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电石行业格局演变迎对未来机遇与挑战
2011年48期 发行日期:2011-12-13
作者:张玉
电石行业格局演变迎对未来机遇与挑战
□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理事长  张玉

一、发展成就显著
  “十一五”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拉动,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工业快速发展,促使我
国电石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电石行业整体装备的技术水平有了很
大提高,大型密闭电石炉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成就令人瞩目。
  1.产能、产量快速稳步增长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内市场对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等电石下游产品需求的增长,我国
电石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电石产能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2010年产能达到2600万t/a,产量为
1462万t,分别比2005年大幅增长174%和64%。目前我国电石基本供国内自用,出口量仅为当年产量的1%左右,
且几乎没有进口。
  今年1~9月份,我国电石产量为1357.1万t,同比增长25%。其中,内蒙古为414.39万t,同比增长25.3%;
宁夏为204.58万t,同比增长7.9%;新疆为201.29万t,同比增长54.9%;陕西为92.84万t,同比增长11.7%;
甘肃为78.09万t,同比增长13.3%。
  2.企业大型化步伐明显加快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电石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由2005年的不足4万t/a提高到2010年的7万t/a;
最大电石生产企业的规模也由2005年的30万t/a提高到2010年的170万t/a。2010年产量超过10万t的企业
已达54家,其中前十位企业产量合计为432.06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升至29.55%(详见表1)。
  3.淘汰落后产能成绩显著
  电石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淘汰了一大批规模、能耗、环保达不到标准的电石生产装置。2006
年至2010年,累计淘汰落后电石炉257台,合计产能305万t/a,涉及企业218家,超额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十
一五”期间淘汰200万t/a落后产能的目标,使得电石行业节能减排效果进一步显现。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
出,我国的电石企业正在由小炉型向大炉型、由小型化向大规模方向快速转变和发展。
  4.综合能耗有所下降
  随着行业大型密闭电石炉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密闭电石炉的产能比重已由2005年的不足10%,提高到
2010年的40%。随着生产装置自动化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能耗和物耗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吨电石消
耗原料煤0.6t(焦炭)或0.7t(兰炭),消耗石灰0.96t,消耗电极糊28kg,电炉电耗3250kWh(密闭炉)~3450kWh
(内燃式炉),耗水1t,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1196.29kg(标准煤)/t(电石)下降到2010年的1018.11kg(标准
煤)/t(电石),下降了14.9%。电石行业节能降耗大有潜力可挖。
表1  2010年国内主要电石生产企业产量统计 万t
企业名称                             产量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110.5
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                 50.6
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             43.2
山东茌平信发华兴实业有限公司         43.0
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41.6
内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2.2
宁夏大地冶金化工有限公司             31.2
乌海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9.9
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25.8
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1
合计                                432.1

二、行业格局正在演变
  1.生产基地由东南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转移
  电石是高载能产业,对煤炭和电力的依赖程度极高,华南、华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煤炭与电力相对匮乏,综
合原材料、产品运输成本及资源等诸多因素,电石企业向资源、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将成为必然。因此,内
蒙古、宁夏、陕西、新疆、甘肃等省、自治区凭借其能源和资源优势,成为最受电石企业青睐的地区,2010年这
五个省的电石产量分别为412万t、237万t、105万t、173万t和97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0%,西北地区已
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商品电石生产基地。
  2.生产工艺由落后炉型向先进炉型演变
  电石生产装置分为开放式、内燃式及密闭式三种炉型,我国的开放式电石炉已于“十一五”前期全部淘汰。
此后,内燃式电石炉在国内电石产能中的比例一度超过90%,随着更为先进的密闭炉技术的成熟和不断推广应用,
2010年内燃式电石炉的产能比例降为60%。
  密闭炉最大的特点是炉料与空气隔绝,炉面不发生炉料燃烧现象,热能损失较小,产生的尾气(主要是CO)
被收集起来作为燃料烧制石灰或用作化工原料,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而且密闭炉的关键设备和技术也已经完全实
现国产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等,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密闭电石炉的发
展很猛,产能增长迅速,所占比例已经从2006年的8%提高到2010年的40%,直逼内燃式电石炉。
  3.生产向下游产品延伸,向发展循环经济演变
  充分合理利用“三废”,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是电石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
天业集团依托自治区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充分利用新疆的煤、盐、石灰石等资源优势,在建设110万t/a聚氯乙
烯及配套项目时,构筑了两个资源加工综合利用的大循环产业链:一是实现资源(煤、盐、石灰石)-发电-电石
-PVC-节水器材-高效农业-加工食品-农业产业化;二是实现排放物的综合利用,即粉煤灰、电石渣、制砖-建筑。
宁夏大地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将电石炉尾气除尘净化和变换后生产合成氨、甲醇、碳酸氢铵,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
采用电石炉尾气生产合成氨的企业。内蒙古白雁湖化工有限公司和安微皖维集团合作建设的20万t/a醋酸乙烯
和10万t/a聚乙烯醇项目已投产,实现了商品电石向原料电石的转变,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据了解,
内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包头海平面高分子工业有限公司、云南云维集团、陕西府谷天
桥电石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电石企业,已经或正在建设电石炉尾气发电、气烧白灰、生产甲酸钠等电石炉尾气综
合利用项目。还有的企业考虑与PVC企业联姻,或自建聚乙烯醇、PVC等下游项目,以实现循环经济。

