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二
DOP:装置开工不足 终端产品出口受限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产能分布状况
我国增塑剂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区中,2011年我国增塑剂生产企业有150多家,总产
能已突破了400万t/a。其中,台湾联成集团在国内的总生产能力居首位,产能达到89万t/a(除DOP外,其大
量产能用于生产环保类增塑剂);其次是齐鲁增塑剂,产能达40万t/a;另外山东宏信化工有限公司为26万t/a、
金陵石化产能为20万t/a。增塑剂骨干企业主要包括:石家庄白龙集团、东莞盛和、浙江伟博、天津金源泰等;
合资企业主要有:宁波爱敬、镇江联成、中山联成、昆山合峰等。
随着国内辛醇产能的逐渐增长,增塑剂生产厂家借助国内原料供应的有力支撑,对DOP产业的富余产能进行
更为充分的利用,以逐步实现增塑剂的国产化步伐,减少对产品的进口依赖度。然而伴着国产化的步伐加大,国
内市场竞争压力增加。尤其近两年,DOP行情多受辛醇影响,国内工厂价格受到牵制,利润率下降,伴之终端需
求的平淡,国内增塑剂工厂开工率较低,装置闲置率上升。就国内产能分布状况看,我国增塑剂装置主要分布在
华东地区,占50%以上,其次是华南地区。
消费平稳 替代进口明显
2011年我国增塑剂表观消费量保持平稳,其中DOP表观消费量为148.3万t,比上年微增。当年国内DOP产
量为144万t,同比增长14%;进口5.6万t,同比下降67%;出口1.3万t,无明显变化,国内产品替代进口步伐
明显,见表1.
目前商品化的有500多种,我国工业增塑剂品种较为单一,产品结构还不合理,特种增塑剂产量较小,市场
占有率较低。主要产品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其中以DOP、DBP为主)、对苯二甲酸酯、二元酸酯类、烷基磺酸酯、
环氧酯、氯化石蜡、磷酸酯类等。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生产和消费最大,在实际消费中约占总消费的90%
左右,尤其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由于DOP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迁移性小、柔软
性和电性能等综合性能优良,除大量用于PVC树脂外,还广泛用于各种纤维素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醋
酸乙烯树脂和某些合成橡胶中。而非邻苯类的增塑剂不到总产量的10%,生物可降解和以生物物质为原料的增塑
剂产品极少,无法满足PVC塑料加工业对增塑剂无毒、生物降解和增塑能力高的要求,见图1。
表1 近年我DOP表观消费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4 48.0 40.0 0.3 87.7
2005 52.0 52.0 0.7 103.4
2006 67.0 34.0 0.3 100.7
2007 72.0 30.5 0.7 101.9
2008 68.6 20.0 0.4 88.2
2009 137.1 24.2 0.4 160.9
2010 126.7 17.4 1.3 142.8
2011 144.0 5.6 1.3 148.3
2011年行情回顾
2011年在外围经济环境以及国内信贷面的影响下,整体经济氛围不景气,而DOP市场利润继续承压,原料辛
醇持续高位之势,致使DOP市场表现较为被动,供应面以及价格方面都受到来自辛醇的压力。总体来看,上半年
行情以窄幅波动为主,市场徘徊在13200~14500元/t,下半年行情大幅下滑,几乎触及近两年内的低点,个别
出货略低于12000元/t(见图2)。此波行情的走跌,主要是市场需求面影响所致;同时辛醇的大幅走低,带动
DOP行情的步步跟跌,而逆转行情的唯一支撑点来自于另一原料苯酐,在其原料邻苯供应紧张带动苯酐行情回升。
尽管DOP市场面临环保等方面来自的压力,但其在整体产业链中所占领头地位未有改变。随着后期部分增塑剂工
厂辛醇装置的投建,市场竞争更多的向辛醇面转移。2011年市场需求薄弱,中间商的参与积极性减弱,虽内外盘
的倒挂现象在年末有所缓解,但业者对后市心态不乐观,操作积极性较低。随着年末临近,市场低供应量以支撑
现有需求,市场表现出略为紧张的供应面,加之原料方面的配合,年末市场将以盘整之势结尾。
利润呈负向
纵观全年DOP市场的走势,其经历高位震荡直至直线下滑的走势。从成本面来看,市场多数期间低于成本(见
图3),原料面给予的压力不经显现。随着利华益、天碱、建兰等DOP新装置投产,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民
营企业与大石化的价格竞争对DOP行业呈现利好。但另一原料苯酐出现牛市,行情大幅上涨,尽管辛醇下滑幅度
明显,但苯酐价格高位,成本位坚挺,因此中间商的可操作空间降低,同时国内资金面压力加大,导致DOP的进
口量直线下滑。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终端产品受到出口限制
作为中国玩具出口的两大市场之一,欧盟在中国玩具出口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其此种情
况,欧盟的玩具进口标准稍有变化,就会对我国的玩具出口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今,欧盟新一轮的技术贸易
壁垒即将来袭,又将矛头对准了玩具业。全新的《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已确定将于2012年7月20日正式实施。
相对于现行的指令,即将生效的《新指令》在物理和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卫生、警告标志、合格评
定、CE标志的可视性上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堪称“史上最严厉的欧盟玩具法规”。
同时,欧盟的最严法规颁布后,无疑使我国玩具在出口欧盟之前的检测成本大大增加。而玩具是一个利润率
较低的行业,一般利润在10%以下,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又历来是以“低价”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检测成本的增
加无疑使玩具的成本进一步上升,玩具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将再一次遭遇困境。
原料困境有望缓解
近年国内DOP市场始终深受原料面的排挤,同时内外盘倒挂,国内工厂苦不堪言,减产、降负荷多为工厂所
采取的应对之策。而在2011年末,辛醇的大幅走跌,DOP的缓慢挺稳,使两者恢复正常,但终因另一原料高位而
依旧承受压力。从目前来看,辛醇国内现有产能约为92万t/a,随着天碱、利华宜装置的投产,其越来越有摆脱
大石化垄断生产的局面,对DOP行业产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