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轮胎驶入“后金融风暴”时期
——“201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简析
□ 赵金荣
全球轮胎75强新鲜出炉
日前,由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杂志评出的全球轮胎业惟一的轮胎厂商排行榜——“2011年度全球轮胎
75强”排行榜揭晓。轮胎业三巨头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仍稳居前三位,普利司通再度荣登排行榜榜首,领
跑世界轮胎工业。排行榜是以2010年的轮胎销售收入为依据,对全球数百家轮胎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数据由企
业自报,统计口径无严格要求。如公司轮胎销售额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成美元;部分公司财务年度截止日期非当
年的12月31日;部分公司销售额为测算数。虽有上述诸多因素影响,排行榜仍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排行顺序一
直成为轮胎企业在全球轮胎业中地位的标志之一。
2010年,全球经济遭受金融风暴之后,逐步退出阴影进入经济复苏时段,全球轮胎销售额达1520亿美元,
同比增长19.22%。若扣除轮胎调价因素,同比增长约10个百分点,轮胎业进入恢复期。近10年以来轮胎销售额
增幅情况详见表1。
在新榜75强中,轮胎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有25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销售额同比负增长只有1家,
其余24家均同比正增长,占25家企业中的96.15%。全球轮胎工业进入后金融风暴时期,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
而回升进展。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轮胎产品价格有所提升,轮胎销售额与上年同比增长达到两位数,如考虑轮
胎调价因素,轮胎业仅是恢复性增长。
本年度入围全球轮胎75强企业的国家有25个,按入围国家的企业数多少排序为:中国28家(其中大陆企
业23家、台湾企业5家),大陆企业比上年度新增加2家;印度10家;日本、美国和俄罗斯各4家;韩国3家;
意大利、印尼和土耳其各2家;法国、德国、新加坡、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捷克、瑞典、斯里兰卡、以色
列、阿根廷、马来西亚、越南、伊朗、泰国、和巴基斯坦各1家,与上年度相比增加1个国家。2011年度全球轮
胎75强排行榜详见表2。
表1 2001~2010年轮胎销售额年均增幅情况 %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同比增幅 -2.08 3.10 12.08 13.52 9.07 9.86 12.79 10.24 -9.64 19.22
表2 201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 亿美元
2011 2010 公司/总部所在国家或地区 2010年轮胎 2009年轮胎
排名 排名 销售额 销售额
1 1 普利司通/日本 244.250 205.000
2 2 米其林/法国 225.150 196.000
3 3 固特异/美国 169.500 156.490
4 4 大陆/德国 81.000 65.000
5 5 倍耐力/意大利 63.200 55.483
6 6 住友橡胶工业/日本 58.500 46.301
7 7 横滨橡胶/日本 47.500 39.560
8 8 韩国轮胎/韩国 45.131 37.600
9 9 固铂轮胎橡胶/美国 33.610 27.790
10 10 正新橡胶/中国台湾 33.564 27.230
11 11 杭州中策橡胶/中国 32.261 23.593
12 13 锦湖轮胎/韩国 30.259 23.006
13 12 东洋轮胎橡胶/日本 25.000 23.067
14 14 三角集团/中国 22.589 17.677
15 15 佳通轮胎/新加坡 22.075 17.411
16 17 阿波罗轮胎/印度 19.434 17.011
17 18 MRF/印度 17.397 12.250
18 16 山东玲珑橡胶/中国 14.280 17.400
19 19 J.K轮胎工业/印度 13.030 10.189
20 21 诺基亚轮胎/芬兰 12.610 9.750
21 24 青岛双星轮胎/中国 12.330 8.775
22 22 双钱轮胎控股/中国 12.225 9.450
23 25 风神股份/中国 11.990 8.271
24 23 下世纪/韩国 11.574 9.010
25 20 兴源轮胎/中国 10.400 9.760
26 27 建大轮胎/中国台湾 9.868 6.981
27 28 佳通/印尼 9.863 6.948
28 29 贵州轮胎/中国 9.184 6.500
29 26 山东盛泰/中国 8.529 7.221
30 30 比拉轮胎/印度 7.908 6.005
31 53 Nizhnekamskshina/俄罗斯 7.687 2.155
32 31 西亚特轮胎/印度 7.602 5.971
33 34 白俄罗斯轮胎/白俄罗斯 7.450 5.250
34 32 Sibur-Russkle Shiny/俄罗斯 7.150 5.949
35 37 山东万达/中国 6.837 4.510
36 36 帝坦国际/美国 6.610 4.850
37 35 B普利司通-萨巴 奇
轮胎/土耳其 6.510 4.920
38 40 山东金宇/中国 5.901 4.103
39 33 山东泸河/中国 5.309 5.431
40 39 华南轮胎橡胶/中国 5.154 4.119
41 42 南港轮胎橡胶/中国台湾 4.316 3.200
42 - 山东三工轮胎/中国 4.290 2.711
43 43 Mitas/捷克 4.110 3.182
