。
据统计,2010年我国苯乙烯产量约为380.6万t,表观消费量达到748.2万t,较2009年增长114万t,增
长率达18%,是继2009年20%后又一次惊人的增长。但市场所担心的供应过剩似乎并未出现,百万吨产量增量与
需求的百万吨增量相互匹配,最终市场安然度过了2010年。苯乙烯及下游企业全年都在低库存的状态下轻松运
作,2008年曾经出现的库存积压、销售受阻、降价甚至亏损的现象,并未再度重演,中国市场的成长力令亚洲乃
至全球的商家瞩目。2006~2010年我国苯乙烯生产消费统计见表4。
目前我国苯乙烯主要用于聚苯乙烯/EPS、ABS/SAN、UPR、SBR、SB弹性体(包括SBS、SBC、SIS等)及其他化
工领域,分别占55%、14%、10%、5%、2%和14%。
中国经济的积极向好给苯乙烯主要的下游产品ABS市场奠定了坚实的上行基础,从ABS下游产品来看,一方
面家电和汽车等行业产量增幅可观,部分产品包括空调和电动车的增幅都达到了20%,其对生产原料的需求无疑
大幅增加;另外,天津大沽、LG化学、上海华谊和吉林石化等正在积极扩建ABS项目,预计未来3~5年,我国
ABS产能将会持续增长,苯乙烯的消费量也会随之大增。
2011年我国苯乙烯下游EPS、ABS、SBR等行业约有200万t/a新增产能要投入运行,而苯乙烯新增能力仅为
40万t/a,供不应求几成定局。总体来看,在新装置投产高潮暂告段落之时,下游需求快速增加将是拉动苯乙烯
市场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建材、家电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苯乙烯需求增长的态势仍将继续,预计2015
年消费量将达到1000万t,苯乙烯产业将迎来春天。
表2 2010年我国苯乙烯主要企业及产能统计 万t/a
企业 产能
中海壳牌 70.0
上海赛科 65.0
镇海炼化与莱昂德尔合资 62.0
天津大沽 50.0
江苏利士德化工 42.0
独山子石化 32.0
盘锦乙烯 22.5
齐鲁石化 20.0
山东菏泽玉皇 20.0
大庆石化 19.0
常州东昊化工 20.0
吉林石化 14.0
扬子-巴斯夫 12.0
茂名石化 12.0
大连石化 10.0
安庆石化 10.0
燕山石化 8.4
广州石化 8.0
浙江宁波科元 8.0
山东大王华星 8.0
海南实华嘉盛化工 8.0
锦州石化 8.0
锦西炼化 6.0
兰州石化 6.0
抚顺石化 6.0
华北石油管理局石油化工厂8.0
广东南荣化工 5.0
蓝星石油 8.0
合 计 567.9
表3 2011~2013年我国拟、在建苯乙烯装置 万t/a
公司 新增产能 备注
香港润达 85.0 拟建
汕头海洋 40.0 拟建
吉林石化 32.0 在建
新浦化学 32.0 2012年完成
中国金盛 20.0 拟建
常州新日化学 20.0 2011年完成
扬子-巴斯夫 18.0 拟扩建
台湾苯乙烯单体 15.0 拟扩建
巴陵石化 12.0 2010年8月开工建设
上海高桥石化 10.0 拟建
青岛炼化 8.0 2012年投产
南京金陵石化 6.0 拟建
山东恒源石化 6.0 2011年2月动工
广州石化工 4.0 拟扩建
燕山石化 2.7 2012年投产
合 计 310.7
表4 2006~2010年我国苯乙烯生产消费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6 218.0 234.30 0.59 451.71
2007 210.0 310.15 0.02 520.13
2008 246.0 281.08 0.21 526.87
2009 270.0 364.59 0.79 633.80
2010 380.6 368.70 1.13 7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