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消费持续增长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
产能稳定,煤制乙二醇成功在即
2011年我国乙二醇生产仍然以石油乙烯法为主,生产能力为336万t/a,与上年持平,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
依然主导国内乙二醇生产。虽然2011年全球经济低迷,但国内乙二醇产量仍较上年略有增长,预计全年产量在
250万t左右,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75%。近几年来,国内乙二醇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煤制乙二醇。2009
年底,世界首套煤制乙二醇项目通辽金煤20万t/a(现调整为15万t/a)装置打通全部工艺流程,随后经历2
年试运行,终于在2011年12月宣布该套装置的生产负荷已经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这意味着全球首套煤制
乙二醇工业化装置距离成功商业化仅一步之遥。
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2011年1~11月,国内累计进口乙二醇652.8万t,较上年增长7.5%,预计全年进口量有望超过700万t,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前五大进口来源地分别为:沙特阿拉伯(占总量的47.8%)、中国台湾(占15.1%)、新加坡
(占8.1%)、伊朗(占7.5%)、加拿大(占6.9%),与前几年的比例基本相同。2011年1~11月,国内累计出口乙
二醇0.5万t。
下游需求稳步增长,消费量保持增势
2011年国内乙二醇表观消费量预计可达950万t,较上年增长6.5%。2011年全球经济低迷,但我国乙二醇
消费量依然保持增势,主要原因是下游聚酯行业的持续增产。从2002年开始,世界聚酯生产重心开始向我国转
移,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聚酯生产基地。2002~2010年我国聚酯产量年均增速近16%,预计2011年聚酯产量将
超过2650万t,较上年增长6%以上。我国快速发展的聚酯工业极大地拉动了乙二醇的需求增长。
全年价格保持高位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国内乙二醇价格全年保持高位(见图1)。主要原因是:①原料乙烯供应紧张,价格
上涨,导致成本增加;②全球性通胀导致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石化产品也不例外;③我国聚酯行业生产依然保持
增势,拉动了对乙二醇的需求。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国内乙二醇价格最低的时候出现在年底,平均价格约为8300元/t,几乎相当于2010
年的最高价;2011年价格最高的时候出现在8、9月份,近11000元/t。
市场格局面临洗牌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明确规定,鼓励发展20万t/a及以上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限制发
展20万t/a以下的乙二醇项目。因此,今后我国新上乙二醇项目,无论采取何种工艺路线,规模必须在20万t/a
以上,未来我国乙二醇将向规模化、原料来源多样化方向发展。
随着通辽金煤煤制乙二醇装置负荷的提高,国内煤制乙二醇技术日臻完善,未来煤制乙二醇产能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煤制乙二醇产能的扩大,将减少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但来自中东的廉价乙二醇仍将是市场上
不容忽视的力量;未来将是煤制乙二醇、进口乙二醇和石油乙烯法乙二醇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