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环氧树脂聚焦下游开发应用环氧树脂聚焦下游开发应用
2011年26期 发行日期:2011-07-05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338

环氧树脂聚焦下游开发应用
——2011环氧树脂产业发展论坛特别报道

  2011年6月16~17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1环氧树脂产业发展
论坛”在无锡胜利召开。联合国工发组织绿色专家委员会、商务部、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中国覆铜板行业协
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无锡树脂厂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和
企业代表1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嘉宾们就国内外环氧树脂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环氧树脂新技术动向
与产业格局新变化、我国环氧树脂市场展望和发展远景进行了深度解读。在行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环氧树脂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最新最热的技术及应用有哪些?本期特别报道关注会议焦点问题。

产业现状:新发展 新特点

我国环氧树脂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谢洪良   中国环氧树脂协会 秘书长
  近十年来,我国环氧树脂产业保持了很快的增长迅速,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基础环氧树脂产量仅为
18万t左右、进口量17万t左右,表观消费量35万t左右;2010年基础环氧树脂产量达80万t、进口量30
万t,表观消费量105万t左右,平均年增长率在15%左右。
  专家预测,综合考虑国家宏观调控影响,2015年我国环氧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将超过150万t。国内环氧树脂
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妥持续增长的态势。
  “节能、环保、美观”的理念都带动了风电、LED、高铁、高速公路等行业,也推动了环氧树脂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环氧树脂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①改变了单纯生产双酚A型基础树脂的状况,在产品档次、产品类
型上,实现了升级换代,固体树脂生产也逐步由一步法改为二步法工艺;②改变了单纯以电子电工应用为主的应
用领域,环氧树脂的物理、化学特性被充分发挥,并在不断拓展应用领域;③改变了单纯以内资企业为主的生产
经营方式,从单一型的环氧树脂生产企业逐步发展为产业链全、规模大、品种齐、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竞争模式。

行业发展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徐京生  联合国工发组织绿色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9年国外环氧树脂总产能170万t/a,总产量122.5万t;进口量58.9万t;出口量80.7万t;表观消费
量102.9万t。位于世界前三甲的生产商分别为 Hexion(瀚森)产能38万t/a、陶氏化学产能36万t/a、台湾
南亚塑胶产能35万t/a。预计2014年全球消费量将达到130.1万t,2009~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4.8%。2010
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达到173万t/a,产量约为70万t,装置开工率为40.5%,其中特种环氧树脂产能12.4万
t/a,产量约7万t。2006~2010年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10.5%,特种环氧树脂产量年均增长率
为31.4%。
  当前我国有环氧树脂生产企业80~100家,平均规模小,10万t/a以上的有3家;5万t/a以上10余家;1
万t/a的25家,合计产能98.6万t/a,占总产能的58%。特种环氧树脂生产企业更少,不足10家,且大多未实
现规模化生产
  我国环氧树脂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产能约占总产能的66%以上。华东地区产能最集中,约占
总产能的50%;其中特种环氧树脂产能8.4万t/a,约占总产能的67.2%;华南地区产能几乎全部在广东省,约有
15.3万t/a,其中特种环氧树脂产能2万t/a。
  2015年以前全国新建、拟建、扩建的装置产能约有54.7万t/a。其中特种环氧树脂产能为11.7万t/a,届
时特种环氧树脂总产能将达到24万t/a。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和原料成本上升,部分生产普通环氧树脂的
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预计到2015年将淘汰产能40万t/a,届时总产能将维持在190万t/a左右,行业发展面
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总体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环氧树脂生产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生产存在结构性过剩现象,低端过剩,高
端不足。未来几年,我国环氧树脂需求量将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亟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努力提高
产品的利润率,使传统的环氧树脂行业成为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化工新材料。


原料状况:供应趋紧

苯酚丙酮供应仍然趋紧
  肖  冰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工程师
  世界苯酚主要用于生产双酚A、酚醛树脂、己内酰胺、烷基酚、脂肪酸等。2010年双酚A仍居苯酚下游消费
第一位,占43.6%,其次是酚醛树脂,占26.7%。近年来,双酚A的消费比例有所上升,2010年较2005年提高了
4.5个百分点;丙酮主要下游应用包括溶剂、MMA、双酚A、C6溶剂、丙酮氰醇、异丙醇等。2010年双酚A居丙
酮下游消费第三位,占22.6%,位于溶剂和MMA之后。
  世界苯酚2011年全球开工率约为84%,2012年将提高到85%左右;预计2011年全球苯酚需求增长率为7.2%,
2012年为4.7%。近年全球苯酚新增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预计2011年亚洲苯酚需求增长率为6.7%,2012
年为7.8%,继续快速增长。亚洲苯酚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泰国、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需求
增长较快。
  世界丙酮供需发展趋缓,2011年全球开工率预计约为82%,2012年将提高到83%左右。2011年全球丙酮需求
增长率预计为5.7%,2012年为4.2%。近年全球丙酮新增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011年亚洲丙酮需求增长率
预计为8.0%,2012年为7.2%,大大高于全球同期发展水平。亚洲丙酮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
泰国、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需求增长较快。
  中国苯酚丙酮能力均居世界的9%左右,消费分别占世界的16%和24%。近年来中国苯酚快速扩能,需求旺盛,
自给率仍相对较低。随着天津石化的投产和高桥石化的扩能,2010年全国苯酚能力达到88.2万t/a。 近些年虽
然国内产能不断增加,但需求增长旺盛,苯酚进口屡创新高。2011年1~4月进口达27.7万t,同比增长了28.5%。
  随着天津石化的投产和高桥石化的扩能,2010年全国丙酮能力达到62.7万t/a。下游需求增长迅速,国内
供应虽然增长,但缺口量仍较大,自给率仅为40%左右。国内需求增长旺盛,丙酮进口屡创新高,2011年1~4
月进口达27.5万t,同比增长14.0%。
  2010年我国双酚A占苯酚消费的比例为26%,低于世界水平18个百分点;占丙酮消费的比例为9%,低于世
界14个百分点。我国双酚A消费苯酚丙酮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未来双酚A的消费比例将有所提高,增长
空间较大。
  2012年国内没有苯酚、丙酮新增产能,下游酚醛树脂、溶剂、MMA稳步增长,双酚A需求良好,需求较快增
长,供应呈趋紧态势。


