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硅化物行业发展压力和动力并存
□ 山东莱州泡花碱有限公司 葛永生
无机硅化物的产品主要包括泡花碱、硅胶、白炭黑和偏硅酸钠等,其中白炭黑产品发展迅猛,目前共有70
个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和江西等地,产能在130万t/a以上,2010年产量突破100万t,其中20%
以上出口,全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目前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德国、法国和美国的白炭黑生产企业纷纷以合资
或独资的形式落户我国,而国内企业还没有走出国门。与白炭黑相比,我国硅胶产品的状况比较稳定,生产厂家
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2010年总产能为40万t/a,产量为25万t,出口70%以上,销售收入约15
亿元。另外,偏硅酸钠的产量约50万t,硅溶胶的产量约20万t,这两个产品也集中在山东生产。
受以上产品的拉动,其母体产品泡花碱产量增长较快,2010年产量折合固体产品多达350万t,生产企业超
过200家。国内有一定规模的白炭黑企业都配套生产泡花碱,因此,单独生产泡花碱的供应商规模较大的不多,
销售收入约30亿元,出口总量25万t。泡花碱的生产和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从产业结构来看,泡花碱产品不论高档还是低档都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国际上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但它不
是终端产品。具有代表性的硅化物是沉淀法白炭黑和硅胶,这两个产品仍然以基础产品为主,高端产品需要从国
外进口,而且差价很大。硅化物基础产品工艺陈旧,能耗、水耗较高,竞争激烈,利润很薄,大型生产厂家和外
资企业“三废”治理较好,小型企业则污染严重,且个别地区仍受地方主义保护。
一、 上下游关联情况
1. 原材料供应 硅化物的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纯碱、烧碱和硫酸。我国石英砂储量丰富,但加工手段
粗劣,质量品位低,要生产优质泡花碱需从越南或澳大利亚进口石英砂。但越南石英砂的储量有限,而且越南政
府将下达限购令;澳大利亚距离太远,随着油价的不断提高,运费早已超过产品的价位,企业负担沉重。
我国两碱和硫酸产能过剩,但由于资源短缺,工业盐和硫磺每年都需要大批量从国外进口,价位也逐年走高。
2. 能源消费 目前硅化物企业的能源消费主要靠煤炭支撑,但煤的硫含量高、灰分大、热值低、质量不稳
定,在气化过程中能量损耗大,给生产作业和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一系列困难,企业正努力改进设备,加强操控,
使能耗降到最低点。
3.下游消费市场及走势 硅化物的下游市场主要是橡胶和洗涤剂行业。橡胶产品主要用于汽车产业和制鞋
业。去年我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超过1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汽车保有量近8000万辆,轮胎和配件市
场有巨大的空间,世界轮胎公司前十名已先后在我国落户,境外市场也非常开阔。我国胶鞋年产量已达100亿双,
占世界总量的50%,白炭黑作为橡胶填充剂,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尽管国家出台了对白炭黑的限制和淘
汰政策,但据专家预测,2020年前其消费量将翻番。
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城镇化建设,洗涤剂的用量快速提升。目前我国人均洗涤
剂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未来作为洗涤用品的去污剂泡花碱和偏硅酸钠的市场容量必将迅速扩大,下游
市场走势乐观。
4.产品价格走势 因为无机硅化物产品消耗的是矿产资源,近年国家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控制,而能源价
格又上升的比较快,导致产品成本升幅较大。另外,人工成本、运费和其他消费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因此硅化物
的价位也水涨船高。虽然价格呈上涨趋势,但不会影响产品的市场走势,因为硅化物产品的市场正向各个领域渗
透,而且近期不会有替代品,其寿命周期非常长。但由于竞争的残酷性,价位增长的幅度不会太大。
二、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如沉淀法白炭黑虽然去年产量过百万吨,但大多数是上世纪南昌引
进的PPG技术,高端产品仍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国内的公司只单纯在扩大规模,缺少研发机构,精细产品数量
很少,长期以来只能在低档产品市场上厮杀。
2.生产规模小,布局不合理 以沉淀法白炭黑为例,70家生产企业中规模在5万t/a以上的只有6家,且
有40多家集中在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只有1家,西北地区几乎是空白。
3.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硅化物产品不仅能耗高,而且能源利用率低,生产工艺雷同,耗水量较大,与发
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如白炭黑的滤饼,固含量每增加1%,节能率可提高5%,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外的压滤
机把压力提高到了160kg/cm2,得到的滤饼固含量提高,在制浆过程中再加助剂提高其流动性。
沉淀法白炭黑和硅胶单位产品的耗水量都在40t以上,几经努力,目前一些企业降至30t以下。其生产过
程产生的废水都是酸性,外排后造成的危害极大,但只有少数企业经处理后外排,多数企业牺牲了环境而获得利
益,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经常视而不见。
再如泡花碱生产烟气中S含量超标的企业较多,虽有少数企业安装了除S装置,但这些装置很少使用,只
有在有关部门检查时才开启。特别以元明粉为原料的泡花碱企业,对环境的杀伤力很强,应在行业准入条件中予
以封杀,但准入条件至今还没有获批,现在各地仍在生产。
三、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总之,硅化物行业的发展压力和动力并存,压力主要来自节能减排和物价增长过快,动力表现快速发展的经
济是行业发展的希望。
今后,硅化物应向专用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以下方面:泡花碱要以干法生产为主,推
进湿法工艺创新,封杀元明粉生产工艺;白炭黑应重点推进以下产品的研制和发展:绿色轮胎用高分散产品、高
温硅橡胶用高补强透明产品、高档涂料用特种产品、磨料型牙膏用特种产品、造纸用产品、绝缘材料用产品;硅
胶要重点发展乙烯用催化剂产品;硅溶胶重点研制浓度60%以上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