44 38 青岛赛轮/中国 4.070 4.300
45 49 联合轮胎/以色列 3.357 2.750
46 51 联邦/中国台湾 3.329 2.327
47 44 特雷勒堡/瑞典 3.250 3.100
48 48 卡莱尔轮胎与车轮/美国 3.220 2.900
49 46 北斗星/Solideal/斯里兰卡 3.000 3.000
50 50 Barel轮胎橡胶/伊朗 3.021 2.714
51 47 Balkrishna工业/印度 3.000 2.921
52 55 徐州徐工/中国 2.897 1.953
53 52 马郎贡尼/意大利 2.636 2.236
54 56 FATE/阿根廷 2.554 1.913
55 54 华丰橡胶工业/中国台湾 2.520 2.140
56 62 TVS Srichakra /印度 2.390 1.468
57 57 朝阳浪马/中国 2.242 1.891
58 58 Petlas轮胎工业/土耳其 2.224 1.856
59 60 Multistrada/印尼 2.200 1.621
60 59 青岛黄海橡胶/中国 2.161 1.737
61 63 银石公司/马来西亚 1.860 1.450
62 61 四川海德轮胎/中国 1.736 1.620
63 66 Falcon轮胎/印度 1.720 1.195
64 64 北京首创/中国 1.488 1.352
65 68 Vee橡胶/泰国 1.400 1.000
66 65 Casumina/越南 1.351 1.261
67 41 Amtel集团/俄罗斯 1.350 4.000
68 70 Metro轮胎/印度 1.250 1.050
69 69 广州珠江轮胎/中国 1.075 1.059
70 - Rosava/乌克兰 1.060 1.000
71 71 天津联合轮胎/中国 0.906 0.800
72 - 新疆昆轮/中国 0.903 0.800
73 72 通用轮胎橡胶//巴基斯坦 0.900 0.710
74 - Modi轮胎/印度 0.780 0.846
75 75 马塔多耳Omskshina/俄罗斯 0.750 0.626
以上小计 1455.000 1230.000
其他 65.000 45.000
总计 1520.000 1275.000
看榜单翘楚 观行业波澜
1. 第一军团率领全球轮胎业
荣登全球轮胎75强榜首的为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已连续三年居世界轮胎业之首,轮胎销售额均超过200亿
美元,2010年达到24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15%。该公司借助于其资产重组之力扩大了销售额,如公司持有
土耳其公司萨巴奇公司44%股份、芬兰诺基亚公司19%股份,确保其轮胎销售额居高不下。
法国米其林公司轮胎销售额再度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2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7%,已连续三年屈居
全球轮胎业第二位。
排行榜中居第三位是美国固特异公司,轮胎销售额达169.5亿美元,同比增长8.31%,其增长幅度一直未能
赶上前述二家公司。
三巨头的轮胎销售额共计6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0%,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42.03%,比上年度下降2.04
个百分点。所占份额近些年来一直呈下降态势,每年约下降2个百分点速度减少份额。在排行榜中,三家公司仍
是遥遥领先,令其他公司望尘莫及,名符其实可称谓第一军团。在第一军团中,三公司之间销售额的差额愈来愈
小,互相之间竞争也趋激烈和白热化。
2. 第二军团稳步前进
第二军团的轮胎销售额均超过200亿美元,2010年度入围第二军团成员共有12家,比上年度增加2家。该
二军团成员为第4~15位的公司,12家公司的轮胎销售额共494.689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32.55%,与上年度
同期相比增加3.4个百分点,说明第二军团在扩大,成员之间的差距变化不大,其中60亿~80亿美元有2家,
45亿~60亿美元有3家,30亿~40亿美元有4家,20亿~30亿美元有3家,分成四个层次。
3. 第三军团增添新成员
受全球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影响,2010年度时一些轮胎公司同比大幅下降后退出了第三军团,2011年度又重
返第三军团,同时又增添了新成员。第三军团成员为:印度阿波罗公司、MRF公司、中国山东玲珑公司、印度JK
公司、芬兰诺基亚公司、中国青岛双星公司、上海双钱轮胎公司、河南风神轮胎公司、韩国下世纪公司和中国山
东兴源轮胎公司,共10家公司。其轮胎销售额在10亿~19亿美元。第三军团10家公司的轮胎销售额共135.25
亿美元,同比增长20.90%,占总销售额的8.898%,与上年相比增加1.628个百分点。10家公司之间差距不大,
差距额仅为1亿~2亿美元。
4. 中国入围企业有新变化
201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中国入围企业有28家,其中大陆企业有23家,台湾企业有5家。比上
年度增加2家。大陆入围企业有第二军团:杭州中策橡胶公司轮胎销售额32.261亿美元,居第11位,与上年度
相比持平;三角集团公司销售额22.589亿美元,居第14位,与上年度持平。第三军团:山东玲珑橡胶公司销售
额14.280亿美元,居第18位,与上年度相比退居二位;青岛双星轮胎公司销售额12.330亿美元,居第21位,
与上年度相比提升3位;上海双钱轮胎公司销售额12.225亿美元,居第22位,与上年度持平;河南风神轮胎公
司销售额11.990亿美元,居第23位,比上年度提升2位;山东兴源轮胎公司销售额10.400亿美元,居第25位,
比上年度降5位。此外,天津国际联合轮胎公司销售额0.906亿美元,居第71位,系新增成员。新疆昆轮公司
销售额0.903亿美元,居第72位,系新增成员。
中国台湾入围企业有5家,分别为正新橡胶公司(第二军团)、建大轮胎公司、南港轮胎公司、联邦公司(原
泰丰公司)和华丰橡胶公司。
