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乙烯发展迈入“黄金时代”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宋立新
石化双雄占据国内产能九成
到2010年底,我国共有PE生产企业20余家,产能为1002.7万t/a,较2009年增加165万t/a。其中LLDPE
新增产能为75万t/a,HDPE新增产能为90万t/a。2010年我国PE的总产量为986.0万t,同比增加28.6%。从
国内产量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约占国内总产量的93.0%。2010年我国新增多套
HDPE/LLDPE装置,主要包括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中石化合资的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60万t/a、
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45万t/a、神华包头煤化工采用煤制烯烃技术的30万t/a及辽宁华锦通达化工30万t/a。
随着多套新建装置的陆续投产,预计到2012年我国LLDPE产能将达到562万t/a,HDPE产能将达到690万t/a。
2010年我国主要PE生产企业生产情况见表1。
表1 2010年我国主要PE企业生产情况 万t/a
产品 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 产量/万t
LDPE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股份公司(1#PE、2#PE) 38.0(两套) 39.51
中国扬子石化/巴斯夫化学公司 40.0 -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 36.0(两套) 37.48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26.0 24.33
中海油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5.0 -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20.0 19.59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5.8 19.65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股份公司 17.5 17.51
小计 193.3 158.07
LLDPE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0.0 38.19
(含全密度)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36.0(两套) 34.22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 27.4 28.34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 22.0 18.59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50.0(两套) 56.74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股份公司 26.0 25.75
中国石化中原石化公司 20.0 22.38
中国石化广州石化分公司 20.0 21.50
盘锦乙烯有限公司 12.5 12.17
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分公司 12.0 14.17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股份公司 12.0 13.33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9.0 6.28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 11.8 10.69
中石化福建炼化公司 35.0 -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30.0 24.28
中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0 19.96
小计 396.7 346.59
HDPE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 35.0 28.24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 30.0 31.29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0.0 38.52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25.0 25.66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24.0 19.75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股份公司 27.0 23.34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股份公司 18.0 20.73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17.0 14.72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股份公司 17.7 16.74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 9.0 4.84
中海油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0 -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 30.0 26.10
中石化福建炼化公司 40.0 -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30.0 25.29
辽宁华锦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0.0 22.40
包头神华乙烯项目 30.0 -
小计 412.7 297.62
总计 1002.7 802.28
多项利好拉动PE消费
2010年,国家继续推进多项经济刺激政策,我国汽车、家电、包装业强劲复苏,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
进了建材行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大幅增加。受国内经济向好和下游制品出口大幅增加的影响,国
内PE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较上年都出现了较大增长,产量增幅达28.6%,表观消费量也达到了1721.5万t,增
幅达12.1%。
●国内消费仍是拉动PE消费的主要动力
据统计,2010年国内PE相关下游产品(如农膜、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的产量均大幅增长。同时国内社会
