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十二五”合成氨将稳健发展
2011年40期 发行日期:2011-10-18
作者:张占通
“十二五”合成氨将稳健发展
□  平煤神马尼龙化工有限公司 张占通

  合成氨是化肥工业生产的龙头。我国“十二五”化肥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氮肥企业数量要减少到200
家以下,大中型企业产能比重达到80%以上;化肥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产利润率达到工业行业平均水平……
“十二五”化肥工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促进合成氨的快速发展。

一、以原煤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占主导
  合成氨因生产工艺不同消耗的原料也不同,主要有原煤、天然气、重油。由于我国煤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大,
促成了合成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局面,这与世界上合成氨工艺发达国家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情况不同。不同原
料合成氨生产成本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以天然气、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成本与目前液氨出厂价3200元/t相比显然是不合算
的。市场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合成氨原料构成已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原煤占66%、天然气占22%、重油占
12%,目前原煤所占比例上升到75%,天然气仍保持在22%,重油下降到3%。因此,客观上的原煤分布广泛和
储量大,工艺上的原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促成了以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的发展和普及。
表1  不同原料合成氨生产成本对比   元/t(左右)
原料名称       平均消耗      原料平均价格       原料成本
原煤           1400 kg          1.85元/kg              2590
天然气            900 m3            4元/m3              3600
重油            800 kg          4.50元/kg              3600

二、合成氨产需相对平衡
  我国合成氨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等地,其中以山东省产量最大,2010年产
量为663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3.4%左右(详见表2)。2011年以来,由于“十二五”化肥工业规划实施,企业
之间开始兼并重组、淘汰一些小企业及落后产能、关闭一些高耗能装置,我国合成氨生产厂家由2010年的463
家下降到373家。
  目前我国合成氨的产能、产量和需求相对平衡,产量的增减主要依赖下游氮肥产量的增减。
  2010年我国合成氨产量为4963万t,同比减少2.4%。2010年经济数据显示,氮肥产量下降3.6%,表观消费
量下降9%;其中尿素产量下降7.3%,表观消费量下降14.3%,这是导致合成氨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1年1~
8月份氮肥产量同比增长4%,合成氨产量随之同比上涨了3.8%达到3414万t。
表2  2010年我国主要省份合成氨产能及产量统计  万t
省份   2010年产能/万t·a-1        产量
                           2009年 2010年   增长/%
河南            520            469        428        -8.8
山东            800            680        663        -2.5
河北            360            305        296        -2.9
山西            500            457        419        -8.3
安徽            350            249        266         6.8
湖北            480            368        392         6.5
湖南            200            179        164        -8.4
江苏            400            305        316         3.6
浙江             80            61         50       -18.1
福建            120            98        102         4.1
广西            120            84         90         7.1
陕西            150            120        122         1.7
四川            480            438        403          -8
贵州            220            187        175        -6.4
云南            240            197        201         2.0
新疆            180            140        148         5.7
东北三省        280            225        214        -4.7
其他            320            523        514           -     
全国           5800           5085       4963        -2.4

三、下游产品的影响
  我国合成氨产量的87%用于氮肥生产,仅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就分别消耗合成氨产量的63%和12%;另外,
硝酸、硝酸盐等化工产品以及制冷剂消耗13%左右。图1为2010年我国合成氨消费结构。
  尿素是合成氨的主导产品,我国合成氨产量大的省份尿素产量也比较大,合成氨第一大省山东同时也是尿素
生产大省。2010年我国尿素产量为425万t,占合成氨总产量的16.9%。市场调研发现,当尿素产量增长幅度大
于合成氨增幅时,液氨市场将出现货源紧张、价格上涨;反之,货源充足、价格下跌。尿素、液氨市场的季节性
变化更证实了这一现象。
  我国硝酸生产主要分布在安徽、山东、河南、江苏,占全国产量的65%以上。2009和2010年我国硝酸产量
同比分别增长10.64%和13.50%,增幅远远高于其他行业;2011年1~8月硝酸产量同比增幅已超过14%。主要原
因在于其下游硝酸铵市场火爆、己二酸项目大规模建设并陆续投产,以及MDI、TDI产量大幅增长,这些都促进
了硝酸产量的提高。总之,硝酸下游产品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液氨的需求。
  另外,近几年尿素出口逐年增加,这将有利于合成氨的发展;而液氨由于我国出口运输设备落后,所以出口
量很少。

四、价格走势分析
    2009年至今尿素价格在1700~2300元/t波动,目前在高点2300元/t左右。液氨价格的波动与尿素相似,
目前在3300元/t左右。近几年尿素、液氨价格走势见图2。
    图2可以看出,尿素和液氨价格几乎同时起伏波动,尿素价格上涨时液氨也随之上涨,反之亦然,两者价
格波动相对不大。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经实际测
算,近几年尿素生产成本在1700元/t左右,低于此价企业则微利或亏损。二是尿素为农用专控物资,国家的扶
农政策限制了尿素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由此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
    分析认为,尿素价格1900元/t、液氨价格2900元/t将成为历史低位。因为目前尿素和液氨价格是“成本推
动”形成的,作为主要原料的原煤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价格已上涨到了一个较高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继续上涨的
可能性很大。因此,若没有节能型新工艺出现,尿素、液氨价格下降的可能性很小。今后尿素和液氨的价格趋势
主要看合成氨工艺的节能改造、原料结构调整和煤炭价格的变化。

五、“十二五”发展趋势及建议
  根据我国“十二五”化肥工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合成氨生产要在规模、技术、效益几个方面大做文章,
今后合成氨将摆脱目前效益低下、技术落后、原料狭窄、耗能高的局面。
  1.合成氨的主要产品是化肥,化肥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从目前来看“十二五”国家的扶
农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因此,合成氨今后几年将在政策的支持下蓬勃发展,生产企业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
好自身的发展规划。
  2.合成氨生产已列为国家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根据规划,国家将加快合成氨的工艺改造,以
节约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将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将合成氨单位能耗由目前的1300kg标准煤/t
降低到1000kg标准煤/t。因此,加快合成氨装置的节能改造,已成为合成氨企业的必然选择。
  3.目前,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了煤炭价格上张。合成氨生产企业要时刻关注煤炭市场的变化,采取各种技术
措施降低原料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合成氨规模化生产已成趋势,企业要利用这一时机发展壮大。
  5.合成氨生产企业要注意的是,“十二五”尿素产量的增幅相对其他行业必较低,因此合成氨产量的增幅可
能受到影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