中国入围企业的28家中,大陆企业有23家,轮胎销售额178.957亿美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3.39%,占全
球销售额的11.77%,与上年度相比增加0.44个百分点;台湾5家企业的轮胎销售额53.597亿美元,与上年度相
比增长27.98%,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3.53%,比上年度增加0.22个百分点。28家入围企业轮胎销售额为232.554
亿美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4.42%,占全球销售额的15.30%,比上年度增加0.8个百分点。
5. 地域分布“东方”渐强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入围75强中,欧盟地区有7家公司,轮胎销售额为391.95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
增长17.09%,占全球销售额的25.79%,比上年度下降0.67个百分点。其中有1家进入前三强,有2家进入第二
军团;日本有4家公司入围,轮胎销售额37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53%,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24.69%,与上
年度相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有1家进入第一军团,有3家进入第二军团;美国有4家公司入围,轮胎销
售额有21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89%,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14.01%,比上年度下降1.38个百分点,有1家
进入第一军团,1家公司进入第二军团。欧盟、日本和美国三个国家与地区的轮胎销售额为980.146亿美元,同
比增长16.21%,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64.48%,与上年度相比减少1.98个百分点。
印度有10家公司入围,轮胎销售额为74.511亿美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6.43%,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4.90%,
比上年度上升0.26个百分点,有3家公司进入第二军团;韩国有3家公司入围,轮胎销售额为86.964亿美元,
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4.93%,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5.72%,比上年度增加0.22个百分点;有2家公司进入第二军
团;中国有28家公司入围,轮胎销售额为232.554亿美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4.42%,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15.30%,
比上年度增加0.8个百分点,共有3家公司入围第二军团,有5家公司入围第三军团。亚洲地区入围国家有:日
本、中国、韩国、印度、新加坡、土耳其、印尼、伊朗、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巴基斯坦。入围企
业有56家,其轮胎销售额为736.719亿美元,同比增长9.59%,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48.47%,与上年度相比减
少4.35个百分点。
6. 业内并购重组浪潮活跃
近几年来,世界轮胎业在资产重组现象活跃,企业并购、收购、交叉持股频繁,对公司的销售额与世界排名
顺序影响很大。如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位居轮胎业榜首。公司持有土耳其萨世奇公司的44%股份,持
有芬兰诺基亚公司19%股份;又如法国米其林公司持有佳通公司10%股份;意大利倍耐力公司通过其在俄罗斯合
资企业持股Nizhnckamskshina公司;德国大陆公司收购印度Modi公司,并投资子午胎项目;美国帝坦公司收购
固特异公司在南美农用胎项目;日本东洋公司收购马来西亚银石公司,同时成为中国山东泸河银石轮胎公司大股
东;瑞典特雷勒堡公司收购河北邢台轮胎生产设备,以生产农用轮胎。
7. 中国轮胎工业任重道远
201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中国入围企业有28家,占75强数的37.33%,与上年相比增加2.66个
百分点。而轮胎销售额仅占全球总销售额的15.30%,与轮胎业第一军团相比差距甚远,28家企业轮胎销售额还
不及日本普利司通公司1家,仅有3家公司入围第二军团。中国的轮胎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还不是一个轮胎生
产强国,仅从销售额和企业效益来看差距还不小。在第一、第二军团成员中,跨国轮胎公司在中国大陆差不多都
设置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子公司为其母公司的经营运作增添不少活力,但已不能列入中国企业的名下。
中国轮胎制造业只能走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低碳经济、绿色制造”的理念,
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模式,为轮胎业走出一条低碳、绿色、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
路,才能实现由传统轮胎制造业向新兴绿色产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