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矿业“十二五”重点开发磷硫钾
□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秘书长 袁俊宏
“十一五”取得重要成果
1.地质找矿取得成效
“十一五”期间,化工地质勘查单位和化工矿山企业加强了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工作。2005~2009年新增查
明磷矿资源储量14.2亿t,新增查明硫铁矿资源储量9429万t,新增钾盐资源储量(KCl)4407万t,新增硼资
源储量2054万t,新增萤石资源储量2078万t,新增重晶石资源储量1007万t,主要化工矿种的保障程度有所
提高。
2.主要化学矿种产量增长
“十一五”期间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化学矿业的发展。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矿采选企业实现现价
工业总产值107.3亿元,2010年达到280.3亿元,增长161.2%。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磷矿生产企业生产磷矿(折
P2O5 30%,下同)3896.0万t,2010年达到6807.0万t,增长74.7%;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硫铁矿生产企业生
产硫铁矿(折S 35%,下同)1189.9万t,2010年达到1512.9万t,增长27.1%;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钾肥生产
企业生产钾肥(折K2O 100%,下同)208.9万t,2010年达到396.8万t,增长89.9%。2006~2010年磷矿石、
硫铁矿、钾肥产品产量见表1。
3.产业集中度提高
国家开展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活动以来,我国化工矿山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产业集中度明显提
高。磷矿由2007年的414家减少到2009年的339家,减少18%,其中大型矿山由2007年的10家增加到17家。
硫铁矿由340家减少到322家,其中大型矿山增加到7家。
4.科技进步支撑化学矿业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化工矿山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加大了科技投入,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云磷集团攻克
胶磷矿选矿难题,建成了400万t/a浮选车间,在建450万t/a浮选车间;宜化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介质选
矿取得成功,建成了120万t/a的生产车间;开磷集团利用磷石膏和废渣实现充填采矿,瓮福集团利用磷石膏制
砖,湖北神农架矿业科技公司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制酸工业试验成功,实现了我国磷矿资源由开采富矿向利用中低
品位矿转变,提高了磷资源的保证程度。
青海盐湖集团反浮选-冷结晶工艺100万t/a氯化钾项目、罗布泊钾混盐制取硫酸钾120万t/a硫酸钾项目
建成投产,提高了我国钾肥的自给率,特别是青海盐湖集团溶解开采低品位固体钾盐项目的工业试验获得成功,
以及综合利用一期、二期的建成和镁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工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国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硫铁
矿实行“精料”政策,综合回收铁资源和热资源,企业效益有所提升。首钢对瓮泉沟硼镁铁矿的开发利用,提高
了我国硼资源的利用水平。
5.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成果
磷矿开发利用方面从开采高品位磷矿向全层开采转变,大量低品位矿石得到利用;地下开采由空场法向充填
法转变,回采率大幅度提高;磷矿石伴生的氟、碘资源得到回收,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硫铁矿中的铁资源得
到利用。钾盐伴生钠、镁、锂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
表1 2006~2010年我国磷矿石、硫铁矿、钾肥产量统计 万t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磷矿 3896.0 4541.7 5074.1 6020.9 6807.0
硫铁矿 1189.9 1200.5 1243.5 1248.0 1512.9
钾肥 208.9 249.6 277.5 362.8 396.8
“十二五”发展目标
分析我国2010年主要化学矿产品产量和进出口情况(详见表2)可见,磷矿、硫铁矿供需基本平衡,钾盐严
重短缺。硫资源的平衡主要靠大量进口硫磺进行补充,这给下游产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我国主要化学矿产品下游产品磷肥不但要满足我国农业需要,过剩的产能也需要部分出口。预计2015年我
国磷肥产能将达到2200万t/a,产量1600万t;2015年硫酸产能将超过8500万t/a,产量将达到7500万t。据
此预测2015年我国磷矿需求量为7500万t,硫铁矿为1800万t。
1.加强化工地质工作,发现和评价一批战略性化工矿产的大型矿产地,实现化工矿产资源评价的新突破,
形成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摸清我国磷、硫、钾、硼、萤石、重晶石等战略矿种、优势矿种及紧缺矿产资源“家
底”;推动行业骨干矿山企业开展深部及外围资源勘查工作,为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发展提供扩能及接替资源。
提交可供利用的主要化工矿产资源储量磷5亿t、硫铁矿1亿t、钾盐2亿t、硼矿50万t、萤石500万t、重晶
石4.5亿t,提高化工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基本满足化肥、化工及相关行业对化工矿产资源的需求。
2.“十二五”期间,化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磷、硫、钾资源为重点,以保障国内需求为目标,2015年磷
矿产量达到7500万t,硫铁矿产量达到1800万t,钾盐产量达到500万t,使得磷矿产量满足国内需求,硫资源
自给率超过50%。
