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1年煤制烯烃进展顺利
2012年1期 发行日期:2012-01-05
作者:桑建新
2011年煤制烯烃进展顺利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桑建新
    2011年是我国煤制烯烃逐渐由示范阶段向商业化运行阶段过渡的一年。经过近一年的工业运行,神华包头项
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验证了煤制烯烃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企业和政府信心受到鼓舞,煤制烯烃政策出现
松动,新建、拟建项目众多。

主要装置进展顺利
    2011年,除3个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外,中原石化的烯烃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建成,我国煤制烯烃总产
能达180.5万t/a。其中,煤制聚乙烯产能40.6万t/a,煤制丙烯产能139.9万t/a。
   神华包头  神华包头60万t/a MTO项目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始工业化运行。 神华包头原计划2011年
生产聚烯烃产品45万t,实际上至2011年11月份,各种产品的产量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39.9亿元。
   神华宁煤  神华宁煤50万t/a MTP项目2011年5月正式生产,该月生产甲醇4.8万t、丙烯1.7万t、LPG
0.23万t、混合芳烃0.55万t、聚丙烯1.3万t。
   大唐多伦  大唐国际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的50万t/a MTP项目,以内蒙古胜利矿区胜利东二号露天
煤矿的褐煤为原料,具有多项世界和国内第一:单台气化炉可处理干燥后的原煤2800t,为世界最大规模;一个
项目同时建设三台这样的气化炉更是世界第一;低温甲醇洗处理气量世界第一;日产5000t的大甲醇装置与世界
其他两个项目中的甲醇装置并列世界第一;MTP装置是该技术在世界上首例工业化应用;两套聚丙烯装置总规模
46万t/a,其产量位居国内第一。
    该项目2011年1月MTP装置反应系统投料成功,甲醇转化率达到设计要求;上半年实现两台气化炉一次开
车成功;6月底生产出合格甲醇;MTP装置反应系统一次投料成功;8月29日MTP装置工艺流程全线顺利贯通并
产出精馏丙烯产品。
   中原石化  中原石化目标产物为10.6万t/a聚合级乙烯及9.9万t/a聚合级丙烯的甲醇制烯烃乙烯原料路
线改造示范项目工程完成后,将轻烃和石脑油的裂解原料调整为轻烃和甲醇两种原料结构。该项目于2011年10
月产出合格聚合级乙烯和丙烯。 该项目采用中石化自主研发的SMTO技术,催化剂和主要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拟在建计划庞大
  继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部分企业将煤制油项目变更
为煤制烯烃项目;加之金融危机以来,国内醇、醚市场持续低迷,一些大型醇、醚项目调整为甲醇制烯烃项目,
国内MTO项目规划骤然增加。目前我国煤制烯烃拟建项目达36个,规划新增甲醇产能约8500万t/a,烯烃约2800
万t/a。其中,沿海地区拟利用进口甲醇制烯烃规划产能合计达450万t/a。这些新建拟建项目,具有以下两个
特点:
  (1)拟在建项目均为“煤-甲醇-烯烃”上下游一体化。终端产品设计为聚乙烯的项目均配备可切换生产线
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全密度聚乙烯装置。
  (2)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符合产业准入政策,许多规划项目采取申请产能大,分批建设的策略。

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乙烯+丙烯选择性大于78.71%,每吨乙烯+丙烯消
耗甲醇3t。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和大连化物所研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
(DMTO-II)工业化技术”,甲醇转化率达到99.97%,乙烯+丙烯选择性提高至85.68%;每吨乙烯+丙烯消耗甲醇
2.67t,较DMTO技术甲醇消耗量下降了11%。
   2011年我国煤制烯烃取得阶段性进展,神华包头MTO项目正式生产运行并取得可喜生产经营业绩,验证了大
连化物所DMTO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标志着煤制烯烃技术取得成功,另外,中石化SMTO也将被推广应用,我
国煤制烯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未来展望
   根据煤制烯烃规划项目开工情况和进度安排,如果在建项目都能按期投产,2015年我国煤制乙烯产能将达到
645.5万t/a,煤制丙烯产能将达到904.9万t/a。
   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甲醇严重过剩,2010年开工率不到40%;2011年情况向好,各方预计开工率约为50%。即
将出台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鼓励更长链条的煤化工项目,同沿海地区利用进口甲醇制烯烃一样,具有
工艺流程短、投资节省,项目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等优势,不仅会给已经上马的煤制甲醇项目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给那些拥有煤炭资源和下游需求的地区提供投资的空间,这将使我国煤制烯烃新建拟建项目进一步增多。

政策出现松动
   2011年4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指出,禁止建设产能50万t/a及
以下的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甲醇制烯烃项目重点是做好示范工作,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50万t/a煤经甲
醇制烯烃项目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201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制定、即将出台的规范文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
被市场视为是煤化工行业的“十二五”总体规划。该规范文件提出将扩大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两个示范项目的
示范范围,针对能耗和水耗低的技术和项目加大推广力度。
   2011年制定并将正式出台的《乙烯工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我国将通过加快在建大型乙烯项目进度、启
动已经批复的“十一五”规划项目、对现有装置扩能改造,以及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等途径,大幅提高国内乙烯
生产能力和自给率。至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达2700万t/a,煤经甲醇制烯烃合计产能将达606万t/a,
占我国乙烯总产能的20%以上。
   回顾和解读煤制烯烃相关政策,可以看出煤制烯烃产业政策出现松动迹象。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