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新能源高地 建一流锂电产业链基地
——访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
自2010年我国正式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确定为今后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以来,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及相关锂电池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经历了企业投资意向高涨、资本
炒作白热化的“冲动期”后,锂电池产业链正逐渐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政策谨慎出台,动力锂电池的安
全性受到更多的重视,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乍现,技术路线不断取得新突破,材料业界差别化、高端化已跃跃欲
试……
我国锂电池产业链发展稳步回归理性,而国内一批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也暂露头角。在张家港这座港口
城市,正积聚了这样一批以银河锂业、森田化工、国泰华荣、华盛化学、锂宝新材料、天鹏电源、牡丹汽车等为
龙头的从锂电池材料原料、锂电池关键材料到动力锂电池、储能电池,乃至下游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企业,为
张家港培育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打造一流锂电科技产业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刊】目前,园区主要集结了哪些锂电池产业链相关的骨干企业?园区对锂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有着怎样的
整体规划?
【园区】:园区正在逐步建成从锂电材料到锂电池、储能电池和应用产品的一条比较完整的锂电产业链,相
关主要企业有:生产电解液原料的银河锂业、森田化工、亚源高新、氟特电池、华盛化学、翰康化学;生产电解
液的国泰华荣、华天新能源、信一化工、超威电化;生产正极材料的锂宝新材料、龙跃锂电、锂源新能源;生产
电池的天鹏电源、力天新能源、德朗能、龙跃;生产电源管理的博强新能源、索尔新能源等;生产锂电池充放电
设备的有金帆电源;生产纯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的有牡丹汽车、江南汽车、友谊汽车和苏州益茂等。
目前,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已经具有良好的锂电产业链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锂电新材料
科技产业园”将是园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园区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以锂电产
业骨干企业为龙头,引进产业配套企业,使锂电产业链中各环节相互配合承接,形成循环发展模式。争取到2013
年,园区内项目投资总量达32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80亿元。在锂电产品生产能力、科研水平、市场份额等
方面力争走在国内前列,进军国际市场,成为江苏沿江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研发基地和现代服务
业高地,创建新能源产业示范区。
【周刊】园区在打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集群方面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园区】张家港通江达海、得天独厚的港口物流优势,完善的基础配套,充足、专业的人力资源供应,优美
的生活环境配套,“亲商、安商、富商”的政府服务,为园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税港区独特的区位优
势,产业链集聚、原料就地供应优势以及保税港区独具的优惠政策,都为培育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基地提供了无可
比拟的条件支撑。
【周刊】银河锂业(江苏)有限公司1.7万t/a碳酸锂项目即将于3月7日竣工投产,这一项目的“落地”
将为园区锂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推动作用?
【园区】澳大利亚银河资源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亚上市企业,拥有全球第二的锂辉矿储量。该公司出于战略发
展考虑,于2008年在澳洲设立了子公司——银河锂业(澳洲)有限公司。2009年10月,战略投资者中国科瑞集
团入驻澳洲银河锂业,占股19.9%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银河锂业国际有限公司引入吉利汽车、丰立集
团等战略投资者,完成了上市准备工作,将择机在港交所上市,预计可筹集资金5亿美元以上,将全部投入张家
港锂电产业基地。
此次位于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区年产1.7万t锂电池基础材料碳酸锂项目总投资1.3966亿美元,注册资本5000
万美元,占地面积80亩。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电子级碳酸锂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12
亿元。同时银河锂业还计划将国外的专利技术及产品商标全部注入张家港公司用做技术出资,5000万美元的技术
出资手续已开始着手办理。这一项目的投产无疑为园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往下游延伸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周刊】包括正、负极,隔膜,电解液(添加剂),电解质等在内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发展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电池水平的高低。园区如何看待锂电池各关键材料的未来发展,针对不同的材料有何具体布局?
【园区】在锂电池正极材料方面,我们认为未来改性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钛酸锂将各具优势,形
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因此园区未来在正极材料方面也会将重点放在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磷酸铁锂、锰酸锂和三元
正极材料上。
在电解液方面,目前园区拥有国内最大的电解液生产商,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也能实现本地化供应,而根据
相关厂家的发展计划和国内锂电池的发展趋势,园区计划继续扩大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
需求。
在隔膜方面,目前我国动力电池隔膜材料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发展隔膜材料已经成为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重
点。园区计划通过已落户园区的日本和美国企业,吸引国外掌握隔膜材料生产技术的企业进入园区,形成比较完
整的锂电池材料产业体系。
此外,根据园区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锂电池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园区将依托自身配套的锂电池材料优势发
展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
【周刊】园区在锂电池关键材料的布局方面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那么在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领域是否也已
经形成了相关的配套规划?园区将如何更好地促进锂电池产业链的上下游衔接?