3.合理调控化工矿产开采规模,通过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资源开发整合,使得矿产资源开
发利用布局不断优化,集中度提高,到2015年,大中型化工矿山比例达到20%以上。
4.加强中低品位、共伴生化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提高5%,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磷矿入选
矿石品位再下降3~5个百分点,选矿产品占比提高10%,高浓度磷复肥使用选矿产品的比例提高到30%~40%,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
5.矿山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减少30%;新建和生产化工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
新建和在建矿山毁损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大型骨干化工矿山基本符合绿色矿山条件。
表2 2010年我国主要化学矿产品产量、表观消费量 万t(折标)
产量 进口 出口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磷矿 6807.0 0.0 87.6 6719.4 101.3
硫铁矿 1512.9 12.7 1.9 1523.7 99.3
钾矿 354.7 321.3 5.8 670.2 52.9
政策措施建议
1.增加对化工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的投入 加强磷、硫、钾、硼、萤石、重晶石等急需的主要化
工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工作,加速境内外钾盐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提高主要化工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确保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粮食安全。
2.增加对磷、硫、钾矿产资源中低品位矿产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投入 国家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
项资金中重点向中低品位磷矿开发利用、中低品位硫铁矿开发利用、中低品位固体钾盐开发利用倾斜,鼓励企业
开展对磷、硫、钾资源中低品位矿的开发利用。对企业选矿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硫铁矿和固液转化利用低品位钾
盐矿,国家应在价款处置及税收上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3.继续开展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活动,促进化学矿业开发的健康发展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
整合是集中解决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有效治理矿业秩序混
乱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整矿业结构、促进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应继续开展。加快《矿产资源法》
的修订工作,通过《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和贯彻执行,整体推进我国矿业开发水平,加快矿业管理体制改革,使
矿业开采尽快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4.制定产业准入标准,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制定磷矿、硫铁矿、钾盐、硼矿、重晶石矿产业准入
标准,适当提高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准入门槛,促进主要化工矿产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5.加快化工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化工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化工
矿产资源特点,按照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硫铁矿制酸烧渣铁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硫铁
矿制酸过程中余热利用、中低品位磷资源的利用和磷伴生资源回收、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制酸、盐湖矿产资源综合
开发利用、含钾岩石的农业应用技术、磷矿石制磷铵产生的磷石膏的利用为重点,加快化工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建
设。积极推广先进的化工矿产资源采选技术和先进工艺,不断降低原矿入选品位,制定鼓励企业利用中低品位资
源和综合利用共伴资源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化工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
6.鼓励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 降低磷、硫、钾支农矿产品资源税、磷矿石出口关税,提高支农矿产品效
益,落实国家支农惠政策;对磷资源税实行级差征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利用中低品位磷矿资源。
7.加强规划和引导 制定优惠的信贷、外汇、税收政策,统一部署、积极稳妥的推进境外钾资源开发。
8.改变优惠政策,促进市场化 在保障国内化肥需求的前提下,应适当放开对化肥的管理,逐步取消现行
优惠政策,增加给农民的直补,促进企业走市场化的道路。
9.建立磷、萤石、重晶石矿产地储备机制 以磷、萤石、重晶石为主要矿种,以整装大、中型矿区(床)
为对象,以新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为重点,建立重要化工矿产地储备机制。国家主导,企业联合,加快重要矿产地
的探矿权整合。落实矿产资源储备地保护政策,通过多渠道投入,加大对矿产资源储备地的保护,管理和经济补
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