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国IV”排放标准呼唤“三马”合力
2011年33期 发行日期:2011-08-23
作者:任云峰
“国IV”排放标准呼唤“三马”合力
□  本刊记者  任云峰
环保政策加码破解尾气污染难题
    2011年6月底,国家环保部发布公告称,轻型汽油车、两用燃料车和单一气体燃料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第四
阶段国家标准(即国IV标准)于7月1日起实施。根据相应公告,自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的轻
型汽油车、两用燃料车、单一气体燃料车必须符合国IV标准的要求。凡不满足国Ⅳ标准要求的轻型汽油车、气
体燃料点燃式汽车不得销售和注册登记;而对于轻型柴油汽车,暂定推迟两年实施国IV标准。
  目前,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据统计,2009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143.3
万t,其中一氧化碳(CO)4018.8万t,碳氢化合物(HC)482.2万t,氮氧化物(NOx)583.3万t,颗粒物(PM)
59.0万t。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和HC超过70%,NOx和PM超过90%。而且随着
中国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对于环保的压力将会与日剧增。根据2011年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15年
和2020年国内汽车需求量将上升到2700万辆和3500万辆左右,保有量从目前的7800万辆上升到2015年的接
近1.66亿~1.76亿辆,2020年进一步增加到2.46亿~2.88亿辆。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NOx、CO、PM等,通过更好的催化转化器的活性层、二次空气喷射以及带有冷却
装置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控制和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到规定数值以下的标准。据相关数据显示,
每提高一次排放标准,单车污染可减少30%~50%。国IV排放标准是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四
标准要求汽车在国III基础上,轻型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降低50%左右,重型汽车单车排放降低30%左右,颗粒
物排放降低80%以上。由此可见,汽油标准升级对于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环保意义重大。

排放标准提升油品跟进升级责无旁贷
   车用燃料是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源头,控制机动车排放必须从源头抓起。车用燃料品质对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动
车的排放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应当看到,我国在汽车燃油上存在品质明显落后于汽车技术进步的情况,经常遭
遇“国Ⅲ车烧国Ⅱ油”的尴尬局面,这会使得我国的车辆在使用时劣化速度加快,用于保证车辆排放的后处理装
置将更容易失效,造成在用车的排放很快达到较高水平,加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是生产清洁汽油的关键。而成品汽油中90%~95%的硫来源于催化裂化汽油,
汽油中的烯烃主要来自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在我国完成车用汽油无铅化进程后,汽油组成中催化裂化汽油所占比
例过高,给车用汽油清洁化提出了挑战。我国油品质量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炼厂现实生产的汽油质量(硫含
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2~3档(见图1)。
   油品的升级需要采用加氢脱硫或其他脱硫工艺,据了解,车用汽柴油由国III标准升级为国IV标准,成本
上涨约为0.12~0.15元/L,合160~200元/t;而三大石油炼化企业将产品全部升级为国IV,其投入要达到500
亿元。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投入金额都是难度巨大的。由此可见,目前油品升级根本阻力仍在于成本。虽然任务
艰巨,但针对国IV标准的实施,石油炼化企业已经就未来的努力方向达成了部分共识:汽油生产中,将重点要
开发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降烯烃和辛烷值保留技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苯含量的技术,同时要针对国Ⅴ汽
油不允许加入提高辛烷值的锰剂后,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不足的矛盾,开发各种利用液化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组分的新技术;柴油生产中,将重点要开发生产超低硫、低多环芳烃含量柴油为主的加氢裂化技术,超深度脱硫
的柴油精制技术;同时改造流程整合技术,重点形成可用于加工不同品质原油的老炼油厂进行生产欧Ⅴ标准清洁
油品技术改造的流程整合技术。

下游载体机动车的配套升级将势在必行
  对于国Ⅳ标准的实施,乘用车企业自信满满,因为乘用车基本上早就已经达到了国Ⅳ标准,一些车型还会特
别强调国Ⅳ这一环保的卖点。据了解,目前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华晨、奔腾等自主品牌都对旗下车型进
行升级,车型普遍达到国Ⅳ标准,甚至有些车型还是国Ⅳ+OBD的排放标准,而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和
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旗下产品已全部满足国IV排放,部分达到欧Ⅴ。但这也不是意味着机动车行业就可以隔岸
观火,置身事外。国Ⅳ标准将使部分商用车企业倍感焦虑。实际上,国Ⅲ提升至国Ⅳ并不像国Ⅱ升国Ⅲ那样简单,
只需改装电喷系统。国Ⅳ标准涉及到整个发动机技术的全面提升。按目前国内商用车技术水平,要从国Ⅲ转向国
Ⅳ必须有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第一是对发动机技术全面提升,第二是厂家愿意提高造车成本,这两项都涉及到
厂家的资金投入问题。
   我们注意到,就在国家环保部发布全国实施国IV排放标准之前,相应的其他几项排放标准也陆续发布——
摩托车排放污染物测量双怠速法、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放标准等。而且在最新一期发布的达到
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新生产机动车型和发动机型的公告中,也出现了第一批达到国V排放标准的新机动车公告,
说明国家在全国按步骤实施国Ⅳ排放标准的同时,在机动车、非道路机械等各个方面均加强了控制,并且已经在
为下一阶段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做着准备。事实上排放标准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为了抢占市场制高点,经
历了国Ⅱ升国Ⅲ的市场动荡后,发动机企业对于研发更高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更应不遗余力、未雨绸缪。
  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将使“环保”、“油品”和“机动车”三大行业平心静气的坐下来,真正实际考虑中国
未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行业的影响,也只有这驾马车的三匹良驹合力齐驱才能真正换来蓝天白云。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