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将进入政治观望或静默期
□ 东北证券
主要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
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机构点评:
1.加息基于四点考虑
(1)进一步稳定和引导通胀预期;(2)数量工具受限,加息成受选;(3)有利于再次激活公开市场操作功能;
(4)进一步改善负利率。
5月份的通胀5.5%,而6月份的通胀将超过6%,预计在6.2%~6.4%之间,通胀继续走高,压力很大。因此,
从稳定通胀预期看,有必要继续加息来促进通胀预期的下行。而年内已6次提高准备金率,市场资金紧张,提高
准备金率的空间也受到限制。在通胀走高情况下,对央票的预期收益率也在提高,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在近期近
乎停止。因此加息成为了首选,加上当前仍然严重负利率,为纠正扭曲的价格机制,有必要提高利率,以改善负
利率的局面。
2.倾向于认为紧货币政策将结束
原因有三点,(1)货币紧缩程度接近甚至超过2007~2008 年的水平;(2)经济基本面仍有较快下行的可能,
继续加息将进一步恶化宏、微观经济基本面;(3)继续加息对控制当前通胀走势的效果甚微。
7 月份PMI数据反弹回落1.1个百分点至50.9%,回落幅度加快。加上产成品库存反弹至51%,去库存必须
加快进行。因此,7、8月份的工业将继续下滑,而PMI将回落至50%的冷热临界点附近。经济仍存快速下调的可
能。一季度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高于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0.85个百分点,考虑到二季度以来的紧缩效
应及2次加息,当前的加权平均利率将超过了7.5%,高于2008年9月份的贷款利率。
当前物价的上涨80%来源于猪肉等食品价格,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气候等因素带来的供给不足,加
息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将被弱化。
3.货币政策至少进入观察期,乐观估计将结束紧缩
央行再次加息表明其继续稳定控通胀效果的决心,但同时也必将进一步牺牲经济增速。虽然未来一个季度的
物价水平仍将处于较高水平,但回落可期。而经济进一步下行的底部仍不敢确认。因此,从物价和加息方式看,
年内虽有在加息的可能性,但仍然倾向于认为应该结束本轮的紧缩政策。
当前市场资金紧缺程度已经高于2007年的高点。当时1个月的shibor超过7%的高水平仅维持1周左右,而
6月份半个月维持在7%以上,当前仍高于6%。因此,分析认为7月份“双率齐飞”的局面难以出现,谨慎判断三
季度进入政策观望期和平稳期,加息的可能性较小,提高准备金率也或将暂停。乐观估计本轮的紧缩政策基本结
束,而根据财政政策明显放松的事实,信贷采取结构性的定向放松值得期待。总体看,国内宏观经济已经进入政
策微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