零售也保持了稳定增长,2010年社会零售总额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3%。与人民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消
费增加迅速,国内旅游业在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下快速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的快速增长仍是带动PE消费的主要
动力。
●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也带动了PE消费量的增加
全国铁路、公路及市政设施投资不断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国内新增投资17.58万亿元,同比增
加24.5%,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PE需求的增加。
●国内出口大幅增加也是拉动PE消费的因素之一
2010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的拉动下,国内出口明显恢复。而且从2010年起LLDPE/HDPE进口关税下调至0,更
有利于削减贸易商成本;同时,与PE直接相关的塑料制品的出口也大幅增加。虽然2010年四季度国内经济增速
有所减缓,同时建筑业进入冬歇期,使国内出口量明显下降,但前三季度消费的大幅增加仍可以保证全年PE需
求保持良好增长。
预计2011年国内PE需求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需求量将达到约1810.1万t,增长率为7.8%。
消费构成地区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PE的消费构成为:塑料膜(不含农膜)约占22%,位居首位;其次是塑料包装箱及容器,约占
21%;另外,丝、绳及编织袋约占19%,塑料管材约占14%,再生制品约占11%,塑料型材约占10%,农膜约占3%。
华南地区是塑料加工行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其对PE的需求量比较大,市场上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壳
牌的产品以外,国外生产商也纷纷抢占其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其中国内产品约占总消费量的58%,进口产品约
占42%。华南地区LDPE/LLDPE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包括农膜),占总消费量的75%~80%。在薄膜消费领域中,
包装膜所占比重最大,约为95%左右;农膜仅占5%。
华北地区所需PE主要来自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化巨头,其中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72%。华北地区LLDPE
和LDPE主要用于生产薄膜,各占薄膜消费总量的50%,但在挤出涂覆领域LDPE树脂仍保持优势地位。华北地区
的HDPE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注塑、管材级薄膜等领域,其中注塑料主要用于制作工业包装箱、水果采集箱等。
华东地区是我国PE最大的消费市场,其中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需求量最大,约占华东地
区总消费量的92%,其产品主要来源于中石化、中石油、合资企业(如上海赛科和扬巴公司)以及进口等,其中
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78%。在华东地区,LLDPE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薄膜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82%,其次是挤
出电线、电缆和灌溉水管等,约占总消费量的11%,其他方面的需求量约占7%。LDPE最大的消费领域也是薄膜,
但其在农膜上的应用正在逐渐萎缩,在包装膜上的应用逐渐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及LLDPE和HDPE;挤出成型是
LDPE的第二大消费领域,主要是发泡材料管道和电线电缆等产品。HDPE的应用较为广泛,可分为拉丝、注塑、
中空、薄膜及管材等,其中高强度薄膜是HDPE的最大消费领域。
西南地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达水平差别较大,PE产品的消费结构也不尽相同。云贵两省经济相对落后,塑
料制品主要以农地膜及大棚膜为主,所以LLDPE需求量最大;陕西是水果主要产地,果蔬发泡网套的需求量较大,
因此发泡级LDPE在该地区的需求量最大;湖南境内的洞庭湖使得该地区渔业生产较为集中,对渔网丝的需求量
较大,加之湖南太子奶、娃哈哈等企业对小中空制品、湘西对农地膜和农用滴灌管的需求量也较大,因此该区域
消费主要以HDPE和LLDPE为主。HDPE主要以5000S、注塑料、高强膜料、中空料为主,市场潜力较大的为PE80
级以上的管材,该管材在西南区域总需求量约为5000t,这部分市场主要被中石化、上海金菲及进口产品所占领。
就PE而言,西南地区市场的特点为: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但产品结构并不单一;塑料加工业整体规模小,厂家
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塑料制品技术含量偏低;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预计未来5~10年,PE在各地区消费的增长速度有快有慢,相对而言,华东地区及华南地区发展较快,西北
和西南地区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2011及2016年我国PE主要地区消费份额预测见表2。
综上所述,未来几年是我国PE工业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提高我国PE整体竞
争力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产品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在进一步提高PE产量规模的同时,提高PE生
产技术,特别是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以新产品牌号为主,大力推广应用化学建材,研制热塑
性压力管,推进塑料制品轻量化、复合化和功能化;同时,要以具有高附加值的树脂开发为主,进一步开发出具
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从根本上为PE产品结构调整和新品开发提供保证。另一方面,国际石油等能
源价格大幅上涨,塑料和相关制品等下游行业竞争激烈,风险加大。国内PE相关生产、贸易及消费等企业要很
好地利用期货市场转移价格波动风险,形成资本市场护航产业稳健发展的全新机制,从而推动国内PE市场健康
稳定地发展。
表2 2011~2016年我国PE主要地区消费份额及预测 万t
消费地区 2011 2016E
西北地区 86.8 119.8
西南地区 91.1 126.2
东北地区 147.8 206.2
华北地区 184.9 254.4
华南地区 478.3 662.0
华东地区 821.2 1101.4
合计 1810.1 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