下游应用:新机遇 新要求

环氧树脂应用应走专业配套之路
居仁贤   蓝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树脂厂  总工
  我国已成为环氧树脂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但在精细化、高纯化、无卤化等先进应用领域,还存在一定的
差距。同时,国外环氧大公司纷纷涉足环氧延伸产品。HEXION、HUNTSMAN、BASF、DOW等公司纷纷进入了风电环
氧领域及其他环氧二次加工产品领域。说明了环氧树脂向下延伸,走配套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之路,这将成
为中国环氧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环氧树脂固化剂亟待突破复配技术
杭龙成   中国环氧树脂网  技术顾问
  中国是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的第一大国,但目前我国较高品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绝大多数依靠进口,严重影
响环氧树脂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未来我国环氧树脂固化剂应该加快由浅向深、由终端向源头的研发和生产。中
国目前每年用于生产建筑结构胶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为4万t,只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4.5%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
可以达到50%以上,差距非常大。环氧树脂固化剂是胶粘剂行业中性能最好的粘结主体材料,但我国环氧树脂固
化剂产量只占整个胶粘剂行业的2.3%,而我国台湾达到20%,欧美等国家达到30%以上。随着中国庞大的基础建
筑工程进入重点维修期,再加上我国汽车工业、电讯工业、新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环氧树脂固化剂的需求将同
步发展。
  固化剂复配技术是中国环氧树脂产业的薄弱环节。环氧树脂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研发和掌握固化剂先进的
复配技术,使国产固化剂供应超过需求量的90%,整体复配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水平。配合胶粘剂行业的“十
二五”规划,预计环氧树脂固化剂将以每年以30%~50%速度扩张。

环氧涂料在核电领域应用方兴未艾
刘亚君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工程师
  当前中国核电正在大力发展,核电站各系统用防护涂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核电站用涂料在核电站的安全上起
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何种核反应堆,其核设施、装备上均需使用防护涂料,核岛内核级涂料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核电涂料基本以溶剂型环氧涂料为主,高固体甚至无溶剂环氧耐辐照涂料、水性环氧耐辐照涂料
是主要的产品发展趋势。核电站发展正对对环氧树脂提出新的要求,例如需要控制环氧树脂中Cl- 含量,开发低
粘度环氧树,满足高固体、无溶剂耐辐照涂料使用要求以及环氧树脂水性化等。
  目前国内有多家涂料生产厂商正努力进入核电。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溶剂型环氧耐辐照涂
料,已成功应用在国内多个核电站;水性环氧耐辐照涂料也已研制成功,并在核电站进行了试涂;上海开林造漆
厂开发过溶剂型环氧耐辐照涂料,曾经在核电工程上使用;上海涂料研究所研制了溶剂型聚氨酯耐辐照涂料,目
前未在核电工程上应用。
  可以说核电站用防护涂料仍处于方兴未艾、推陈出新的态势。核电站用各种防护涂料也正朝着高性能、环保
型方向发展。因而开展环保型的多功能和高性能、低成本的核电站用防护涂料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是十分重要的课
题,它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必将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核电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覆铜板生产对环氧树脂提出新要求
刘天成   中国覆铜板行业协会  名誉秘书长
  覆铜板是将增强材料浸以粘结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
(CCL),简称为覆铜板。其惟一用途是制作印制电路板(PCB)。2010年中国(大陆)覆铜板行业约消耗25万t
环氧树脂。
  覆铜板最终是用在电子整机上的一种电子材料,它也像所有其它电子材料一样,受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品种
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改进、提高。覆铜板为了满足下游产品的需求,又对上游包括树脂在内的原材料提出要求,
拉动上游产品的提升。
  覆铜板用的环氧树脂,属于电子级环氧树脂,对部分性能指标要求十分苛刻,覆铜板制造厂最关心的是原料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开发薄型化CCL对环氧树脂提出以下要求:①通过环氧树脂的改性,提高基板的刚性,即CCL的弹性模量的
提高。②薄型化CCL的绝缘可靠性更加突出的重要。因此需求所用环氧树脂及酚醛树脂(作为固化剂)都具有更
高的介电性能,更好的耐湿性。③薄型化CCL的半固化片加工是生产工艺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薄型化CCL树
脂需要在多项性能上获得提高,因此在环氧树脂组成物中多种担当提高不同性能任务的树脂,需要很好的共混、
融合。
  环氧树脂业在适应高性能覆铜板技术发展上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发展系列化环氧树脂产品,以适应CCL的
多样化、多品种化。②改换角色,从“配合”(配合CCL业开发新品)转变为“整合”(参与CCL业开发新品)。
③不但研究本体树脂,还应研究适应CCL的树脂组成体系,包括固化剂、固化促进剂、稀释剂、其他配合剂等。
并应对环氧树脂的改性技术、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树脂的相容性及反应性、与其他材料(增强材料、填充材料等)
界面接合技术等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④开发与某些CCL生产厂CCL产品特殊性能要求一一对应的环氧树脂。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