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己内酰胺:扩能活跃 进口依存度较大
2011年36期 发行日期:2011-09-14
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十六

己内酰胺: 扩能活跃  进口依存度较大
□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装置:扩能活跃
   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己内酰胺生产企业4家,总产能为57万t/a,当年产量达到47万t左右,同比大增
42%。除中石化石家庄化纤公司的6.5万t/a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均采用以环己烷为原料的工艺路线。2010
年,我国新增己内酰胺生产能力16.5万t/a,其中主要有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将6.5万t/a装置扩建
到16.5万t/a,南京东方脱瓶颈至18万t/a,巨化集团产能于12月底扩能至2.5万t/a。

消费:快速增长
   从2004年开始,我国己内酰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2004~2007年年均增长率在4.6%,但是2008年需求较
2007年略有下降,下降幅度在3.6%,这种需求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下游市场整体需求不景气,另外一方面是
因为进口锦纶切片的增加,切片进口量份额的增加抢占了己内酰胺市场的份额从而导致了己内酰胺的表观需求量
的下降。而自2009年起,受PA6反倾销以及国内纺织需求量的增加,2009年的己内酰胺消费量开始增加,至2010
年至历史最高点。  
   我国己内酰胺总体消费有两大领域:一是尼龙6纤维,二是尼龙6工程塑料,其中尼龙6纤维约占己内酰胺
总消费量的85%左右,尼龙6工程塑料约占己内酰胺消费总量的15%左右,最近几年尽管国内尼龙工程塑料发展
较快,但是这部分发展主要是以进口为主,实际上对国内己内酰胺的消耗量尽管有所增加,但是没有终端需求增
长快。在尼龙6纤维方面,由于最近三年民用纺丝发展较快,而产业用尼龙却有所萎缩,两者对己内酰胺的需求
比例大概在7:13。己内酰胺在我国的消费重点依然是应用于民用聚合方面,2008年国内总的聚合产能约为121
万t/a,但产量仅有74万t,总负荷约为61%。2009年中国商务部对PA6发起反倾销,国内聚合产能大幅增加。
随着2010年部分聚合新装置的投产,国内的聚合产能达到150t左右。