三、产业将进一步升级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减弱,世界经济形势将逐步
企稳回暖,我国仍将是世界化工行业的投资热点。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聚氯
乙烯、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石灰氮等电石下游产品的需求量将稳定增长。我国能源“少油缺气、煤炭相对丰富”
的现状,也决定了电石行业在满足下游需求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电石行业仍存在
一定的发展空间。
  1.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我国电石主要用于生产电石法PVC,PVC消耗的电石量占电石表观消费量的75%以上;其次用于生产金属切割
用的乙炔类产品,该领域对于电石的需求量约占10%左右;其余用于生产氯丁橡胶、聚乙烯醇、石灰氮及其衍生
物等。因此,国内电石市场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下游PVC行业的发展态势。据有关方面预计,到“十二五”末,电
石法PVC产能将达到2000万t/a以上,按开工率70%计,需要电石1950万t;其他下游如聚乙烯醇、石灰氮等
产品每年需要电石约700万t。因此,预计“十二五”末我国年电石需求量约为2700万t。
  2.企业大型化 生产布局合理化
  目前我国电石企业约有382家,到2010年底总产能2600万t/a,产量1462万t,平均每家电石企业能力不
足7万t/a,产量不到4万t。按照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必须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以减少企业数
量,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解决电石行业小而散的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电石企业将处于自我淘汰、自
我升级的阶段,并进一步向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资源综合利用、上下游联合的方向过渡,逐步实现整体产
业升级。特别是西部蒙陕宁疆地区、中部晋徽豫湘地区、西南部云贵川地区的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3.全密闭电石炉所占比重增大
  全密闭电石炉具有热损耗小、用工少、自动化程度高、电耗低等特点,尤其电石炉尾气能被循环利用,实现
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十二五”期间,全密闭电石炉占行业的比重必将进一步增大。据统计,全行业在建、已
展开前期工作的300台4万kVA及以上的全密闭电石炉将于2012年底前投入运行,新增产能达3000万t/a。

四、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中东乙烯大量倾销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中东地区乙烯产能将达到3000万t/a,其产品成本在92~159美元/t。我国以石
油为原料的乙烯产品成本为666美元/t,是沙特的7.2倍、中东其他地区的4.2倍。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口
乙烯大量来自中东,这必将导致国内PVC生产装置向以进口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倾斜,对我国电石行业造成严
重的冲击。
  2.煤制烯烃大规模建设
    我国首套煤制烯烃装置——内蒙古包头神华煤化工有限公司60万t/a煤制烯烃项目已于2010年8月建成投
产,宁夏的宁东煤制烯烃项目亦已投产,目前国内仍有多家企业在建和规划建设煤制烯烃项目。据测算,煤制烯
烃生产成本相当于国际油价在70美元/桶时的石油法烯烃成本,使用煤制烯烃的乙烯生产PVC,相对于电石乙炔
法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但煤制烯烃是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投资风险较大,目前国内煤制烯烃项目大多数还处于建设
或规划阶段。因此预计“十二五”期间尚不能对电石等传统煤化工形成冲击。但是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煤制烯
烃产品在生产成本、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对传统电石行业将形成一定的冲击。
  3.《国际汞公约》实施
  国际上对汞污染问题日益重视,制定了《国际汞公约》,限制和消减对汞的使用。电石法PVC生产工艺是以
电石为原料,以氯化汞为催化剂,由于该工艺涉及汞的污染和电石渣的治理等环境问题,我国政府近年来已相继
颁布实施了多项管控措施,力求逐步引导行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目前,我国电石法PVC仍是世界上最大耗
汞行业,如何成功应对汞的消减和防治,是该行业面临的严重课题,也是事关我国电石行业生存的重大问题。

五、亟待开辟多元化市场
  近年来,尽管电石产业对PVC产品的依赖程度一度由2007年的74%下降到2009年的60%,聚乙烯醇、石灰
氮等产品对电石的需求相继增大,但2010年对PVC产品的依赖程度又扩大到75%。电石产能的扩张、下游产品的
单一化、电石法PVC市场的萎缩,使得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实现下游产品的多元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决定了电石行业是我国工业板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将在保障下游行业的
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电石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实现下游消
费多样化;必须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实现清洁安全生产;还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行业的优化升级,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