【园区】国家将新能源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对园区锂电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区将着力打造
特色产业基地,集中力量延长锂电产业链,特别是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攀升,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加强售
后服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延伸及技术平台和市场的建设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在于高性能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设备及工艺。园区下一步将重点支持高性能电极材料、隔
膜材料、电解液及其原料、铝塑复合膜、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开发研制和工业化;实现配套产品的本地化。同
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江苏省锂离子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绿色电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
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瞄准国际最前沿技术,开展电池材料技
术的研究,提升产品性能和核心竞争力。
市场方面,目前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正在由数码产品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动力电池及风
能、太阳能、电网削峰填谷、坚强智能电网等储能电池领域拓展。园区也将在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放眼全球,
继续帮助企业开拓美国、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加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开发
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控及电机,外延是轻质高强车体材料。园区目前已经拥有生产中巴、大巴的
基础,也有生产微型电机的企业。现在电动汽车的生产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将拿出千亿资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
的研发及产业化之中。园区将充分依托牡丹汽车、江南汽车、友谊汽车和苏州益茂等汽车生产基础,加强产学研
合作,重点进行电源管理系统、充电桩、电动机、电动汽车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充分调配核心技术资源发展储能电池产业链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需要并网才能发挥效益;电网峰谷电也需要人为干预调节,充分提高电能的利
用效率;坚强智能电网也需要储能装置的支撑。这些储能电池产业链包含充电设备、逆变器、储能电站等多个组
成部分,我们将充分依托智能电力研究院的研究及人脉资源,进行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国内外市场的开发。
【周刊】锂电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园区在引导企业自主创
新和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园区】针对锂电池产业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园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在技术研发经费资助方
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
(1)支持锂电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对新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新认定的苏州市、江苏省、国家级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资助。
(2)鼓励锂电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国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江苏省和苏州市及支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技术诚信专项资金等项目,
市政府按政策规定给予资金匹配。对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攻关、自主创新项目的,给予50万元以内的经费资助。
(3)鼓励锂电企业引进优秀科技成果。对企业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购买或合作开发的优秀科技成果,经
评审后择优对每个项目给予20万元以内的资助。
(4)鼓励锂电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科技水平。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列入国家级新产品、
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省级以上火炬计划、省级以上星火计划等项目,均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新型产业项目,优先保障相关生产要素,并对其初创发展阶段给予一定方式的扶持奖励。
(5)争取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锂电产业基地企业和项目申报江苏省和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争取省和国家
科技资金的扶持,并积极向各类社会基金和政府基金推荐基地高新技术项目,多渠道争取各类资金的支持。
【周刊】为吸引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落户,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哪些具体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园区】园区将充分发挥张家港的区位优势和“两区一园”在区位、功能、政策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导
向、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企业、个人来产业基地投资兴业。
张家港市政府出台了《张家港市新兴产业培育实施意见》、《张家港市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使用原则》和《加快
发展新兴产业三年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进锂电产业集群的建设,在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方面给
予优惠,社会事业费按标准的30%收取。
金融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拨款、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科技担保、企业自筹和吸纳海内外民间资
本的多元化科技风险投资机制,遵循“扶优、扶强、扶高、扶新”的原则,重点扶持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和
支柱产业项目,并对锂电产业给予适当的倾斜。此外,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锂电企业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
对国家、省和本市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根据国家投资及信贷政策规定,给予信贷支持,并通过政府科技项目贴
息贷款等手段,积极吸引和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对锂电产业基地企业的项目和支持。
重视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对在引进过程中的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
用及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资助和优先安排。
鼓励兼并重组——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在本市范围内实施资产购并重组,对兼并过程中发生
的规费中本市留存部分给予优惠减免。
支持创新投入——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
仪器设备,按有关规定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单独管理,不提取折旧。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对锂电企业受理的国内外专利进行一次性补助,对申请国外发达国家发明专利的以申
请的实际费用给予资助。
加强品牌战略——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出口免检商品、中国名牌
出口商品,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的企业,按有关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落实技术标准——鼓励锂电企业研究与制定先进技术标准,对被作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要
起草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