市场:跌宕起伏
   纵观本年度市场,可以发现整体上涨起伏波动较大,整体处于上涨趋势。己内酰胺人民币现货市场本年度行
情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平稳期(1月初至2月中旬)
   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1~2月份国际原油出现“V”字走势,因美元指数上扬,下游需求减弱等影响,原油
持续走低,从84美元/桶下滑至73美元/桶,下跌11美元/桶;而后期因地缘政治紧张情绪以及市场对供应有所
忧虑,原油强势反弹,2月份重新站上80美元/桶的位置,较底部上涨9美元/桶。尽管原油出现先抑后扬的局面,
但己内酰胺人民币市场在延续12月份上扬势头后进入高位盘整阶段。然而随着春节临近,下游在经过小波补单
之后,市场鲜有成交,但随着春节的结束,补仓需求以及外盘价位大幅上涨拉动,己内酰胺人民币现货价位上移
至20700~20800元/t,美金盘市场涨至2350美元/t。
    2.行情大涨(3月中下旬至5月初)
   自3月中下旬开始,己内酰胺价格如狂奔野马一路疯狂上涨,一举从20800元/t上涨至23200元/t,美金盘
自2460美元/t涨至2765美元/t。引起此番上涨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供需矛盾引起的。3月至4月中石化石家庄和
台湾中石化,印度等装置集中检修,国内国外装置供应有限,使供应上仍难有丝毫缓解态势。而需求方面,下游
尼龙聚合切片扩能预期依旧强烈,从4月的天津海晶、山东安达,到5月的海阳化纤、浙江华建,再到6~7月
的山东时风、岳阳化纤,持续不断的备货资金的投入和下游扩张势头使己内酰胺货源抢手,支撑价格强势态势。
而经过前期上涨的之后,下游工厂价格逐步小涨,库存积压也不多,从切片市场上看,随着厂家扩能增多,开工
持续高位使提价仍将维持滞后或勉强跟进局面,效益面大多在保本态势。除此之外,4月下旬商务部再次传出要
对进口己内酰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消息,这一消息的到来可以说得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今年与2003
年的反倾销案相比,被调查范围缩小了,限于美国和欧盟,但其对整体己内酰胺市场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受供应紧张、下游支撑、消息面影响,己内酰胺市场开始进入大幅上涨阶段。
    3.触顶回落(5月初至7月初)
   己内酰胺涨至高端,下游交投活跃,至使锦纶产业链保持推涨之势。然而好景不长,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再
起云涌,以及纽约股市的暴跌,经济的二次探底,锦纶市场从上游原料至下游面料市场开始出现了严重观望情绪,
价格持续下滑,直至本年度最低点19000元/t,美金盘至2300美元/t左右。
    4.绝地反弹(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7月中下旬以后,己内酰胺市场绝地反弹,短短两周内,人民币货市场从19000元/t涨至20800元/t,涨幅
达9.47%。6月份以来,下游尼龙行业产销惨淡,多数工厂负荷大幅下降至较低水平,工厂自身的产品库存及原
料库存均处在高位下,负荷的降低使得原料库存使用时间较长,多数工厂已长期未采购原料,此轮上涨苗头初现
时,工厂在补货需求及买涨不买跌心理下,也有部分采购,这也助涨了市场的热情。但是,下游开工迟迟未能提
高下,实质需求仍得不到明显改善。中间商的采购仍为市场交易的中流砥柱,贸易商前期成本较高下,多不愿以
较低价格出货,加上工厂的部分询盘出现,惜售心态渐浓,这也就导致了市场货源的难询。另外,南京东方装置
检修后虽已重启,但迟迟未能出料,市场上东方货源稀少。中石化方面,由于前期指导价较低,出货相对较快,
现货源也已经不多。
    5. 蜿蜒上涨(8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
   自8月中下旬开始,己内酰胺国内市场价格开始蜿蜒上涨。首先是原材料方面,由于宽松的货币,持续的促
内需政策使来自国内对尼龙原料的需求近期又重新好转,而东北亚己内酰胺装置集中检修力撑近期原料价格坚
挺。另外,不断新增的尼龙聚合,锦纶生产线对原料的扩容需求也将加大未来己内酰胺供应压力,使价格预期似
乎仍难有一点松动态势。而从下游市场来看,经过前期己内酰胺的盘整,而下游工厂的跟涨之后,经营压力已基
本缓解。
    6.弱势盘整(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
   然而好景不长,听证会无疾而终,部分消息称初裁出台时间将继续推迟,受此影响触及市场历史高位之后,
价格开始回调。而随后央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预示着资金面将继续收紧。随之,爱尔兰债
务危机造成欧元走低,美元指数一路向上,加上我国政府多次提出对目前高物价进行调控,抑制通胀,多重利空
影响下,股市及期货市场表现疲软。受此影响,棉花期货开盘跌停,聚酯品种也均出现了大幅回调,股市及期货
市场表现疲软。
    7.年前冲高(2010年最后1个月)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僵持之后,终于在外围环境、原料支撑以及外盘的带动下人民币现货市场月末上冲。国
际原油在85~90美元/桶长期僵持之后,终破90美元/桶大关。受此影响,亚洲纯苯涨至1037~1038美元/t,
尽管己内酰胺生产利润仍然丰厚,但成本面的走强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而市场货源相对紧张
且成本高位,持货方惜售情绪浓,助推意向较明显。除此之外,白俄几次高位招标,促使美金盘价格一路翻涨至
2950美元/t左右。成本、市场、外盘几方面的因素促使本月己内酰胺人民币现货价格一路上扬,至月末,人民
币现货报盘稀少,少量报涨至24700元/t,商谈逼近24500元/t左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