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纯碱、氯化铵:跌宕起伏的一年
2012年2期 发行日期:2012-01-10
作者:王锡岭
纯碱、氯化铵:跌宕起伏的一年
□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 王锡岭

纯碱
    1. 2011年市场运行轨迹
    2011年纯碱市场运行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3月,价格持续下降,这是2010年11月价格达到峰值后下降的惯性和持续。
    第二阶段:4~6月中旬,价格止跌回升并持续上升。一是由于以轻质碱为原料的下游三聚磷酸纳、硝纳、亚
纳、硼砂、硅酸纳、洗衣粉等产品5月份之前受出口拉动开工率都有明显提高,拉动轻质碱价格;二是西南的天
然气供应不足限制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纯碱厂的生产;三是上半年13个省干旱,电力不足,影响了部分纯碱厂
的产量;四是占总产能60%以上的12个大厂从2010年底开始主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使产量减少20%。
   第三阶段:6月中旬以后,个别地区轻质碱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对重质碱价格造成极大威胁。轻质碱市
场出现混乱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价格拉动纯碱产量持续增加,且增加的大部分是轻质碱;二是多个以轻质碱为
原料的产品,受出口等因素影响,6月以后开工率大幅度下降;三是供求关系暂时发生了变化,经销商、用户观
望,市场表现为订单减少,企业怕丢掉市场乱了阵脚。
  第四阶段:7月下旬轻质碱价格止跌回升。主要原因:一是联合体12个大厂从7月1日减产15%,对市场心
理和供求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由于重质碱供应偏紧,轻、重碱价差偏大,部分重质碱用户改用轻质碱,
缓解了轻质碱供大于求的趋势;三是由于判断失误,降价的只是个别企业,绝大部分厂没有盲目跟风(这是非常
重要的),从而促进了市场稳定。
  第五阶段:进入10月份,轻、重碱价格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平板玻璃市场价格连续下降,10月份
70%左右的企业亏损,小的浮法线基本全部亏损,造成部分新线建设速度放缓,部分已建成的生产线暂缓投产,
结果是重质碱消费增速放慢,增幅减少;二是纯碱产量大幅度增加,估计2011年纯碱产量将达2200万t左右,
比2010年增加150万t左右;三是受发展大势影响,货款回收困难,回收现款更难,企业为促进货款回收被迫
降价。
    2. 2012年发展趋势
    ⑴市场资源量明显增加
  2012年,昆仑碱业还有70万t/a产能要投产,丰成盐化60万t/a、陕西兴化30万t/a、五彩碱业100万
t/a产能将会释放,青海亦有20多万t库存会转入2012年。因此,预计2012年纯碱的总资源量和投放量都会比
2011年有明显增加。
    ⑵需求可能减少
  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直接影响玻璃的需求量,从而直接影响到重质纯碱。2011年7月起,国内平板玻璃出口
量和国内销售量均已开始减少,价格大幅度下降,部分企业亏损;到10月,基本全行业亏损;12月,已有40
多条浮法线停产。继续发展下去,将对纯碱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将影响
以轻质碱为原料的产品出口。
    ⑶出口量会有所增加
  纯碱连续两年出口下降,不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反而国际实际需求是有所增加的),也不是因为美国
的竞争,2011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纯碱价格高于美国,但仍低于国内。真正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为了保住自身效
益不愿出口。2012年国内价格下降后,国际市场价格有可能高于国内,企业竞相出口的积极性将提高,出口量会
有所增加,但大幅度增加有困难,一是因前两年减少出口在国际市场丢了信誉,二是相对应的市场份额已被美国
占领。
    ⑷成本压力仍很大
    对于纯碱生产来说,在成本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是煤、盐、运。煤的价格受供应、运输、安全因素制约,一般
情况下价格很难下降。海盐受盐田减少和天气影响,产量减少,价格提高;井矿盐随煤价提高成本增加,价格也
很难下降。运输受油、煤价格影响,运费也很难降低。从2011年12月起,国家发改委调高电价,已有21个省
出台了调价方案并取消了优惠电价。因此,2012年纯碱生产的成本压力仍很大。
    ⑸市场波动频率将增加
    2012年纯碱产量将增加,而需求量增幅减少,如果企业认识一致,控制总量,市场波动的幅度可以控制在最
低限度。否则,将出现难以预料的结果。同时,由于成本居高不下,纯碱实际降价的空间不大。

氯化铵
    1. 2011年市场运行轨迹
  1~3月全国氯化铵市场气氛低迷。主要原因是2010年四季度受纯碱售价高的拉动,氯化铵产量提高和进入
淡季价格偏低的延续。
    4~8月底全国市场气氛活跃,销售价格一路走高。主要原因是出口拉动,一是氯化铵出口2011年估计超过
50万t;二是二元复混肥出口将超过300万t,消耗大量氯化铵,相当于2011年出口氯化铵200万t以上,成为
史上出口最多的一年。其次是由于煤、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造成的成本升高,对价格也是有力支撑。
    9月初因暂时的库存增加,湖南、湖北出厂价率先降到1000元/t以下,并波及河南、河北,9月下旬价格又
略有回升。
    11月以后,氯化铵价格稳中有升,一方面是为完成出口定单,企业加紧出口;另一方面是复合肥厂要为2012
年国内用肥备料和生产。
    2. 2012年发展趋势分析
  ⑴产能和产量将增加
    随着丰城盐化60万t/a、陕西兴化集团30万t/a等氯化铵装置的投产,2012年氯化铵产能将增加90万t/a,
预计产量也将大于2011年。
    ⑵出口量可能减少
    2011年12月9日,国务院税则委正式公布氯化铵和氮磷二元肥的出口特别关税和暂定关税政策,从2012
年1月1日起执行。氯化铵出口淡季暂定关税7%,但是旺季(1~6月,11~12月)出口特别关税增加75%,即
旺季8个月氯化铵出口税率达82%。二元复合肥暂定关税淡季7%,出口特别关税旺季(1~5月,10~12月)增
加75%,旺季的8个月出口税率达82%。氯化铵、二元复合肥出口调高特别关税税率,势必会抑制二者的出口。
出口的突然减少,将对氯化铵国内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⑶成本压力不会明显减轻
  2012年,联碱的成本压力要大于氨碱,因为联碱生产比氨碱多了原料煤,并且要面对取消电价优惠和提高电
价的政策。
  目前纯碱市场已明显产大于销,且有继续发展之势,氯化铵市场虽相对稳定,但后势也很不乐观。建议行业
采取两条预防性措施:一是以控制总量为目的进行节能减排,从调控总量平衡的角度,促进市场稳定;二是有条
件的企业要努力增加出口,以减轻国内市场的压力。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