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利用应警惕炒作
□ 本刊记者 任云峰
近一段时间,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2011年12月底,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下发《外
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限于合资、合作)被列入鼓励类;2012年2月12日
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公布页岩气已正式成为中国第172种矿产;3月1日,国土资源部
发布《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在各种有利政策的支持下,页岩气话题再度升温,
国内不少能源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页岩气领域。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页岩气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众多
难以解决的问题。产业起步不易,应该多加呵护,拒绝炒作!
大规模开发迫不及待
作为一种洁净能源,页岩气在我国储藏量丰富,是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据相关业内专家介绍,将要出台的
《页岩气勘探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探明页岩气
地质储量1万亿m3,可采储量2000亿m3,年产量达65亿m3。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页
岩气探矿权招标也有望于近期举行。
页岩气矿种地位的确立等政策支持,将有利于各路资本投入到页岩气开发中去,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
程。而对国家政策走向嗅觉一向敏锐的各大企业却早在鼓励政策出台之前,就开始了布局。
2010年12月,中海油购入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南部鹰滩页岩油气
项目共33.3%的权益;2011年12月,中海油在安徽芜湖下扬子西部区块页岩气勘察项目开始地震作业;2012年
1月,中石化投资宣布以22亿美元收购德文公司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奈厄布拉勒、密西西比、尤蒂卡俄亥俄、尤蒂
卡密歇根和塔斯卡卢萨5个页岩油气资产权益的1/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石化在黔东南、渝东南、鄂西、川
东北、泌阳、江汉、皖南等地完钻10余口探井,其中6口井获得工业气流,完钻并压裂水平井1口;中石油在
川南、滇黔北地区优选了威远、长宁、昭通和富顺-永川4个区块,完钻10余口探井,其中7口井获得工业气流,
完钻并压裂水平井1口,在钻、完钻水平井多口。
而最新的消息是,2 月28日华电集团宣布与湖南省政府签署《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湘西
选取2个有利区块实施勘探开发及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成为继三大油之后又一进入页岩气开发的央
企。
目前,除了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壳牌、BP、康菲、挪威国家石油、雪佛龙等国际能源巨头都在中国涉足页岩
气开发。此外,以新疆广汇、MI能源为代表的国内民营企业也将页岩气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正积极着手准备参与
勘探开发。
值得指出的是,把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后,页岩气勘探开发就不再受我国油气专营权的约束,任何具备资金
实力和气体勘查资质的公司都可投标,换言之,页岩气将不受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垄断,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
个政策的松绑,尤其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前,电企、煤企、民企、外企各路人马闻声
而动,一场页岩气的圈地大战已然打响。
开发有风险,技术和资金门槛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的页岩气开发从技术上看还处于初期阶段,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从经济及环保角度而言都有
潜在风险。仔细观察当前的页岩气开发热,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炒作成分,主要目的还是在“跑马圈地”,而对
于其中的风险要么是不予考虑,要么是视而不见。
从环保风险上看,页岩具有不透水性,因此页岩气的开采将不能单靠适用于传统天然气开采的垂直气井钻探,
而是要采用压裂开采法,即在一两千米的地下,将数百万千克的水、砂子和化学用品混合成液体在高压下注入岩
石,使岩石分裂混合液进入岩石缝隙裂解岩层,水渗透回来,沙石留在岩石缝隙中,保持岩石分裂、张开的状态,
让天然气从岩石中逸出,然后导向气井表面。首先,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其次,水力压裂用水是加入了化
学药品的;同时,为了阻止水中的细菌妨碍化学反应,水中还加入了杀菌剂,这些化学产品会随水渗透到地下水
位以下,很有可能造成地下蓄水层污染,引起环保危机。
从市场风险上看,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页岩气市场应用的定价机制。据专家预测,未来很有可能会参考常规
天然气定价机制。但目前我国天然气定价的制度的不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价格改革难度很大。如参照天然
气定价机制,不仅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经济性难以实现,而且页岩气应用市场的建设也将难以开启,这都将影
响投资页岩气产业的经济可行性,加剧投资经济性风险。此外,国际油气、煤炭等其他能源价格的变化及波动,
也将会影响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性,带来投资风险。目前在美国,受页岩气规模化量产带来的本土天然气价格下降,
已经使得一些页岩气开采商的勘探开发活动变得无利可图,甚至出现巨额亏损。
从技术门槛角度看,我国尚未掌握开采页岩气的核心技术,加之我国地质结构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掌握
技术的难度。据了解,页岩气采收率过低的问题目前在技术上还难以解决。页岩气的采收率一般只有5%~20%,
而常规天然气的采收率则在60%以上,加之开采出来的页岩气不像常规天然气那样有早已成型的输送管道网络来
运送。开采和运输的高成本是页岩气开发短时间内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从资金风险上看,目前各企业在页岩气的开发中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是前期的调研,无实质结果,一旦资
金投入进去,而没有勘探出页岩气,会陷入钱财两空的境地。尤其需指出的是,整个“十二五”期间,页岩气都
有可能处于开发准备和探索阶段。因此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储备是难以支撑的。
最新的报道显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2月1日宣布,该公司在波兰的两口页岩天然气勘探井的
产气情况很不理想,未能达到商业开采标准。这是继英国资源公司和美国BNP石油公司之后,又一家石油巨头在
波兰的页岩气开采中失利。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但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并未占据优势地
位。为了迎头赶上,其加大了在波兰等欧洲地区的页岩气勘探,但近来却接连遭遇挫折。此前,埃克森美孚在匈
牙利的一口页岩气勘探井开采出的几乎都是水,最后被迫放弃,超过7500万美元的投资“竹篮打水一场空”。此
次在波兰的两口勘探井再次失利,使得埃克森美孚和波兰政府的雄心都受到打击。
因此可见,页岩气开采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虽然潜力很大,但其市场目前还处于孕育阶段,后面
的路还很长,开发有风险,介入需谨慎。